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昆明实施“村村通” 广播电视进入穷山僻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16:27 云网

  “要致富先修路”——其实,要修的致富“路”有两条,一条是给农民带来物流便利的乡村公路,另一条则是农民获取讯息的“信息路”,而这条路的载体就是“村村通”。对此,昆明市政府已经连续4年把这条“路”的建设列入当年为群众办的10件实事之一。记者从市广电局了解到,2.4万户农家纳入今年“村村通”的视野,8万余农村人口有望比政府规定期限提前半年解决听广播、看电视难问题——

  351座接收站细化到县

  在市广电局局长办公室里,记者不仅看到今年“村村通”的实施方案,还了解到具体的任务分解、实施办法和建设模式,组织力度、落实程度、工作进度都用“行动”说话。

  目前,广电局从领导分工,到统筹协调、计划安排、设备采购、进度跟踪、组织验收、资料收集都有了详尽安排,“村村通”已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和干部考核内容。

  不仅如此,351座接收站建站数分别细化到全市14个县(市)区借助广播电视,覆盖范围内的农户不出门就能知天下事。

  不仅进村还要入户

  “不能以‘进村’为目的,要在‘入户’上下工夫。”为让广播电视进入穷山僻壤,让世代封闭的乡亲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市广电局“升级”了目标。

  据了解,有20户以上自然村属于山高路远的边远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有的甚至在高寒山区,山高沟深,道路崎岖险阻,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且相当数量的自然村不通公路。就此,工作人员承诺:“就是人背马驮,也要克服路途的各种困难,把建站设备搬进大山深处。”

  据介绍,在“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下,已确定建站模式主要采取有线联网、中频分配、“8+2”小片网、“4+2”开路等方式,节目内容满足农民群众对农业电视节目的需求,把收看中央第一套、第七套、少儿频道和云南省第一套电视节目,收听中央第一套和云南省第一套广播节目作为自然村“村村通”工程的基本建设标准。

  农民一分钱不掏

  “村村通”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信息扶贫工程,使用设备除国家、省广电局配发外,由市广电局统一组织、配套,入户线不足部分由各县(市)区负责,接通后也免收收视维护费。

  就资金来源,广电局负责人解释,国家每座站补助9460元;市财政计划投入设备经费280万、建设经费100万元,共计划投入380万元,不让农民掏一分钱、不增加农民任何负担。

  351座接收站的建设进度,市广电局“盯”得很紧:每两周上报一次。目前,国家配套的前端设备都已经发放到14个县(市)、区并安装到位,“就差接线入户线了。万事俱备,只待政府采购配套的器材、线材到位。”

  他们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时限是:4月底前必须完成,一天不能拖。

  昆明市广电局局长周忻:

  广播电视“村村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基础工程。作为贯彻落实这项任务的职能部门,将做好巩固已有站点、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等工作。在重新普查的基础上,到“十一五”末,在全市范围内消除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的“盲区”,把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文化的“村村通”工程落到实处。 (吴晓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