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龙城“无障碍”还需加把劲(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04:58 山西晚报

  太原不断加大相关投入,有关人士指出“更主要是理念问题”

  

龙城“无障碍”还需加把劲(图)

  盲道被随意侵占的现象在省城很普遍

  4月9日上午,太原市王村南街一小巷口,从巷口到盲人老王家只有几十米,但记者陪老王走了足足十几分钟———小巷路面既没有硬化,也没有专用盲道。到处堆着沙子、钢筋,还有摩托车不时呼啸而过。

  对于磕磕碰碰,老王早已习以为常。而最让老王担心的是,路上那些丢失井盖的窨井。前一阵老王就曾在路上掉进了窨井里,幸亏井不深,在路人帮忙下才没酿成大祸。

  太原市内像老王这样的视力残疾者有15996人。据太原市残联统计,太原市目前共有残疾人近14万人,占全市人口4.43%人,其中,听力语言残疾20650名,肢残人63687名,智残人12803名。和老王一样,他们在生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不便,大部分时间只能呆在家里,尽管他们心中渴望着能和健全人一样,在一座没有障碍的城市生活……

  十几年不能逛商场

  李女士在11岁的时候患了小儿麻痹,导致双腿肌肉萎缩,外出只能靠轮椅代步。前几天,4岁的小女儿发高烧,大女儿和丈夫都不在家,李女士只好独自摇着轮椅,去附近的药店买药。

  然而药店门前的那几级台阶成了李女士轮椅无法逾越的障碍。她绕了很多路,去了几家药店都没能进到药店大门。后来,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发现她在门口徘徊,过来询问后,才帮她买到了需要的药品。

  “我已经30多年没有坐过公车了。”李女士苦笑着说,自己每一次外出都得兴师动众,。她的衣服是大女儿替她买,衣服合适不合适只能凑合,因为出入不便,她已十几年没有逛过商场了。

  建设无障碍城市,我们一直在努力

  据太原市建设委城管处梁处长介绍,“十五”期间,太原市不断加大对无障碍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五年间,全市新铺盲道近300公里,新增无障碍设施400余处,全市主要街道安装盲人标识站牌384块,成立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10个,维权示范点453个,免费为600余名残疾人义务提供法律咨询。

  4月6日,记者从太原市残联了解到,太原市部分车站、医院、图书馆、广场和公园也纷纷设置了无障碍通道,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残疾人出行。此外,太原市部分建筑还安装了带语音提示的电梯,省图书馆也设置了残疾人阅览专区。近年来,许多新建的公共建筑也大都主动设置了无障碍设施。

  “现在坐车也不用花钱,和前几年相比好多了,我们已经很欣慰。”在太原市东缉虎营一家小有名气的按摩院上班的盲人马先生这样说。马先生家住在太原市尖草坪区,他每周回家一次。从按摩院出来顺着盲道走不远就到了公交站牌,坐上公交车回家还比较顺利。

  尽管许多残疾人在出行时还面临着种种困扰,但不少残疾人都对目前政府对无障碍建设所作的努力表示了肯定。

  无障碍有多远

  太原市残联办公室梁主任表示,与一些无障碍城市建设先进城市相比,目前太原市无障碍设施数量偏少,有些无障碍设施设置也不太合理,而且目前设置的一些无障碍设施还有被破坏和占用的情况。

  虽然太原市主要街道都铺设了盲道,但有些盲道在设计施工上不规范,部分路段盲道拐弯太多,盲道到了终点却没有提示。而人为破坏盲道和随意占用盲道的情况也让盲道的功能大打折扣。

  记者连日来采访发现,设置方便残疾人、老年人无障碍通行坡道的公共场所数量还是偏少。一些和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银行、电信局、邮局、商店等公共服务行业的建筑普遍缺乏无障碍设施。

  另外,受太原市公交车的客观条件限制,一部分以轮椅代步的残疾人,还无法享受到公共交通工具的便捷,这些都是创建无障碍城市下一步需要迫切关注、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城市建设和公共建筑中包含无障碍设施所增加的建设成本是微乎其微的。”太原市残联相关人士表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更主要是理念问题而非资金问题。

  目前,就连商场、电信、银行等一些强调从人性化服务方面获取竞争优势的行业,都鲜有将无障碍设施等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服务纳入考虑范畴。

  据悉,太原市新的无障碍创建规划正在审批中,而要使全社会理解关爱残疾人,形成一种普遍认同的城市无障碍的建设理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链接

  无障碍设计的建筑理念兴起于20世纪初。它是建筑学三大原理中“实用”含义的延伸,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行动不便者提供方便和安全空间。

  我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从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提出与制定开始的。2002年,建设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区)工作的通知》。2005年,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南京、杭州、厦门、广州、西安、苏州、秦皇岛12个城市被命名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

  本报记者常慧忠

  本报记者寇宁摄(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白云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