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川大副校长造假事件缘起个人恩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09:15 每日新报

  《华西都市报》供本报专稿日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司履生致信中国科学院,公开举报中科院院士魏于全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中华肿瘤杂志》和国际学术刊物《自然·医学》的两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魏于全,四川大学副校长,这个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四川籍中科院院士如今陷入了巨大的学术道德争议中。

  昨日,川大面向全国媒体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校方和魏于全院士就此事进行了全面
解释。

  川大认为指控缺乏事实依

  据昨日,川大校方认为,早在2003年司教授就给《中华肿瘤杂志》和《自然·医学》写信反映论文有假,而当时魏于全已按编辑部的要求,对质疑进行了逐条答复。对质疑和答复两家刊物都作了不登载处理。而且早在2001年魏申报院士时,学校就收到有关部门转来的类似投诉信,并在调查后将结果上报了有关部门。就此川大认为,司对魏的指控目前缺乏事实依据。而且魏的研究被国内外同行引用较多,成为国际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争论极具专业性,希望按照学术界处理学术争议的正常途径来解决。

  经魏于全教授正式提出,川大正考虑在适当时间就此学术争议举行一个由国内外肿瘤学和免疫学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答辩听证会,邀请魏、司两人陈述各自观点和论据,由专家进行科学判断。并表示,更希望上级部门来组织这次“听证会”。

  送礼沟通只为消除误会

  在公开信中,司指称在给自然杂志写评述性文章后,魏一连5周,从成都飞到西安,恳求其不要发表文章。每一次都带有“大量礼物”和“很重礼物”,并称如果把文章撤回,愿意资助100万元的科研经费。魏的夫人、亲友、朋友、学生、老师也加入游说。甚至有领导施压。

  对此,魏大叫冤枉。他称只有两次而非五次到西安找司沟通。其目的是消除误会,沟通学术观点。而川大校方也证实魏是因科研合作事宜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顺道拜访了司教授。至于礼物,主要是“缠丝兔、火腿、火腿肠、熏鸡、熏肉、四川泡菜等”,“我只送了一点成都的小特产,总共不到100元钱,因为司教授作为一个长辈,他也是我导师的好朋友,按中国人常情,带点家乡小特产也是对长辈的尊重。”魏于全院士无奈地对记者笑道。

  至于100万科研经费。魏称在两人交流过程中,曾提出拟一起申请一项145万的国家项目,共同合作的建议。“但后来我发现司教授很难沟通,主要是缺少共同的科研兴趣,这件事就不了了之。没达到预期目的也可能是司这次写公开信发泄对我不满的原因之一。”魏于全教授解释道。

  是学术争论还是个人恩怨?

  1996年时,刚从国外回来的魏于全建立新的肿瘤生物治疗实验室,司曾亲笔为其一位陈姓同学写推荐信,并请华西医大病理教研室老师引荐,希望魏接受。但出于研究方向的考虑,魏拒绝了。“后来别人讲,司教授感觉很没面子。”魏于全教授回忆两人交恶的第一步。

  他称其后又有几件事情影响了两人关系:其一、在1998、1999年度国家基金评审中,魏曾担任评审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司的课题两次都上了初线,但两审都没通过,司怀疑由于是魏不支持的原因。其二、在2001年,魏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时,司作为二审专家,坚决反对项目通过,但最后依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申请通过。“他对我带有个人色彩的强烈怨恨情绪及人身攻击,无论从公开信的形式还是内容上看,其发公开信的根本目的显然不是为了讨论学术问题,而是假借讨论学术之名,对我行中伤之实。”魏于全教授这样说。

  <责任编辑:孙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