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耗百万为一株牡丹“过节” “牡丹观赏节”遭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5:40 北京娱乐信报

  山崖牡丹被传能预测旱涝 巢湖办“牡丹观赏节”遭质疑

  “巢湖第十届牡丹观赏节”日前在安徽省巢湖市开幕,当地有关部门、企业等耗资近百万元办的这个观赏节只是为了一株生长在山崖上、据说“可预测旱涝”的野生牡丹,希望借此打造巢湖“城市名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是,这个观赏节不仅没有让当地的旅游经济火起来,反而招致不少市民和游客的质疑与争议。

  传闻

  山崖牡丹成“天下第一奇花”

  巢湖市并不盛产牡丹,“牡丹观赏节”的主角,仅仅是生长在该市居巢区银屏山崖壁上的一株野生牡丹。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株牡丹长在离地二三十米的崖壁上,站在崖下观望,牡丹枝叶铺开直径约一米,十余白色的花朵点缀在绿叶之间,看起来与普通牡丹并无二致。

  据传闻这株牡丹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到清明至谷雨期间开放。当地旅游区管理部门把它称为“天下第一奇花”,并称该花每年“花开多少,花期长短,可兆示旱涝丰歉”。

  在景区管理处竖立的一块介绍银屏牡丹的石碑上,记者看到上面刻着:“此牡丹为天然野生白牡丹,秉承天工之厚赋,破石而出,民间传说花开多少,花期长短,可兆示旱涝丰歉,又称之为‘气象花’、‘神花’。”

  

耗百万为一株牡丹“过节”“牡丹观赏节”遭质疑

  这是生长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银屏山上,据说“可预测旱涝”的野生牡丹。巢湖市一位退休干部说,现在倡导“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而堂堂一个市政府却把这种带有民间迷信色彩的牡丹当成“城市名片”来打造,岂不可笑?新华社发求证

  牡丹预测旱涝并无科学依据

  这株牡丹果真有这么神奇吗?巢湖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克杰介绍说,2005年该局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对银屏牡丹能预测旱涝的说法做了一次分析,结果表明这株牡丹每年花开的朵数与旱涝并无必然联系,从1987年到2005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只有1991年和2002年花开与当年旱涝巧合,其余年份都不符。张克杰认为,“银屏牡丹能兆示旱涝丰歉”的说法只是民间传闻,没有科学依据。

  但是,巢湖当地对这一民间传闻却异常重视,提出“打好巢湖旅游品牌,及时将这一传统的民俗活动策划提升为发展巢湖大旅游活动的又一重大举措,自1997年起,每年在4月皆举办一次牡丹观赏节。”今年举办的牡丹观赏节已经是第十届了。

  投入

  当地耗资近百万元

  在牡丹观赏节开幕当天,巢湖市城区举行了数十辆花车绕城巡游。花车绕城巡游活动只持续一天,但据估算,全市仅此一项花费就达数十万元。为办好观赏节,巢湖市还到周边多个城市举行牡丹观赏节推介会,并邀请了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可爱艺术团、泰国芭蒂娅艺人等国外团体和演员演出。

  巢湖市各行业和部门在牡丹节期间还邀请了不少兄弟单位的客人,所花的招待费也由当地开支。据粗略汇总,各项开支加在一起,为办今年的“牡丹观赏节”,巢湖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耗资就接近百万元。

  效益

  每天游客只有千人

  据银屏牡丹风景区工作人员透露,4月8日观赏节开幕当天约有3000多名游客来到景区观赏牡丹,4月9日,游客量锐减为三四百人,此后景区的游客维持在千人左右。

  围绕牡丹节,当地政府还组织了各县市的土特产品展,以旅游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据景区卫生保洁人员说,这个土特产品展只在开幕式当天热闹了一下,就因为游客量不足、生意冷清而草草结束。

  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