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火突袭 玉龙雪山惊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05:41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川滇境内近日发生四起森林火灾建设部昨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加强风景名胜区防火工作

  建设部严令风景名胜区防火

  据新华社电记者14日从建设部获悉,建设部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加强风景名胜区防火工作。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说,入春以来,部分地区气温迅速回升,降水偏少,风势较强,森林火险等级不断升高,河北、山西、云南等地相继发生火灾,部分风景名胜区也出现了火情,给风景名胜区资源与环境造成了威胁。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火源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野外火源的管理。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包括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严格管理风景名胜区内举办的文化娱乐、庆典、展销活动等。

  记者4月14日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了解到,四川、云南境内发生的四起森林火灾,仍在扑救之中。由于火场地处高海拔和地势陡峭地区,扑救工作十分困难,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已启动扑救预案。

  通过连日来积极扑救,发生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4·12”森林火灾已基本被控制到玉龙雪山保护区以外,截至昨晚11时记者发稿,火势已基本得到控制。

  据了解,云南省森林总队总队长孙凤14日下午赶到前线指挥部后,现场观察了火情风势,决定采取新的灭火方式。至14日19时30分,火场西南线、西北线主要方向重点目标的明火已全部扑灭,部队撤至安全地带宿营。部队拟于15日凌晨5时左右,利用风力弱、风向稳定的优势,视情展开行动。

  为了查清引发林区火灾原因,丽江市森林公安局、市林业局成立了玉龙山“4.12”火灾专案侦破领导小组,并于昨天通过短信的方式向全市范围发布悬赏公告,为查破该案提供重要线索者给予2万元的奖励。

  新闻回放

  位于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于12日18时突发山火,着火具体地点为距离城区20多公里处的茨美阁,目前火势已经得到控制。

  作为著名旅游地丽江的主要景区,玉龙雪山山顶以终年白雪皑皑闻名于世,但山腰以下区域森林十分茂盛,防火形势一直比较严峻。此次火灾起火点距离雪山景区甘海子约3公里,起火后指挥部曾下令开挖防火带防止大火随风势蔓延至景区,但据现场扑救人员介绍,火灾火势并未向甘海子方向蔓延。此次火灾并未对雪山景区旅游造成任何影响,景区旅游秩序井然。

  水火无情

  江西湖北遭受风雹灾害

  据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介绍,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4月9日以来,江西、湖北两省部分地区遭受严重风雹灾害,截至4月13日17时,灾害造成江西省因灾死亡7人,失踪2人;湖北省因灾死亡11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3.7万人,倒塌房屋1.1万间。

  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于13日下午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两省查看灾情。新华社

  上千警民鏖战火魔

  人工降雨灭火甚微

  昨日上午9时50分许,记者来到甘海子,天空中已经下起了小雨,一架直升飞机开始起飞。丽江市气象部门和玉龙山管委会等密切配合,采取人工增雨措施。据气象部门介绍,人工降雨的效果对玉龙雪山降雨有明显增加,而因火场离玉龙雪山有相当距离,虽有降雨,但对灭火作用甚微。丽江市护林防火指挥部介绍,原决定由直升机参与灭火,因为玉龙雪山一带风势影响,尚无法完成作业。

  1200余名警民鏖战大火

  昨日上午9时许,从保山市抽调增援的武警保山市森林支队100余名官兵到达火场。据了解,截至昨日上午10时,参与扑火的武警官兵和群众已达1200余人。

  上午11时,记者搭乘武警云南森林总队的车辆,从甘海子出发到现场,沿途见车辆停在路边。到达一碗水村时,看见前面是被烧得满目疮痍的山头。

  150余官兵被困8小时

  武警丽江市森林支队于12日下午就派出180余名官兵最先赶到了火场,13日曾发生风向突变,火焰高蹿的事情,让一些战士心有余悸。

  该支队参谋长杨运贵说,13日上午9时许,全线火势经过官兵的努力,火情一度得到了控制。在火场的150余官兵,突遇近似8级左右大风,而且是旋风,人在火场就站立不稳。随后,原来被扑灭的火点死灰复燃并形成了明火。浓烟柱飘向空中有30多米高。好在平时官兵就经常训练遭遇到各种突发事情的处置,现场官兵就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全部撤往被火烧过的地方。150余名官兵到晚上8时左右,才从被困地点安全撤出。

  综合新华社都市时报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