留学路上多长心眼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14:33 大众网-鲁中晨报 | |||||||||
独卖 《北京晨报》供稿 今年3·15期间,中消协收到一些消费者在办理出国留学过程中财产受损的投诉。针对这些投诉事件,中消协4月10日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留学过程中要规避风险。
受骗:类型多样防不胜防 根据投诉情况,中消协将风险汇总为以下几类: 第一是“换汇宰客”——在国内读完大学,想去国外读研的张小姐投诉说,她与某留学中介签订了留学合同,双方约定留学中介服务费为12500元人民币。但在办理过程中,留学中介借代收留学国语言学校学费的名义,利用换取外汇的机会,以高出我国银行几个点的汇率给她换汇,仅此一项就使她损失了7000多元。事后张小姐找到中介问明情况,中介以要收取手续费等理由搪塞。消费者害怕今后受到刁难或手续拖延,只好不了了之。 第二类是抵达国外再遭盘剥——一个孩子高中毕业不久就通过留学中介出国,其家长愤怒地投诉说:国内的留学中介在合同中承诺可免费为留学生联系抵达该国的接机、住宿等服务,由此产生的费用乙方自理,因为有合作关系。家长听后很高兴,也就放心了。但没想到孩子们抵达该国后打来电话说,来接机的那些国外中介机构又让孩子们再次交纳语言学校的学费,并让孩子们签1年的房屋租赁合同,因刚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不了解情况,只能听从国外中介的安排。等这几个小留学生住下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上当受骗,因为当地中介机构提供的住宿费比其他地方高出2倍多。 出国留学是许多人的梦想,但这条道路布满了陷阱,中消协分析认为,其原因包括留学中介带有很强的商业化性质,在提供服务之时,想方设法牟取暴利;出国之路,环节众多,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一旦签约,就处于被动地位,所签合同中,约定不详,留有可乘之机;留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到国外后,常常任人摆布;消费者急于出国,过分依赖中介,不够细心和慎重。 防范:全程审验中介资质 为此,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认真审验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的资质,出国留学中介机构除具备工商部门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外,还必须具 备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谨防上当受骗,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好各个环节中的合同关系。而且,也要保留好发票等证据,遇到麻烦时可到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去人民法院起诉。(a22) 一语封喉>>> 现在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出国留学,这是一个信号,也是对留学市场的考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