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警惕保护名义下的制度性侵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05:26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向兵

  为制止所属司机疲劳驾驶,苏州一出租车公司出台规定,要求每辆车每月最多行驶1.5万公里,超出1公里罚款1元。这家公司近日被司机告上法庭。

  世界卫生组织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总量只占全球总量的1.9%,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5%;同时,我国交通事故的致死率为27.3%,居世界首位。公安部的统计数据则表明,因为驾驶员违法、违规驾驶导致的伤害比例和死亡率都高达80%以上。

  可见,规范司机的驾驶行为,是降低事故的关键。众所周知,单纯的培训、教育等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驾驶行为,所以,苏州这家公司想到利用经济杠杆,从制度和机制上规范司机、规范驾驶,这种看起来对各方面都有利的制度,何以被司机告上法庭呢?

  首先,公司的目的是要制止超时疲劳驾驶,那么疲劳驾驶是不是车祸的主要原因呢?据公安部统计,2005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疲劳驾驶导致2566人死亡,的确不是小数;但同期因超速行驶导致16015人死亡,违法超车、会车导致6871人死亡,违法占道行驶导致4488人死亡,超员客车交通事故导致3039人死亡,都大大高于疲劳驾驶。每月行驶距离的限制,显然不是解决车祸的根本之道。

  该公司还指责司机是“为了多挣钱”。这话倒说到点子上了,以上所有车祸,恐怕都与“多挣钱”有关。我们在平时也经常遇到司机为抢客而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但问题是,司机为何明知违法违规也要挣钱?除了部分司机的职业素质之外,目前我国日渐加大的就业压力,以及许多公司较高的“份子钱”,恐怕才是主要原因。不从费用过高这个本质着手解决问题,单纯限制行驶距离,名义上是保护司机,其实是逼着司机在允许范围内跑得更快,抢得更凶,埋下更大的事故隐患。把这种规定制度化,危害很大。

  这种管理思路,其实不仅限于这家出租车公司,很多行业都有。比如大学行政化管理体制下,教授除了教书,更要靠论文专著评职称,于是抄袭造假之风盛行。只是指责教授道德,不反思这种制度设置本身,显然无济于事;再比如此起彼伏的矿难,企业的安全投入与安全措施严重不足,却有人把责任算在工人只为挣钱和素质低上,认为他们忽视安全。这种本末倒置的管理思路,绝非什么新鲜玩意儿,但却是根深蒂固,值得再次引起关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