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戴笠:亚洲最神秘的“间谍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14:42 时代信报

  许知远/文

  戴笠终身保持整洁的习惯。年轻时在杭州游荡的夏天,他通常在西湖边一块无人之地将惟一的一套夏装清洗后,放在石头上晾干,他则藏在湖水中。在一次等待中,一群恰好路过的学生中的一位试图捡起石头上的衣服与鞋子,但带领学生的青年老师发现湖中人没有游泳衣,制止了学生,并对尴尬的戴笠报以微笑。

  这位老师就是胡宗南。戴笠喜欢讲述这个故事,不仅因为胡宗南的显赫地位,更因为这种相逢方式充满了他所钟爱的中国式的传奇色彩——一代又一代说书人口中的传奇人物都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相识,并在兄弟般情谊的基础上改变历史。

  戴笠始终秘不可测地如同一个符号。在海峡那边,他被描绘成一位对蒋介石赤胆忠心的人物,一心为了“国家的未来”而牺牲一切的“巨蟒”。

  在超过10年的时间里,柏克莱大学教授魏斐德不懈地将精力投在对戴笠的研究上,最终这位与史景迁、孔飞力并称美国汉学三杰的历史学家发现,只有这种恐怖而神秘的生物才能作比他的主人公:“描述那巨蟒的注视使我产生一种幻觉,好像我在同它搏斗。”

  由于对这位曾经领导着世界上最大间谍网的人物所知甚少以及时间的遥远,在猜想中,神秘与残忍常常不可避免地带有浪漫色彩。美国的流行杂志《柯里尔》将之称为“亚洲最神秘的人”。

  戴笠1897年出生于浙江的西南边界,他的曾祖父依靠镇压太平天国的起义提高了戴家的社会地位。他在童年时受着传统教育,恪守忠孝之道。但无疑在他骨子里还流淌着另一脉血液——来自江湖的流氓气。在十几岁时,他就变成了一名资深的赌徒与嫖客,并在22岁时就开始了游荡生涯,尽管他在一所地方师范学校获得了第二名,但他对于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毫无兴趣。

  魏斐德认为不名一文的戴笠与其貌不扬的胡宗南一见如故的原因是,他们都不自觉地具有流氓知识分子特有的自负,“他们各自在对方身上看出了自己对权力和地位无限的渴望”。

  20世纪初动荡的中国社会给这些冒险者提供了机会。一个持续了2000年的制度崩溃了,不同力量加入了对新秩序的争夺。1921年,24岁的戴笠认识了当时在上海闯荡的戴季陶、蒋介石、陈果夫。他的转折点出现在1926年,他成为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这使他开始了直接对蒋介石效忠的生涯。

  从此,戴笠开始逐渐获得他一直渴望的荣耀与权力。蒋介石相信,试图将一个如此四分五裂的国家统一起来,需要一些特别的手段。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令他颇感兴趣,而且那些直接效忠于元首的组织也多少给他以一直缺乏的安全感。这就是为何当时的外来者常常将戴笠视作纳粹冲锋头子亨利希·希姆莱中国版的原因。但事实上,戴笠似乎更带有中国传统告密组织的特色,他令人想起了明朝末年的东厂与西厂。

  当合法性的权力越无法建立时,隐形的、暴力的、不可告人的权力就占据着越大的空间。在混乱中,立场与原则彻底消失了,对权力的攫取变成了唯一的目的。戴笠不断地与共产党、日本斗争,也要与来自

国民党内部的挑战者斗争。

  在漫长的中国传统中,从来就不缺乏戴笠式的人物,他们从社会边缘出发,试图获得中心位置,与其说他们拥有智慧,不如说他们拥有过人的精明与狡猾。他们心中有理想,但无疑这些理想是狭隘的,所有理想往往转化成毫无顾忌地侵害他人。只不过戴笠恰好赶上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一个面临全面性危机、分裂的社会给他以舞台。他比别人更残酷,更不择手段,而不是他有什么魔力。

  不过,更深入地了解戴笠对于揭开20世纪中国层层神秘的面纱仍大有好处。20世纪的中国既被种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左右,也同样深受那些性格迥异、能力过人的个人所影响。重新用他们时代的眼光来打量他们,是我们理解自己的开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