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板桥镇环境治理三部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11:40 云南日报

  “垃圾堆放场是洗面奶,引入的企业是除痘剂,新修的道路就是美容霜了。营造好环境,发展就可以更快。”这是板桥镇镇长对全镇“环境治理战略”的形象化描述,也是板桥发展渐入佳境的缘由。

  在罗平县板桥镇采访,听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板桥镇买了辆垃圾清运车,拿着相关手续到曲靖市办理落户,市交管部门却犯了难:向来都是县级以上的城市才配有垃圾清运车
,哪有乡镇购买这种车辆的?这种新情况我们也找不到操作依据啊。

  乡镇购买垃圾清运车,板桥镇在全省开了一个先例。如今,垃圾清运车已经在板桥镇“上岗”了一段日子,而提起这个去年间发生的小插曲,至今仍让很多人莞尔。

  维护整洁的生活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营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板桥镇让人眼前一亮的做法当然不止于购买垃圾收集清运车。

  以城市化方式维护镇容镇貌

  其实,这辆难以落户的垃圾清运车只是板桥镇为垃圾堆放场添置的配套设施。乡镇修建垃圾堆放场,板桥镇同样开了我省的先河。

  垃圾填埋场位于板桥镇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镇长指着垃圾堆放场说,之所以相中这里,是专家考察论证的结果。这里是一个低洼地带,垃圾场的修建充分借助了地理优势。相对隐蔽,不影响附近村民的生活,不会对当地水源造成污染,即使在尘土飞扬的季节,这里也是波澜不惊。记者注意到,乡村公路分岔到垃圾堆放场的一段,也铺成了柏油路。

  “这里可供全镇处理50年的生活垃圾。”镇长说。

  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然后由垃圾清运车收集处理,并有环卫人员负责环境保洁。当记者踏足这个镇子时,板桥镇已经在以城市化的方式维护他们的镇容镇貌了。

  花近60万元修建垃圾堆放场,投资15万元购买垃圾清运车,一个小镇需要这样的配置来维护生活环境吗?

  “板桥镇有5万人口,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有30多吨。镇里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度也相对较高。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整个镇子的垃圾处理迟早是个大问题,毕竟大家越来越需要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其实这两年这个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否则我们也不会修建垃圾场。”镇长适时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除了维护镇子里的环境卫生,板桥镇在镇区交通维护、市场秩序管理,以及对集镇中乱搭乱建、乱停乱放行为的管理等等方面也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置身其中,已能感受到环境的优化和发展的气息。

  以城市化方式维护镇容镇貌,打造整洁的生活环境,这仅仅是板桥镇“环境治理战略”的一个方面。治理生态环境污染,板桥镇同样有巧妙而可行的考虑。

  用市场化手段治理生态污染

  驱车沿板桥镇乡村公路驶往乐岩村途中,路边有奇异的景象吸引了记者的眼球:五六个石头垒起来的圆型建筑沿路从眼前闪过,建筑物上方,微黄的烟雾正从中间的白色堆积物上升腾而起,怪怪的气味透过车窗刺激着记者的鼻子。其中两个建筑物上面,有人正手拿铁锹猫腰忙碌着。镇长说那是村民在烧石灰,这个行当在这里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

  “这样烧石灰产量低,环境污染也很严重。究竟该如何治理,我们正在想办法。”镇长说。

  就在不久前,有家节能石灰窑厂刚刚在板桥镇募补村开工建设。石灰厂全部工程预计投资250万元,年生产能力2万吨,远远超过小家小户的全部生产总量,也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事实上,这也正是板桥镇对于烧石灰的污染问题开出的治理良方:通过市场竞争,自然淘汰掉石灰烧制的小作坊式经营,带动产业化发展,逐步稳妥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与石灰厂同样受到板桥镇青睐和支持的,还有幸福红砖厂。牛补歹村不少村民都以烧制红砖为生。这项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耗费着大量的粘土,也破坏着牛补歹村的耕地,透支着村民的生存根基。2006年3月,幸福红砖厂正式投产。对于牛补歹村的人来说,这是个不速之客,毕竟眼下它抢了他们的生意。但板桥镇书记和镇长都坚信:发展不能以透支环境为代价,不论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还是推进城镇化进程,板桥镇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治理和保护环境。

  除了石灰厂和红砖厂,洗姜厂和低硫姜加工厂也是板桥镇正在引进的企业。

  产业化发展思路下,黄姜种植和加工现已成为板桥镇很多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低层次的洗姜和烤姜工艺影响到了出口姜的品质。在走访过的几户人家中,记者都见到了简陋的洗姜设备和烘烤炉。罗平县的相关资料也显示,板桥近八成农户都设有洗姜设备和烘烤炉。

  “洗姜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烤姜时煤炭燃烧的浓烟对空气造成很大污染,生产出的却是高硫姜。板桥镇的黄姜产业要发展,绝不能沿这样的模式走下去。引入洗姜厂和低硫姜加工厂后,有利提高加工姜的品质,带动黄姜加工的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环境保护。”镇长说。

  借村村通公路改善发展环境

  和很多乡镇一样,板桥镇也花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来修路。现在,板桥镇的乡村公路已经全部修通,这使得记者很轻松地就转遍了镇里的村子。

  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公路,镇长说要归功于群众高涨的修路热情。

  2005年3月,板桥镇大鸡灯村委会华石板村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村民向建春妻子临盆,他赶忙找了辆农用三轮车拉妻子去镇中心医院,由于路途颠簸,双胞胎中的一个不幸胎死腹中。当时正是镇里动员村民集资修路的时候,为夭折的孩儿哭哑了嗓子后,向建春成为大鸡灯第一个拿出集资修路款的人。因为这位承受失子之痛的年轻父亲知道,要是路早修好了,他的孩子就不会死去;要是路修好了,他就不用发愁化肥难拉回家,黄姜运不出去。在大鸡灯村的集资修路动员会上,向建春成为最能说服大家的人。让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现身说法,板桥镇就这样调动了村民们的修路热情。

  板桥镇建有一个设施相当完备的中心医院,这里的硬件设施已经与罗平县医院不相上下。另外,板桥镇的黄姜、辣椒、大牲畜以及小商品4个交易市场正在建设,板桥客运站的修建也会很快启动。“路修好以后,全镇的脉胳就会畅通,全镇人都可以便捷地分享到这些资源。”在集资修路动员会上,板桥镇的领导反复传递出这样的声音。在要不要修路的考量中,板桥镇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显然让村民们动了心。

  村村修通公路也是板桥镇“环境治理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垃圾堆放场是洗面奶,引入的企业是除痘剂,新修的道路就是美容霜了。营造好环境,发展就可以更快。”镇长笑着说。

  采访途中,不时看到有载满货物的大型货车来来往往,镇长说那都是拉姜车。板桥镇里建有方圆最大的黄姜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突破亿元。黄姜丰收的季节,难以计数的车辆将各地的黄姜运到这里,再通过这里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住在马路附近的人说,今年路上的车辆又多出很多。

  记者程三娟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