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时评:寻找彭加木遗体寻的是一种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9:08 广西新闻网

  近来,有关罗布泊东缘发现的干尸是否为“彭加木遗体”引来了国人的关注。去年冬季,在库姆塔格沙漠中,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治宝发现了一具干尸,发现点距彭加木当年失踪处库木库都克约50公里。

  消息传说,立即引来了诸多媒体的竞相报道,一时间,舆论纷纷猜测,这具干尸是否就是彭加木先生的遗体。

  彭加木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有26年了。26年后能重新掀起一股“彭加木热”,确实有些不可思议。有人对此感到不解,认为这多少是媒体的炒作,甚至把这位献身科学的专家在死后娱乐化,不应该惊动、打扰这位科学家,让他长眠在罗布泊。笔者以为,媒体对罗布泊干尸的关注,国人对“彭加木遗体”的猜想,其中折射的意味,并不能一味指责。

  彭加木是30岁以上的中国人熟悉的名字。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率队在罗布泊地区科学考察时神秘失踪。彭加木失踪后,先后展开了4次大规模的搜救活动,但都一无所获。白驹过隙,一晃26年,26年之后,人们能再次想起彭加木这个名字,并把一具干尸臆想为这位科学家的遗体,是怀着很大的善意的。

  彭加木先生的失踪,固然带有很大神秘色彩,但人们对他的追念,更多的是对他献身科学的敬仰。大自然是神秘而又变化无常的,尤其是沙漠、戈壁这些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地方,自古是探险家、科学家向往而又惆怅的地方。正因为“死亡之海”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多少有志之士立志探索、揭示、征服它们,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彭加木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中华民族历来被视为大陆民族,传统观念中倡导的是安民乐道,而对探险之类的行为不屑一顾。历史上对沙漠、海洋、外域的探险不被重视,即使是现在被尊崇的郑和下西洋,在明朝也被视为异类,受到百般刁难和阻挠,终成绝响。

  改革开放之后,“向沙漠进军”、“向海洋进军”的口号再次响起,大批的科学家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探险沙漠戈壁,跋山涉水保护神农架,远涉重洋科考南极。那个时期,国人一改“父母在,不远游”的思维,“向大自然进军”的风气油然一新,国人的精神面貌也为之焕然一新。彭加木失踪事件,更是那个时期最为引人注目的大事之一,因为彭加木的失踪,在国人心目中是献身科学、献身大自然的代名词,所代表的是几千年来我们大陆民族一直欠缺的一种对自然界的探险精神。

  26年后的今天,人们重新提起彭加木,并把一具遗体善意地猜测为彭加木先生的遗体,这反映出国人对这种精神的热爱和追求。

  大陆民族历来欠缺探险精神,缺乏冒险意识,但在今天,没有这种探险精神,就很难具备征服自然、立足世界的力量。

  21世纪,人们依旧没有忘却那个献身“死亡之海”罗布泊的科学家,就意味着,在国人的心目中,依然没有泯灭这种探索自然、敢于冒险的精神。

  “昂藏七尺志常多,改造戈壁竟若何。虎出山林威失恃,岂甘俯首让沉疴”。据说这是彭加木纪念馆里的一首诗。今天,人们由一具干尸想起了彭加木先生,并有些想当然甚至“理想化”地认为这就是他的遗体,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对这位自然科学家的追念,更是对探险自然精神的一种向往。

  编辑:韦怡作者:朱金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