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川大:不是“学术造假”是“学术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05:2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近日,在“新语丝”网站上,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司履生发出了一封致中国科学院的公开信。该信称,中科院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涉嫌“学术造假”,在科技界内外激起波澜。

  ■为回应此事,川大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此事作出公开表态:不是“学术造假”,而是“学术争议”。同时该校表示将在适当时间就此学术争议举行一个由权威专家组成的答辩听证会。

  昨日下午3时30分,四川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西安交通大学司履生教授向中国科学院反映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学术造假”一事进行公开表态:不是“学术造假”,而是“学术争议”。川大副校长李光宪出席了发布会,该校科技处副处长田卫东代表学校做了发言。该校宣传部部长蒋晓丽、川大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等出席了发布会。

  近日,在“新语丝”网站上,司履生发出了一封致中国科学院的公开信。该信指出,中科院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和《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两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司履生还在公开信中称,2003年,魏于全曾5次飞赴西安向他求情,甚至以100万元的科研经费作为不发稿的交换条件等等。

  为回应此事,川大昨日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邀请了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在内的30多家媒体记者。田卫东代表学校表示,该校对此事高度重视,已组织专门小组进行了初步调查。魏于全教授研究小组从事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开展了调动机体自身免疫系统破坏肿瘤血管的动物实验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和《Nature Medicine》杂志上。2003年,作为同行的司履生教授分别给两家杂志社寄去有异议的评述文章,《中华肿瘤杂志》编辑在请魏于全写了回复文章后决定不登出,因为“所讨论的问题基本上是方法技术”(该校出示了杂志社给魏于全的回复信件)。学校尊重杂志社当时的处理意见,并认为近日司履生在网上对魏于全做出“学术造假”的指控,经调查缺乏事实依据。

  田卫东说,司履生教授在公开信中提到,为了让他不发稿,魏于全去西安时带了封杨光华(华西医科大学原校长)的“说情信”,但学校认为这只是封私人信件,并非说情。为证明这一说法,学校公布了信件原文。

  司履生提到当时魏于全拜访时送给他“很重的礼物”,据学校调查,那些礼物只是些成都特产,价值在百元以下。而且魏于全当时在利用工作之余去拜访对方,是为了沟通学术观点,并不是司所说的“专程去说服他”。

  田卫东表示,学校考虑在适当时间就此学术争论举行一个由国内外肿瘤学和免疫学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答辩会,邀请魏于全和司履生陈述各自观点和证据,由专家做出科学判断,“希望上级部门来组织这次学术答辩听证会,以示公正”。

  魏于全院士在新闻发布会后接受了记者采访,并表示将保留追究对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新闻人物

  魏于全 198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二批特聘教授,199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擅长领域:临床肿瘤学。

  司履生 1958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分会常委,《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中国抗癌协会陕西分会理事,中华肿瘤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命科学部生理病理学科学基金评审组副组长等。研究领域或方向:免疫病理及肿瘤免疫。

  “司魏之争”始末

  2006年3月26日,“新语丝”网站上出现了一篇帖子,指责魏于全院士涉嫌“论文造假”。帖子作者是西安交通大学司履生教授,他认为对方的论文是“反科学的谬论”。

  司履生说,2003年他给Nature Medicine写了篇评述性文章,针对的是魏于全2000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编辑部让魏于全写回复文章时,魏于全一连5次从成都飞到西安,恳求他一定不要发表这一文章。司履生说:“他(魏于全)说,这对他十分重要,关系到他的个人名誉,只要我将文章撤回,他愿意资助我100万元的科研经费。”

  3月29日,魏于全在网上做了回应。3月31日,他又回复了到西安拜访司履生之事,目的是“消除种种猜疑,给广大关心学术发展的读者们一个事实的真相”。他说,他的确去拜访过司履生,但是两次不是五次。他说,司履生对他的研究有很多误解,所以在西安办事之余和对方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至于司履生说他送了什么“大礼”,实际上是他在候机厅里买的一些成都特产,总共不到100元钱。他与司履生交流过程中,对方谈得最多的是缺少科研经费,所以他建议合作,共同申请一些大的项目。

  昨日,四川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作出公开表态。

  本组稿件采写 记者 梁效兰 李微敖 王冕

  魏于全:绝没有“学术造假”

  新闻发布会后,魏于全院士接受了众多记者的采访。每个记者都拿到了他准备的一份资料,其中不仅有他答司履生给中科院的公开信,还提供了他与司履生长期结下的个人恩怨等背景材料。他认为,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证明自己并不像司所说的是“学术造假”。

  记:你说司对你论文的质疑源自和你的个人恩怨,这是推测吗?

  魏:是有猜测。因为他忽然在这个时间出来说,文章都发表6年了。

  记:你为什么觉得你和司教授不和呢?

  魏:后来想起的。原来他推荐了一个学生到我的实验室来我没接受。而且我还当过国家基金的评审组长,这个也是比较得罪人的。

  记:对论文的一个重要质疑是,要完成你的实验,至少需要上万只小鼠。他认为你的实验室没有这么多的实验动物,全世界也没有哪家机构可以提供?

  魏:上万只?我们实验室可以同时养4万只老鼠。很多人都知道,医学楼下就专门有动物实验室,一批就能养上万只。

  记:司履生说,在他发出质疑后,你连续5次去找过他?

  魏:两次,不是他说的5次。到西安也是去谈项目,顺便去拜访他的。

  记:是否说过要给他100万的研究经费?

  魏:他一直提经费的事情。我已经和西安的其他学校有合作,我就这样想,我们能不能合作。

  采访过程中,魏于全院士反复强调,对他的质疑是没有根据的,他希望能通过专业鉴评的方式来解决和澄清此事。

  司履生:不存在个人恩怨

  昨晚11时许,本报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此事的另一当事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司履生。他说,他对魏于全的指责没有任何个人恩怨的成分在里面。司履生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坚持魏于全的论文存在问题。他认为,魏于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的解释站不住脚。“至于老鼠,他说有这个能力,第一是什么时候具备这个条件的,第二,把当时购买这些老鼠的发票拿出来,这是最实的证据吧。”至于和自己接触的过程,司履生说,他翻了记录,魏于全确实找了他5次。关于经费的问题,司表示自己当时有资金,并不缺钱。采访最后,司履生表示,他会“奉陪到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