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背起的银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10:23 天津日报

  人物平凡人平凡事———张玉敏

  本报讯(记者刘颖通讯员王卫刚)“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许多农村人来说,吃过晚饭,拿起小板凳,到宽敞的地方去看场露天电影,就算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了。近十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全国的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很多地方的农民甚至一年也看不到一场电影。而在
蓟县农村却活跃着一支3个人的电影放映队,放映队是由蓟县电影公司唯一一位女放映员张玉敏和2名同事组成的。他们十四年如一日,不畏严寒酷暑,背着50多斤重的放映机送电影下乡。多年来,他们走遍了蓟县900多个自然村,观众达100万人次。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在蓟县的农村,露天电影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前天的蓟县县城又下起了绵绵细雨,这让张玉敏很是烦心,因为有几个村预订的电影无法上演。下午1点,天终于有些放晴了,张玉敏急忙拉上放映电影的设备,赶往离蓟县县城30公里的下营村。

  电影放映队一到下营村,很久没有看过露天电影的村里人像过年一样高兴,许多孩子端着饭碗就跑来了。接近晚8点,天刚刚黑,电影就开演了。来看电影的许多村民告诉记者,村里人都喜欢看这种露天电影,每次电影队来,大伙儿不管有多要紧的事儿,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儿赶来看场电影。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村里人看露天电影的机会几乎没有了。

  虽然富裕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想看场真正的电影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民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张玉敏和公司2名同事组成了放映队,自筹资金,送电影下乡。

  “最近几年,农村电影放映队出现了困难,有的村干部以没钱没场地为由拒绝放映。有的允许放映,但放映后几个月不交钱。”张玉敏说。自己买拷贝,买设备,还不能像过去那样强行从农民手中收钱,张玉敏只能在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上下功夫。她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由企业出资为村民放电影,给企业做宣传。办法想出来后,张玉敏又到县里的各个企事业单位当“说客”,于是很快就有几个单位与张玉敏的放映队达成了放映协议。

  如今,全县26个镇,平均每个镇一年都要演十几场,张玉敏的放映队已经在满负荷地演出。难得在家的时候,张玉敏都要把她的放映机拿出来擦一擦,尤其是镜头,透过这个镜头,她已经放映了3500场次电影,有累计100多万人看过她放的电影。人们通过张玉敏看到了久违的露天电影,张玉敏也从乡亲们的快乐中感到了从来没有的满足。近日,张玉敏还被市妇联评为“巾帼标兵”。

  责任编辑:刘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