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自主招生:多一把尺子选拔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09:30 解放日报

  今年,复旦、上海交大实行“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学校拨出一定名额,实行自主招生,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自主选拔学生、录取学生,考生高考成绩作为正式录取的重要参考。如今,两校自主招生已近尾声,面对备受社会关注的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如何科学选拔人才等问题,两校交了怎样一份“答卷”?助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还有哪些配套措施需完善?

  坚守公平公正“生命线”

  “名校自主招生,能确保公平公正吗?”当复旦、交大自主招生信息公布后,这几乎成了社会的“第一反应”。

  公平公正是自主招生的“生命线”,两校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严密监控各个环节。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上海全部高中学生都有资格报名。经笔试选拔出的1185名考生,每人分别与来自社科、技术、自然、人文、思政等五个领域的专家单独面谈15分钟,专家进行集体讨论,并独立投票。参加面试考生与150位专家分组均由抽签决定,并于面试当天随机配对。面试过程中有录音留下现场资料备查。

  上海交大自主招生时,由专门招生小组对自荐或中学推荐的考生,综合其高中成绩、科技创新情况等作出综合学业评价,并排出名次。然后材料交给两位专家背对背初审,只有两人都同意的学生才能入围面试。面试内容包括小组讨论和个别面谈。小组讨论时,考生们围绕一个主题交流,专家们在旁观察评估;个别面谈时,1名考生要同时面对5位专家。

  此外,两校的自主招生录取程序、考试方式,以及最终录取学生的名单,全部上网公示。参与自主选拔录取的工作人员均签下保密承诺书。

  许多高校对复旦、交大自主招生改革持肯定态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党委副书记楼巍认为,对于一个新生事物不能求全求美,要宽容对待。既然两所高校在自主招生录取时有严格的制度加以保障,就应该相信他们。两校此次改革,将为上海、为全国高校深化招生改革提供经验。

  本市一些中学校长表示,高校深化自主招生改革,有助于建立起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量表”,有利于大学培养更多具有潜力的创新人才,也有利于中小学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

  考验高校选拔人才能力

  高校有了招生自主权,如何用好?

  交大副校长印杰认为,自主招生,考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大学。学校设立面试环节,就是希望改变学生过分追求标准答案的倾向。“掌握知识点固然重要,但在全社会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培养并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复旦的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准备了差不多一年半。之前,复旦很多校领导先后去耶鲁大学学习考察,看他们怎么选拔优质生源,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世界一流大学怎么招收本科生。

  两校的自主招生测试,让许多考生耳目一新。复旦在面试前安排了一次笔试,考生们感觉,考的基本是课堂上的知识点,且文理科的比例相当,更多的是考察逻辑能力和平时积累。

  面试令学生们感到新鲜。大同中学小汪对一道面试题印象深刻:“你认为高考制度合理在哪里,不合理在哪里?”小汪最终未被录取,他认为自己当时回答过于功利,只按照模棱两可的“标准说法”来谈,而没有表达出真实想法。上海中学学生小李则收到了复旦的预录取通知书,她自称成绩属中游,不少平时成绩好的同学没能入选。她认为,可能自己在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积累得较多,所以能顺利通过自主招生的考核。

  也有不少家长和中学老师担忧:自主招生中,面试占了很大权重。擅长表达的考生是不是比那些内秀的考生更占优势?

  交大副校长印杰举了两个例子:面试中遇到一位有些口吃的考生,但是他回答问题时观点清晰、逻辑感强、有不少创新点,考官们不约而同给他打了高分。还有一考生,在面试小组讨论时,竟然没说一句话。个别面谈时,考官问他:“你难道不知道,不说话会影响得分?”他说:“我们小组里,第一位同学说的时间太长了,其他三位同学说的时间很有限,轮到我就没时间了,我不愿去打断别人。不过我也没闲着,我一边听一边分析。第一位同学虽然说了许多,但大都没说到点子上,后三位同学言简意赅……”考官们还是给这名考生打了高分。

  自主招生需更多机制保障

  深化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还需要哪些机制保障?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指出,复旦此次自主招生,先用笔试进行“申请资格测试”,成绩排名前1200名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面试。“采用这一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目前上海没有统一的高中成绩测试,缺乏可供客观评定学生各学科综合水平的依据,因此只能由学校来测试。

  复旦大学高教研究所张晓鹏教授建议,美国的SAT考试能为我们提供借鉴。SAT是美国的一项统一考试,一年举行几次,学生可以拿着最好的一次成绩,去申请读大学,许多大学在参考SAT成绩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才。统一化的考试具有标准化、可比性特点,成本较低,社会公信力较高。

  不少教育界人士提出“诚信下移”观点,这是决定高校自主招生能否深化推广的基础。高校自主招生必须公平公正,中学也要严把“诚信关”。考生向高校提供的个人材料,是其能否进入高校面试、甚至被录取的重要依据,为此,中学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一些社会机构等,必须对每一句评语负责,不得往个人材料中“注水”。相应的惩处机制也需建立,如中学若向高校提供虚假材料,那么之后几年内不得推荐学生。

  高校深化自主招生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不断完善,并建立起反馈机制。交大表示,已成立一个项目组,专门跟踪这些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毕业、日后就业状况,目的是检验这种招生方式是否有成效,是否能让高校招到需要的学生,“这一跟踪调查可能要持续10年、20年”。

  本报记者 徐敏 彭德倩

  坚守公平公正“生命线”

  “名校自主招生,能确保公平公正吗?”当复旦、交大自主招生信息公布后,这几乎成了社会的“第一反应”。

  公平公正是自主招生的“生命线”,两校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严密监控各个环节。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上海全部高中学生都有资格报名。经笔试选拔出的1185名考生,每人分别与来自社科、技术、自然、人文、思政等五个领域的专家单独面谈15分钟,专家进行集体讨论,并独立投票。参加面试考生与150位专家分组均由抽签决定,并于面试当天随机配对。面试过程中有录音留下现场资料备查。

  上海交大自主招生时,由专门招生小组对自荐或中学推荐的考生,综合其高中成绩、科技创新情况等作出综合学业评价,并排出名次。然后材料交给两位专家背对背初审,只有两人都同意的学生才能入围面试。面试内容包括小组讨论和个别面谈。小组讨论时,考生们围绕一个主题交流,专家们在旁观察评估;个别面谈时,1名考生要同时面对5位专家。

  此外,两校的自主招生录取程序、考试方式,以及最终录取学生的名单,全部上网公示。参与自主选拔录取的工作人员均签下保密承诺书。

  许多高校对复旦、交大自主招生改革持肯定态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党委副书记楼巍认为,对于一个新生事物不能求全求美,要宽容对待。既然两所高校在自主招生录取时有严格的制度加以保障,就应该相信他们。两校此次改革,将为上海、为全国高校深化招生改革提供经验。

  本市一些中学校长表示,高校深化自主招生改革,有助于建立起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量表”,有利于大学培养更多具有潜力的创新人才,也有利于中小学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

  考验高校选拔人才能力

  高校有了招生自主权,如何用好?

  交大副校长印杰认为,自主招生,考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大学。学校设立面试环节,就是希望改变学生过分追求标准答案的倾向。“掌握知识点固然重要,但在全社会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培养并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复旦的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准备了差不多一年半。之前,复旦很多校领导先后去耶鲁大学学习考察,看他们怎么选拔优质生源,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世界一流大学怎么招收本科生。

  两校的自主招生测试,让许多考生耳目一新。复旦在面试前安排了一次笔试,考生们感觉,考的基本是课堂上的知识点,且文理科的比例相当,更多的是考察逻辑能力和平时积累。

  面试令学生们感到新鲜。大同中学小汪对一道面试题印象深刻:“你认为高考制度合理在哪里,不合理在哪里?”小汪最终未被录取,他认为自己当时回答过于功利,只按照模棱两可的“标准说法”来谈,而没有表达出真实想法。上海中学学生小李则收到了复旦的预录取通知书,她自称成绩属中游,不少平时成绩好的同学没能入选。她认为,可能自己在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积累得较多,所以能顺利通过自主招生的考核。

  也有不少家长和中学老师担忧:自主招生中,面试占了很大权重。擅长表达的考生是不是比那些内秀的考生更占优势?

  交大副校长印杰举了两个例子:面试中遇到一位有些口吃的考生,但是他回答问题时观点清晰、逻辑感强、有不少创新点,考官们不约而同给他打了高分。还有一考生,在面试小组讨论时,竟然没说一句话。个别面谈时,考官问他:“你难道不知道,不说话会影响得分?”他说:“我们小组里,第一位同学说的时间太长了,其他三位同学说的时间很有限,轮到我就没时间了,我不愿去打断别人。不过我也没闲着,我一边听一边分析。第一位同学虽然说了许多,但大都没说到点子上,后三位同学言简意赅……”考官们还是给这名考生打了高分。

  自主招生需更多机制保障

  深化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还需要哪些机制保障?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指出,复旦此次自主招生,先用笔试进行“申请资格测试”,成绩排名前1200名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面试。“采用这一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目前上海没有统一的高中成绩测试,缺乏可供客观评定学生各学科综合水平的依据,因此只能由学校来测试。

  复旦大学高教研究所张晓鹏教授建议,美国的SAT考试能为我们提供借鉴。SAT是美国的一项统一考试,一年举行几次,学生可以拿着最好的一次成绩,去申请读大学,许多大学在参考SAT成绩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才。统一化的考试具有标准化、可比性特点,成本较低,社会公信力较高。

  不少教育界人士提出“诚信下移”观点,这是决定高校自主招生能否深化推广的基础。高校自主招生必须公平公正,中学也要严把“诚信关”。考生向高校提供的个人材料,是其能否进入高校面试、甚至被录取的重要依据,为此,中学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一些社会机构等,必须对每一句评语负责,不得往个人材料中“注水”。相应的惩处机制也需建立,如中学若向高校提供虚假材料,那么之后几年内不得推荐学生。

  高校深化自主招生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不断完善,并建立起反馈机制。交大表示,已成立一个项目组,专门跟踪这些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毕业、日后就业状况,目的是检验这种招生方式是否有成效,是否能让高校招到需要的学生,“这一跟踪调查可能要持续10年、20年”。' name=brief>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