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指示组团援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10:43 都市消费晨报 | |||||||||
周恩来总理指示组团援藏 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转向40年前。1966年春天,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时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的张仲瀚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援助西藏建设示范团开赴西藏。
这支由三个建制营、一个勘察设计队、一个汽车运输维修队、一个基建队、一个面粉加工厂组成的建制团,在团长胡晋升的率领下,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了西藏易贡湖畔,开始了他们对西藏屯垦戍边的示范作用。然而,援建并不顺利。在四年的援建过程中,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迹。 也是40年前的这个春天,150名军垦战士从石河子出发,踏上了援助西藏的道路。如今,他们大多已是耄爹之年,在家颐养千年。40年后的今天,在同样的季节,我们去寻找这些当年的援藏战士,试图通过他们,去触摸那段年轻一代并不熟悉的历史的脉搏。 家住石河子总场修配厂家属院的原援藏团(习惯称易贡农垦团)副团长张发喜老人,回忆当年的情景说,1966年,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加强战备,巩固国防,加强西藏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央决定在西藏成立生产建设兵团。 当年2月2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召见在北京参加农垦工作会议的直属垦区负责人座谈,座谈前,指定要张仲瀚参加。在座谈会上,周恩来总理要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20天内,组织一个1500人的建制团,到西藏长期从事农垦建设事业。 座谈会后,张仲瀚立刻将总理指示传达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命令落实总理指示。兵团党委接到张仲瀚的电话指示后,立即召开党委会,作出《关于支援西藏发展军垦生产的决定》,确定了由农业二、六、七、八师抽调精干人员组建援藏团。 76岁的张发喜老人还说,当时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团入藏,总理主要的目的,是要让这个团起到榜样作用。并结合西藏特点,运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经验,发展西藏的农垦事业,以便西藏在农垦事业中少走弯路,同时,为今后从内地逐步地、更多地调动支边青年开发西藏创造条件。 乌鲁木齐八楼动员援藏 随着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走红全国,八楼,这个位于乌鲁木齐市繁华友好路的一家宾馆,也成了许多内地人认识乌鲁木齐、甚至认识新疆的符号。 乌鲁木齐能有“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八楼楼顶竟然能停靠公共汽车?!乌市的建筑竟有如此功能?! 神了。 内地人听完这首歌的第一反映,是惊异和疑惑 .不怪他们。毕竟,他们离乌鲁木齐、离新疆实在是太远了。 八楼,这座仿苏式、带有浓郁新疆民族特色的饭店,与北京前门饭店用的是同一张设计图纸,建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是当时新疆最高的建筑,1959年开始,八楼就是接待贵宾的地方,在新疆的知名度决不亚于艾菲尔铁塔在法国的知名度。许多年前,新疆人能到“八楼”开一次会、吃一次饭,绝对是一件是很体面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年的八楼,更多的是象征着一种政治待遇。 1966年初春,江南大地已经沐浴在温暖的春风里,而祖国西北的乌鲁木齐,仍然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 3月的一天,援藏团的团级领导接到命令,政委张仲瀚要在八楼接见他们。大家无不 感到激动---那可是八楼啊。 张政委在八楼接见,预示着这个援藏团的意义必定非同寻常。随后的接见表明,此次组团援助西藏,肩负的责任是多么重大,与会的人更加感到,此次接见一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张发喜回忆,在这次接见会上,张仲瀚政委给他们讲了全国形势,讲了西藏的基本情况,讲了之所以组团援助西藏,是应西藏军区政委张国华要求,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的。 “在这次会议上,张仲瀚政委向我们讲了毛主席、周总理对组建西藏建设兵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张发喜老人的回忆,向我们展开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 时间还得从1966年2月说起,一天,农垦部突然打电话通知当时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张仲瀚,告诉他说,周恩来总理要他立即赶到北京。总理是要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和他谈话。 总理一行准时到达机场,陪同总理的还有陈毅副总理和其他领导人。飞机起飞后,总理径直来到张仲瀚跟前,和他隔桌相坐,总理详细地询问兵团各方面的情况。 总理听了很高兴 ,对张仲瀚说:“兵团是个大企业,又是个先进的企业,要把经济 核算搞好,给地方国营企业带个好头。” 在三个小时的航程中,总理向张仲瀚详细询问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方方面面。最后,总理对张仲瀚说: “主席和我有个想法,想把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军队改为生产建设部队。” 1966年2月,中央决定支援西藏发展军垦生产,同时,总理亲自点名 ,要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一个建制团,支援西藏、起先锋榜样作用,号召更多内地青年开发、建设西藏。 对此,记者在作家丰收写《镇边将军张仲瀚》一书中也得到了求证。丰收在《镇边将军张仲瀚》一书写道: 1966年2月22日的会上,周恩来总理还传达了中央决定在西藏成立建设兵团的决定。总理要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一个建制团支援西藏,起先锋、榜样作用,号召更多的内地青年开发、建设西藏。动员后,短短几天四万多人报名。最后,批准了二千零三十五人援藏。 张发喜老人在沉思一阵后说;当时,所有团领导到感到责任重大,下决心要把援藏工作作好,让张仲瀚政委放心,让西藏人民放心。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着,和最早进疆部队不同的是,他们此去的地方在世界屋脊,他们将配备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 在那里一手拿枪,一手扶犁,创造共和国垦荒戍边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紧急集结:一切都在春暖花开时进行在当年众多支援西藏人员中,现在居住在石河子总场的白莲塘老人,就是最好的历史解读人和见证人之一。 古稀之年的白莲塘老人,诉说起40年前去西藏前后的故事时,表情中溢放出与他年龄不相仿的激情。 那时,30岁的白莲塘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这位1956年从河南荥阳来支边的青年,在兵团这个大家庭里经过十年的锻炼,已经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军垦汉子,敦实,坚毅。 “3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尚户地公社进行土地勘察规划,突然接到团部打来的紧急电话,让我立即赶到团部接受紧急任务。”白莲塘老人的脑海中,40年前的情景霍然出现在眼前。 一秒钟都不敢耽搁,白莲塘迅速赶往团部。组织科长赵建礼和白莲塘谈话。赵建礼告诉白莲塘,接到上级紧急任务,八师要组建一个由三个连组成的建制营,参加援助西藏的农垦示范团,每个连队由三个排组成,每个排辖三个班,每个班45名战士。 组织科长赵建礼对还没落座的白莲塘说:“鉴于总场在农垦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上级决定,由总场独立组建一个连。经团部研究,决定由你担任这个连的连长。现在,团部命令你立即着手组建这个连队,具体要求是,干部战士年龄不能超过30岁,男女比例为3:1,党团员比例不能底于50%,而且,必须是思想觉悟高,历史清白,生产先进,各方面靠的住的。从现在起,你就开始到总场所属各分场、连队选拔战士,务必尽快将队伍组建起来。同时,为派合你的选拔,团部已经让各分场和连队进行了宣传动员,报名正在进行。” “那天,赵建礼的话中,我连一句都插不进去,看上去是商量的口气,他实际上就是在命令我。”已经习惯了兵团生活的白莲塘老人,现在仍然有着顾全大局的气度。 白莲塘感到事情紧迫,便立即动身到各个连队,开始选拔符合上级要求的入藏战士:“我当时就想尽快把入藏的战士找齐,但心里也在打鼓,我当时心里真的没有底,到了连队后,我才知道自己的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各个连队的报名初选工作都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向连队递交的援藏申请书让各个连队在初审时,都很难决定,究竟派谁去呢?每个报名的战士都符合条件,都很优秀,而且都坚决要求支援西藏建设。连队领导犯了难,白莲塘也犯了难。 “当时,要是不让谁去,谁都不乐意。最后,初选名单由连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确定。上报总场, 由总场决定,最终,135名政治条件良好、农业技术过硬,身体素质一流的战士,组成了第一批援藏团成员,等候上级命令,随时准备开赴西藏。”对于当时的连长白莲塘来说,那也可能是他一生最为风光的时刻。 对当年支援西藏军垦生产之事,《兵团日报》的前身的《生产战线》报多次进行了报道,其中,分别在1966年4月14日和4月21日刊发了对援藏团长胡晋生等人的专访。 胡晋生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说, “我们这次能光荣的被组织批准去支援西藏的社会主义建设,全连同志都非常高兴。这几天同志们在开会学习中,都一致表示:决不辜负党对我们的希望,决不辜负兵团首长及各级首 长对我们的培养教育,我们到西藏去,一定安下心,扎下根,为西藏人民服务一辈子。 在新的条件下去工作,将会遇到我们想象不到的各种困难。如何对待困难,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地精神准备,全连同志一致表示,到了西藏以后,一定要发扬南泥湾精神,要吃大苦耐大劳,要拿一辈子坎土曼,要开一辈子荒,到西藏以后要继承和发扬兵团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要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遵守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西藏人民亲密团结,把西藏建设成攻不开,打不下的铜墙铁壁。” 1965年受到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接见的上海支边青年代表亓毓纯,在支援西藏军垦生产时,在《生产战线》报上发表了《红在西藏 专在西藏 》的誓言。他说,“我向同志们保证:红在西藏,专在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