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代课教师:奉献之后何去何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03:20 山西晚报

  

代课教师:奉献之后何去何从(图)

  在我省一些地方,代课教师依然是基层教学不可或缺的力量

  他们是基层教学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每月不超过300元的工资还不能按时领到手中;医疗保险、各种福利、职称评定都与他们无关,但即使这样,他们还将面临被清退的命运代
课教师:奉献之后何去何从

  新闻前缀

  代课教师是指在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年底前被称为民办教师,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一些基层政府财政拮据,难以接受正规毕业生到农村来当老师,而正规毕业生也因工资低不愿去农村,所以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这样乡镇一级只能通过很低的工资招聘一些临时教师,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

  日前,教育部发布消息,要清退所有的代课教师,但没有排定清退时间表。对于学历合格、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可参加当地统一组织的新聘教师公开招聘取得正式教师的资格。

  我省现有的代课教师学历、收入如何?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师范类毕业生难就业,而却有相当数量的代课教师存在?清退后,这些曾经为我省基层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代课教师们将何去何从?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学历

  代课教师大多学历低

  “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初中刚毕业,就已经肩负起当地小学语文老师的重担了。”这是我省个别地方代课教师的写照。

  我省的代课教师总人数究竟有多少?由于种种原因,截止到目前,有关部门仍然不能提供相关数据。但从我省几个县的数字来看,也能反映出代课教师的大概情况。

  阳泉市平定县共有4000多名教师,其中十分之一都是代课教师;方山县今年年初有临时代教340名,他们中专科学历的78人,占到23%;中师、中专、高中学历的208人,占到61%;初中学历的54人。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与方山县教育局签有一定时间的聘用合同,而更多的人则由乡镇教办或学校根据缺员情况随机选用。

  太原市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代课教师由于学历低,流动性大,导致基层学校的教学质量很难提高,这也使农村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起点上就落后于城市孩子,这也是教育不公平的一种体现。

  工资

  月工资超不过300元

  调查中,记者发现,代课教师的工资少的每个月一百多元,最多的也不超过300元。由于工资收入低,不少学校代课教师的流动性很大,每到新学年开学,学校就很担心代课教师走了。

  “山区缺老师,需要老师,但一个月连150元工资都保证不了,没人愿意干!”吕梁兴县一位小学校长一提到教师的问题,就感到头疼。

  在我省各地,拖欠代课教师工资的现象比较普遍。与公办教师相比,同样的劳动付出,工资却低了很多,至于评定职称、评选模范、各种补助、公费医疗等待遇,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即使有着这么多的差距,仍有数量相当的代课教师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吕梁一位工作了30多年的农村代课教师告诉记者,以前工作是盼着有一天能够转为正式教师,现在工作是缘于对学生难以割舍的情怀。

  低工资留不住大学生

  一边是毕业的师范类大学生难就业,造成大量的教育专业人才被闲置;一边是边远山区和农村存在着数目不小的代课教师,而这些代课教师有的初中还没有毕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原因是一些基层政府财政拮据,无法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给正式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发放标准足额的工资,这就迫使当地政府难以接受正规毕业生到农村来当老师,而正规毕业生也不愿去农村。

  武乡县一位中学校长表示刚毕业的大学生就算是来了也留不住。刚开始他们还能满腔热忱地去工作,但两三年过后,不少人就走了。原因是每月只能拿到150多元的工资,原来对这些毕业生有吸引力的“转正”政策一直难以兑现。

  去路

  还不能一下子全部清退

  2004年6月,经省编委核准,省编办向各市共下达了345237个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已辞退临时代课人员和职工4561人,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2052人。

  目前,我省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还在继续,面向社会进行教师资格认定的工作也在进行。但对于代课教师,还不能一下子全部清退,因为有的地方把代课教师清退后,就没有人教学了,那里的孩子也会失学。这也是教育部门正在考虑并积极探讨解决办法的一个棘手问题。

  反差

  公办教师雇人上课

  “这几年,在我省一些地方出现了有‘能耐’的公办教师在学校挂着名,领着工资,私底下却雇人替他上课的现象。一个乡镇小学教师月工资大约800多元,请假后,他只需要支付300元来请代课教师,一个月还能白领500元钱。而且各种保险学校都正常交费,自己还可以在外面另谋职业。”4月11日,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这一现象。

  “要是学校能严把用人关,严把财务关,能让这些人得逞吗?这样的人才应该彻底清理出教师队伍行列!”这位知情人士对这种行为极为愤慨。

  采写:本报记者程洁

  摄影:本报记者寇宁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白云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