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怎么孝顺父母都不过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07:14 大众网-生活日报

  无论回家多晚,他们总会留一盏灯为你亮着;不经意间的问候,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他们,就是不求回报默默付出的父母。4月5日—11日,生活日报推出《乡下爹娘进城——寄居老人篇》5篇报道,内心怀着对父母的感激、敬重、挚爱,更多市民、读者被深深触动。

  10日,看到寄居老人的报道,一位没有留下自己姓名的热心市民打来电话。这位市民已为人父母,体味到现在面对子女的感受,对当初自己父母的慈爱便多了一分深切的体会
。“我的父母几年前就相继去世了,人可能就是这样的,等到失去父母之后,我们才能体会到他们对自己无私的爱。说实在的,我现在都后悔当初没有更好地对待他们。”这位市民动情地说,“只想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家里有父母的,你就是再怎么孝顺他们也是不过分的。”

  说起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寄居在子女身边的老人,一位网友给我们发来了这样一段话:当面对陌生人时,我们会拿出自己最精彩的展示出来:表示礼貌、修养、耐心细致;回到家,懒散地只等待着父母来问候,没有耐心、也不细致。我们把美丽拿给外人,把丑陋留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人性道德上我赞成,但从老人晚年生活上来说不赞成。”在本报的一个网络群里,网名“相思成风”的网友说。作为责任和义务,儿女应该把父母接到身边,但“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重新适应城市生活,对老人们确实有些残忍。

  “爱是相互的,也许在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们就可能失去回报父母的机会。”在山东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一位生命科学学院的大三学生说,“但我们很多时候却不习惯说出感谢两个字。”更多的读者因为寄居老人的报道而心有感触:父母是普通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他们默默地付出却不求回报,我们也应该想想,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山东经济学院和谐发展研究中心的刘长明教授认为,老人从农村到城市是一个重新社会化的过程,寄居老人面临生活方式和心理思维的变化。在以前的家庭里,长者的权威建立在农村生活模式之上。进入城市,习惯于发号施令的老人们面临重新适应社会的问题,面对新的生活方式、感情上缺少依托让他们产生对生活无助的焦虑感,传统的权威也随着焦虑感而自然丧失。“但老人们适应空间环境变化的能力有限,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容易让他们产生不再被子女需要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子女们往往意识不到老人的不安。”

  刘教授告诉记者,传统的孝顺不仅是层面的满足,心灵的慰藉同样重要。“子女们应该经常和父母沟通,才是释放、缓解寄居老人强烈焦虑感的最好方式。”

  本报记者任鹏实习生张佳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