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1.8%房贷一族成“房奴” 拟限制住房面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13:05 扬子晚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新浪网房产频道最新一项调查(截至记者发稿时有15014人参与)显示,有91.1%的人购房用了按揭。这群按揭族中,有31.8%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

  31.8%的房贷一族已成“房奴”

  如果是贷款买房,月供占你月收入的多少?

  月收入的20%~50%54.1%月收入的50%以上31.8%月收入的20%以下14.1%“买了房之后,我的生活完全变了。最要命的是,这种改变不是一年半载,而是漫长的15年!”北京购房者王俊曾因为在同学中最早成为有房一族而被戏称为“钻石王老五”,可是提及现在的生活,他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欣喜,显得颇有些无奈。

  一个广为流传但未经证实的说法是,在中国,像王俊这样生活被房贷按揭所改变的青年,有2600万。而一个确定的数字是,1997年,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不到200亿元;到2005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6万亿元。8年的时间,增加了近80倍。新浪网房产频道最新一项有15014人参与的调查显示,有91.1%的人,其购房方式是按揭贷款。

  一项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5年当地商品住宅期房均价每平方米6725元,居全国之冠。也就是说,收入还算不错的王俊,要不吃不喝整整10年,才能在北京买得起一处60平方米的小房子。“现在房价这么高,想不贷款买房,要么有个好爸爸,要么就只能指望买彩票撞大运了。”王俊半开玩笑地说。

  过重房贷月供影响生活

  如果说,放贷按揭还算一种观念的开放,给人以更多选择的话,新浪网这次调查的另一个结果无疑让人担忧。调查显示,在贷款买房的人当中,54.1%的人月供占其收入的20%~50%,甚至有31.8%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

  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美国的银行就明确规定,每月偿还的按揭贷款以及与住房相关的税费,不得超过贷款人税前收入的28%。而中国银监会在2004年9月发布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中指出:“应将借款人住房贷款的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0%以下(含50%),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含55%)。”也就是说,即便是按照中国银监会更为宽泛的标准,也有31.8%的人,其房贷月供超过了50%这一警戒线。

  与此相对照的是,2003年,美国人把约1/3的收入用来支付跟住房相关的一切费用,另外1/3花在交通和食物方面,约10%花在个人保险上,5%用于娱乐和外出旅游。

  过高的房贷月供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次调查发现,77.9%的人认为房贷还款负担太重,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很多按揭买房的人自称为“蜗牛”一族。他们身上背着房子,在享受着高薪、白领、有房一族等诸多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生活质量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他们常常戏称自己正在坚定地叩响“忧郁症”的大门,甚至一只脚已经迈了进去。

  在影响生活质量之外,月供占收入比例过高的另一个隐忧是,这必然导致储蓄的下降。对很多人来说,购房已不是个人行为,甚至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供房。有人用“六一模式”概括全家供房的情景:六个人,年轻夫妻、男方父母、女方父母用多年的积蓄共同出资,在城市里买一套房。

  一项来自中国社科院的统计显示,2003年,上海、北京两地家庭负债比例分别达到155%和122%,已经超过美国同期的115%。而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我国开始逐渐步入老龄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又必须留出部分积蓄以备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不时之需。“我们养房,谁养父母?”对于未来,王俊显得有一些忧虑。

  地价不是房价上涨主因

  据第一财经时报报道,对于不少开发商将去年国内部分城市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的理由归结为地价上升的说法,国土资源部日前予以了否定。

  国土资源部14日发布的《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5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的平均水平约为每平方米1230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城市综合地价增长了4.44%。近期国内个别大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幅度已经接近20%,而住宅地价增长仅为5.67%。

  自2004年8月31日土地出让实行“招拍挂”以来,很多地产商将房产价格上涨与地价挂钩,是因为住宅用地的招标拍卖。对此,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资产处处长岳晓武表示:“‘招拍挂’是充分体现市场竞争的制度,制度本身不会人为地抬高地价、房价,只是为公平竞争提供平台。”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房价大幅上涨,以北京为例,2006年1~2月,北京商品住宅预售平均交易价达到6776元,同比再度上涨17.3%,而上海房价也开始全面反弹;相比之下地价只是小幅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造成房价短期内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需求释放、人为炒作和结构性不合理等因素。而目前一些城市商品房面积过大、档次过高是一个为各方公认的普遍存在问题。

  拟行政调节商品房供地结构

  建设部住宅产业司司长沈建忠在日前房地产形势报告会上指出,房地产市场存在结构性问题。截至3月份,40个城市当中有20多个城市的商品住房120平方米以上的占50%,有16个城市的户型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下的不足10%。

  “去年定了一个120平方米作为享受优惠政策辅助商品房的标准,并且允许地方浮动20%,除了个别城市以外,绝大多数都是用到极限140平方米。”沈建忠认为,除了长期需要通过税收调节杠杆外,短期内可能要采取些行政的手段。

  对此,岳晓武表示:“今后城市规划部门应对商品房用地的容积、户型、面积进行确定,不能过大,标准不能过高,普通商品房面积应该在60~80平方米,并以此作为出让土地的前提。”业内认为,主管部门通过一定的行政准许手段来适当调整结构矛盾的态度已经取得一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