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济南:泉城义工奉献让城市更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10:35 新华网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济南的整体优势,做到人尽其才,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单位和个人都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这是一个需要积极探索的课题。

  自1996年以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济南时报一直在为此探索着。从2004年至今,济南时报与济南市文明办、团市委共同建设济南时报志愿服务联络站,发起“泉城义工
在行动”系列活动,为济南塑造了又一个创建和谐社会的公益品牌——

  “展我所长,尽我所能”,是泉城义工进行志愿行动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在避免了志愿者活动往往“千人一事”的同时,更多地让义工感觉到“付出就是得到”的成就感,在奉献中体会给予的快乐——

  让每一个义工发挥自己的优势

  

  2005年11月6日上午,济南市槐荫区康乐老年公寓活动室里,公寓的6名管理人员和20多位老人正聚精会神地听讲。讲课的是两名泉城义工——41岁的刘效华和30岁的侯立虹。

  从上午9点到11点,刘效华和侯立虹分别举例讲解了针对老年人的护理技巧和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疾病人群的护理技巧。护理人员边听边记,老人们则频频点头。

  “以前,我们光注意老人的口味爱好了,忽视了老人的健康状况和饮食的结合,”听课后,康乐老年公寓的负责人梁华颇有感慨地说,“以后得多请义工来我们这儿讲课。”说着,她拉起泉城义工刘效华去看一位常年卧床的老人,咨询该如何护理。

  两个小时的讲课结束后,刘效华依然十分兴奋:“我之所以参加泉城义工,就是因为能利用我的所长在八小时之外继续奉献社会,感受到付出的快乐。”

  在付出中感受到幸福的不仅仅是刘效华。

  在“泉城义工在行动”系列活动中,义工们正是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来分工的:有维修技能的加入维修团,律师进入法律援助团,医生开展健康咨询,文艺人才则举办各种文艺演出……这样就避免了过去“千人一事”的模式,使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各具特色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每次至少两个小时的活动,让义工们付出很多,但每次活动结束时,义工们都会问“下次在哪,如果有我们的项目,别忘了通知我”——虽然义工们的付出都是义务的,但他们感觉到这两个小时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值!

  “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泉城义工以自己所长奉献社会,在奉献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和幸福,正是“泉城义工在行动”与以往志愿者活动的不同之处。

  正因如此,更多有志于奉献社会的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到泉城义工的行列中。据统计,目前报名的6000多名义工,70%以上拥有专业特长,他们的学历也多在大专以上。他们中有资深律师、妇产科专家、高级维修工程师,还有曾多次在全国大奖赛上拿过金奖的青年歌手、舞蹈演员,以及私企老板,几乎囊括了与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的各个行业。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泉城义工则在一定程度上调配了部分散落的社会资源,为公共服务体系做了有益的补充——

  关注:从弱势个体到弱势利益

   从1999年开始,济南市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济南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8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5%。今后20年我市将进入人口加速老化阶段,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140万。

  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他们在生活保障、精神慰籍、医疗保健等诸多方面需要社会的关注。由于目前社会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一时还难以得到充分的维护。

  从雷锋时代,人们就开始帮助老年人。到了今天,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

  泉城义工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调配各种社会资源,服务老年人。

  从2004年5月开始,济南时报志愿服务联络站开始了“关爱父亲母亲”活动。

  2004年5月16日,趵突泉畔,100余名志愿者与20余位老人“结亲”。

  之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财政学院、济南大学等驻济十几所高校的大学生纷纷加入到这一行列,为泉城的“空巢老人”献上了一份爱心。

  越来越多的人打通时报的活动热线,纷纷要求参加“关爱父亲母亲”活动,为泉城老人献一份孝心。更多的义工开始就近到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内与需要照顾的老人接成爱心对子,定期去关心照顾老人。

  泉城义工中,有数百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心理咨询师、律师和家电维修人员,他们能做的正是老人们所需要的。

  “要整合泉城义工的优势资源为社区老人服务”,济南时报志愿服务联络站开始尝试新的服务形式。

  经过探讨,联络站推出法律咨询、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电脑知识、家电维修、自来水“听漏”、家养宠物咨询等七大主题活动进社区行动,并于2005年8月28日起,正式走进社区。与此同时,每期活动前,泉城义工均主动与社区沟通,了解不同社区的老人的需要,开展针对性服务,把泉城义工的资源最大化地用在服务于老人。

  随着泉城义工活动的深入,老人们的生活开始了新的变化……

  同时,这一行动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社会学上的理论意义——在诸多社会功能由政府向社区转移时,公共服务体系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志愿行动担负起部分社会公共利益的自我修复功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面对曾经困扰多时的“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现象,如何让志愿行动制度化、长效化,泉城义工一直在探索——

  行动:最具感召力的承诺

  

  2005年1月1日起,济南时报志愿服务联络站联合济南市公安局发起了“泉城无贼行动”。

  1月5日,联络站联合文化东路、趵突泉、舜玉路、大观园、西市场等五个街道办事处发出倡议,在社区掀起“共同打造无贼社区”的高潮。

  此后一个月内,先后有两万多名泉城义工加入到“泉城无贼在行动”中来。

  在公安民警和两万多名泉城义工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的春节,泉城200多万市民享受到了一份安宁,泉城的街头也多了一些祥和。

  直到2006年1月,山师东路商业街的20名保安依然带着“泉城无贼在行动”的红袖标在巡逻。

  2006年2月8日,在济南市“两会”期间,济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局长王永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的两万多名泉城义工已经带动起泉城几十万人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而且,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成为民警反扒的好帮手。

  送给人们这样的惊讶,并非“泉城无贼在行动”的专利:2004年5月16日,付德宽、刘博、马立山、亓兰秋等四名年轻的“泉城义工”,与年近80岁的王文爱老人结成“关爱父亲母亲”爱心对子后,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亲情陪伴着老人;从2005年8月21日,三联家电的维修工程师参加了第一次泉城义工活动后,以后每次有家电维修项目,总少不了他们,而且因为要修的家电太多,总需要延时;从2005年9月19日开始,山东政法学院法律一系的大学生们一直在杆石桥社区服务中心“放心吧”服务,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下午为社区孩子义务辅导功课,风雨无阻。

  正是每一个义工看似不起眼的坚持,泉城义工的系列活动才能不断壮大。更重要的是,这是在泉城义工行动制度化、长效化探索基础上的坚持。

  截至2006年4月9日,“泉城义工在行动”系列主题活动已经成功开展了31期,2000多人次参与,万余人次接受服务。累计起来,已有三万人次参与到济南时报志愿服务联络站的活动中,六万余人次从中直接受益。

  在此基础上,济南时报志愿服务联络站也逐步探索出了泉城义工系列活动的制度化、长效化机制:发挥每一名义工的特长,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社会发展,调配散落的社会资源,长期服务于社会。

  “泉城义工”作为一个组织,她还很年轻,不过两岁;作为一种理念,她已存在了至少10年——

  推动城市发展,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1996年,刚刚成立不久的济南时报,开始连续多次对黄台道口管理问题进行报道,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1997年4月12日,仅仅一天之内,三条宝贵的生命在飞驰的火车车轮下画上了句号,其中还有一个只有6个月的婴儿。

  鲜血震惊了时刻关注着这个城市的济南时报,作为“济南市民自己的报纸”,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本报50余位同仁不能漠视黄台道口一再上演的生命悲剧。记者编辑们感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媒体不仅要进行舆论呼吁,还应为这个城市尽上自己虽然微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份力量。

  1997年4月18日,两条醒目的条幅亮在了屡屡发生事故的济南黄台道口两侧——“济南时报提醒您——请珍惜自己的生命”。

  1997年4月23日,时报记者义务执勤第六天,黄台道口被封闭,“死亡道口终于关闭了”。

  就这样,从“黄台道口的生命守护者”到“为民工维权”;从“慈善小学”到“让特困家庭过好年”;从“母亲粮仓”到“关爱父亲母亲”;从“雪中送炭”到“泉城无贼”……由济南时报发起的各类公益性活动陆续闯入泉城济南市民的视野,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同时,更让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

  “弘扬真善美、用自己的力量促进社会进步与报道新闻、传播讯息同样都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成为济南时报10年来在公益性活动方面的真实写照。

  为发挥好“泉城义工”的品牌优势,让更多生活在济南的人们早日加入泉城义工队伍,为济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更大作用,济南时报开辟了每周一的《泉城义工》专版,并在周二到周五设立了《参与》版,全面报道泉城义工的活动情况,介绍外地的先进经验。

  在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媒体不仅能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更可以亲自参与其中。为此,我们一直在尝试。

  “不以善小而不为”,泉城义工正是从点滴做起,不断前行,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共同努力——

  泉城的明天会更好

  

  从为80万老人的晚年幸福行动到为泉城的安宁祥和而努力,从一次次贴近性的服务到一场场精彩文艺演出,义工们赢得了市民的赞许与支持。

  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济南市的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市志愿者协会已下设10个分会,42个行业志愿者服务团,47个街道社区志愿者服务站、14个居委会爱心社(爱心辅导站),经常性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达到50万人次。

  “泉城义工”以及他们的活动也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2005年9月17日,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姜大明对“泉城义工在行动”系列活动做出重要批示。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良也对此做出了批示。

  媒体同样给予了“泉城义工”极大的关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华东版》、新华社、《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泉城义工”的系列活动。

  2006年3月20日,共青团中央发出中青发[2006]17号文件,正式公布了由共青团中央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最高奖项——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的评选结果,济南时报志愿服务联络站荣膺“十杰集体”称号。

  我市的志愿服务工作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2006年,我市将对志愿服务进行立法,围绕创建文明城市主题,积极开展“知我济南,爱我家园”等各项活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撒播在泉城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泉城义工”已成为济南市公益活动一个鲜明的品牌,被广大市民所认可。参加义工、奉献社会,成为市民的一种时尚。每天,都有许多市民打进“泉城义工”报名热线,报名参加义工。

  “泉城义工”的名字不仅深入到每一位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的心中,更让他们感到自豪——这是我们亲手打造出的城市品牌。(赵言民 李永明 王亚妹 魏贵玉 林江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