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造五水共导“和谐杭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2:18 杭州日报

  王国平在杭师院报告厅纵论做好江河湖溪海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杭州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因水而强,水是杭州最显著的特色和最具独占性的资源。

  ■构建“和谐杭州”,首先要做好水文章,彰显江、河、湖、“溪”、海“五水共
导”的城市特色。

  ■杭州要成为一座“乐水”的“智城”,杭州人要争做有知识、有本事的“智人”,杭师院要成为省内软硬件“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双休日。上周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来到他的高校联系点杭师院作关于杭州“十一五”发展的专题报告。在报告厅内,他一边熟练地操作着笔记本电脑,一边向台下的近600名听众娓娓道来:“我们一直想用一个关键字来概括一下杭州过去五年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这个字就是‘水’。今后,我们还是要围绕水做好文章,建设一个有特色的杭州。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谈一谈打造‘五水共导’的‘和谐杭州’这个话题。”

  水对人类意味着什么?翻动着多媒体图片,王国平首先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入手展开论述。他纵论古今、神游中外、得出了如下结论:“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生活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活品质。水是生产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经济的繁荣。水是文明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文明的兴起。水是城市的源泉,哪里有水那里就有城市。”

  水对杭州意味着什么?王国平把对水的理解从水对于人类的一般意义引申到水对杭州的特殊意义:“杭州是一座山水城市,有江、有河、有湖、有‘溪’,又临海。像杭州这样五水具备的城市,在世界上是不多的。杭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因水而强,‘除水害、兴水利’的历史。水是杭州城市最显著的特色和最具独占性的资源。构建‘和谐杭州’,首先就要做好水文章,彰显杭州‘五水共导’的城市特色。”

  鲜明的观点、详实的资料、权威的数据、幽默的比喻,不时引来听众会心的微笑。王国平说,打造“五水共导”的“和谐杭州”,要做好江的文章,推进跨江发展。把“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老城、建新城、促融合,推动杭州城市发展从“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靓”的城市新格局。

  王国平说,打造“五水共导”的“和谐杭州”,要做好河的文章,实现申遗目标。围绕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坚持生态优先、注重文化、突出旅游、以人为本四条原则,落实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整治、保护开发,统一领导、市区联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四项举措,进一步搞好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为杭州人民种下一棵“摇钱树”,为杭州城市打响一张“金名片”。

  王国平说,打造“五水共导”的“和谐杭州”,要做好湖的文章,提升城市品位。以西湖为核心,以湘湖、南湖为衬托,进一步在保护、管理、经营、研究上下功夫,实现“三湖共舞”,彰显“真山真水园中城”的城市特色。

  王国平说,打造“五水共导”的“和谐杭州”,要做好“溪”的文章,建设生态城市。总结推广西溪湿地综合保护的成功经验,制定规划,加快立法,营造氛围,加强保护,切实加强对各类湿地资源的保护利用,推进“环境立市”,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

  王国平说,打造“五水共导”的“和谐杭州”,要做好海的文章,推进工业兴市。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加快江东、临江工业区建设,加快萧山海港建设,打造临港型滨海城市,变“邻海”为“临海”,建设“天堂硅谷”,推进“工业兴市”。

  打造“五水共导”的“和谐杭州”,关键在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王国平引经据典,深刻阐述了弘扬“学习精神”、克服“本领恐慌”的极端重要性。他说:“杭州作为一座水城,应该成为一座‘乐水’的‘智城’。杭州作为一座‘智城’,人人都要弘扬学习精神,克服‘本领恐慌’,争做有知识、有本事的‘智者’。”围绕弘扬学习精神,王国平分别对大学生、企业家、领导干部提出了要求。

  临近结束,王国平勉励杭师院广大教职员工增强“杭州意识”,立足自身优势,弘扬自身特色,吃好“杭州饭”,紧密结合杭州改革发展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打造省内软硬件“双一流”的综合型大学。他的话,引来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

  市领导叶明、顾树森、王金财、于跃敏、张鸿建、李松春、孙景淼、施锦祥和杭州师范学院师生、各城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市“356”工程研修班学员一起听取了这场关于水的专题报告。

  (记者翁若川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