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熊猫做为政治礼物传递和平表达友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12:32 中国新闻周刊

  这种在生物学上似已濒临绝境的动物,却在人类生活中结下了特殊的“人缘”

  ★ 本刊记者/孙展

  2006年1月,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访问成都,在其他访问项目上,佐立克只用了半个小时,而在成都大熊猫繁育中心,他足足呆了两个多小时。

  在报道这位高级对华政策制定者的亚洲之旅时,世界各大报纸刊用的并不是其与中日两国领导人的会晤照片,而是与大熊猫晶晶的合影。佐立克在写给繁育中心的感谢信中这样说,“大熊猫晶晶不仅仅是中国杰出的外交大使,同时也是代表着挽救全世界濒危物种的重要大使。”

  这次访问,不过是大熊猫与人类特殊关系史中的一段插曲。在更多重大历史时刻,都能看到这种动物的身影。

  西方人的发现之旅

  从成都出发,艾尔芒德·戴维神甫在深山峡谷中跋涉了8天,在翻越了一座林木茂密的高山后,来到了现在的宝兴县。137年前,它还被称作穆坪。在这里,艾尔芒德·戴维第一次见到了大熊猫,这也是西方世界认识这种神奇动物的开始。

  1869年3月11日,当地一位李姓的人家邀请这位法国神甫去用些茶点。戴维在日记中写道,“在这个异教徒的家里,我见到一张展开的黑白熊皮。我的猎人告诉我,我很快就会见到这种动物,它可能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

  在被派往中国传教前,他的朋友 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米勒·爱德华兹教授交给他一项额外的工作,让他帮助博物馆采集中国的动植物标本。

  几月后,猎人们终于给戴维带回来一只活体的大熊猫,同时还有六只金丝猴。但是这只大熊猫没有挺过前往西方的漫漫旅途,在半途死去。戴维把它制成了标本寄送回法国。

  这只“黑白熊”标本立即在法国引起轰动,米勒·爱德华兹 这位专业人士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新物种,与西藏发现的红熊猫(小熊猫)类似,于是将它命名为“大熊猫”。

  “苏琳”与世界

  接踵而来的探险队、考察家、旅行家、狩猎家纷纷踏上了位于中国西南的这片深远山区。

  北京动物园高级工程师黄世强曾系统地研究过这段历史。他说,在人们了解和接触大熊猫早期历史中,充满了欲望和血腥。

  1929年,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儿子西奥多和他的兄弟克米特专程到四川寻找大熊猫。他们发现了一只雌性的大熊猫,兄弟俩同时开枪,结果这成为有记载的西方人猎杀的第一只大熊猫。而它的标本至今还存放在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中。

  此后,杜兰探险队、萨吉探险队、英国猎人柏洛克赫斯特上尉……都试图带着活着的大熊猫离开,但是这不过是给冤死的大熊猫图谱中增加更多的成员。

  转折来自1936年,纽约市的女裁缝露丝·哈克纳斯为了完成丈夫——一位死于来华捕捉大熊猫途中的动物学者、探险家 的遗愿,来到了大熊猫的家园。1937年,她在一个枯树洞中发现了一只出生1月龄的大熊猫幼仔。露丝后来描述当时的情景说:“它那黑白花的小圆球脑袋用鼻子磨蹭着我的上衣,忽然本能地就找着了我的乳房。”

  这只取名“苏琳”的大熊猫被带到了美国,在芝加哥市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展出时,引起巨大轰动,结果在1938年,不到两岁的“苏琳”就在动物园病死。

  在大熊猫的国际谱系册中,苏琳的编号是001。

  “苏琳”的死并未阻止那些试图再次得到大熊猫的人,仅仅从1936年到1945年,国外偷猎者从中国非法输出的活体大熊猫就有13只,而这些只是大量经过盗猎、长途运输后幸存下来的极少部分而已。由于不懂得科学的饲养,这些大熊猫最终也未能幸免于难。

  特别“礼物”

  大熊猫第一次与政治挂钩是在1941年。当时,抗日战争正到最为关键的时刻。

  当年的11月9日,宋美龄以“国民政府主席夫人”的名义,赠送给美国一对大熊猫,这是现代历史上,政府间赠送大熊猫的开始。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资料表明,这对大熊猫对拉近美中之间的感情起到多大的作用。但仅仅一个月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对日宣战。尔后,中国的抗日形势呈现出一种新的景象。

  当然,在赴美的所有大熊猫中,最著名的还是“兴兴”和“玲玲”。1972年,在隔绝了26年之后,中美两个大国开始逐步走近,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到访无疑是一次破冰之旅。

  1972年2月21日,当天的欢迎午宴,后世的传记作家是如此描述这个时刻:

  周恩来总理指着摆放在餐桌上的“熊猫”牌香烟对总统夫人帕特说:“总统夫人,我们要送给你们两样东西。”

  帕特以为要送给她香烟,连连拒绝:“香烟?我不会抽……”

  周总理含笑解释:“不是烟,我说的是大熊猫。我们要送给你们两只大熊猫。”

  帕特惊喜地拿起一包精制的香烟,指着烟盒上可爱的大熊猫,大声对尼克松说:“喂,理查德,周恩来总理说送给我们两只大熊猫!真的大熊猫。”

  当年的4月16日,“兴兴”和“玲玲”乘机到美国华盛顿动物园定居。距上次作别大熊猫,美国人又等待了30多年,这期间沧海桑田,就远非这对大熊猫所能了解。根据后来的统计,每年平均有300万人专程赴华盛顿动物园参观。

  当时的海外观察家评论:“当年那对大熊猫为美国人在冷战后改变对中国的看法起到了显著作用。于是以大熊猫作为国礼成为一种外交手段,被中国应用于和其他国家的交往中。”

  也有考证说,大熊猫用作礼物,最早可以被追溯到武则天向日本的一次赠送。

  异乡异客

  赠美“大熊猫”再次引发了国际间的“大熊猫热”。1972年11月,日本也获赠了一对大熊猫,取名“康康”和“兰兰”,它们被送到了日本上野动物园,立刻成为这里最有人气的动物明星。而也正是在这一年,

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此后法国、英国、

墨西哥、西班牙、西德等国也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的时间里,集中获赠了一批大熊猫。加之在此之前送给苏联、朝鲜的大熊猫,到1982年为止,中国一共向9个国家赠送过23只大熊猫。在这些赠送国当中,邻国朝鲜和日本是获赠数量最多的国家,从1965年到1980年,先后共有5只大熊猫在朝鲜安家落户。而日本在1972年获赠“康康”和“兰兰”之后,又在1980年获得了“欢欢”,1982年获得了“飞飞”。

  “那时候大熊猫都是无偿赠与的,起到的也是‘政治使节’的作用。这些大熊猫出国后未辱使命,都为发展与获赠国家的友好关系起到了铺垫作用。”北京动物园高级工程师黄世强说。

  这些大熊猫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极高的礼遇,1983年,赴美的大熊猫玲玲怀孕,竟然动用了90名专家,24小时不间断看护。玲玲于1993年去世,1997年动物园专门立碑赞扬它“为数百万游客带来欢乐。”

  根据《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82年之后,中国停止向国外赠送大熊猫。大熊猫逐步从“政治礼物”的视野中退出,但是它所承载的传递和平、表达友好的任务却从来没有减少。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