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孤儿大学生找工作遭遇另类眼光(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08:43 贵州都市报
孤儿大学生找工作遭遇另类眼光(图)

张招娣(中)与大学同学在一起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讯 孤儿杨法华的婚礼刚刚举办,贵阳市儿童福利院又喜事盈门:7月份,该院6名孤儿将大学毕业。

  “以前院里每年最多出个中专生,今年一下子冒出了这么多大学生,这在全国的福利机构中都是很少见的……”言语间,贵阳市儿童福利院的老师掩饰不住喜悦和欣慰。

  不过,随着7月的临近,就业问题也开始困扰这些孤儿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职场上屡屡碰壁。于是,福利院的领导来到本报,希望借助媒体为孤儿大学生寻找工作提供帮助。

  “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近年来福利机构中‘大儿童’安置难的困境。”有关人士分析,目前,我省福利机构在大龄孤儿的安置问题上备受困扰,要解决这一问题,政策层面上亟待破冰,同时,更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

  福利院走出6名大学生

  “哇哇——”20年前的一天,大街上冷冷清清,一个婴儿的啼哭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最后,这个弃婴被警方送进了贵阳市儿童福利院。

  她就是张招娣。童年的记忆里,福利院是个温馨的港湾。

  小时候,由于个头小,洗不动衣服的时候,张招娣就会放声大哭,每每这时候,周围的姐姐们赶紧跑过来帮忙,她常常为自己的“狡猾”得意。

  有一次荡秋千,她的耳朵被撞破了,流了很多血,吓得老师们忙前忙后的,又是带她上医院,又是轮流守护她……虽然伤口疼痛,但被爱的感觉,真好。

  后来,张招娣念书了。在23中读初中时,她习惯了独来独往,一到下课就逃回福利院,逃回那个熟悉的家。

  那阵子,她的成绩一塌糊涂。

  班主任看在眼里,经常主动给她开“小灶”,同学们在生活上也很关心她。

  点滴关爱,渐渐融化了她心中的坚冰。张招娣开始融入了快乐的集体生活,学习上也异常刻苦,最终考入贵阳中医学院。转眼,本科就要毕业了。今年,和张招娣一样从福利院走出来的,还有另外5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对此,贵阳市儿童福利院的谭艳老师连称“奇迹”。谭老师说,一年出了这么多大学生,这在福利院几十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在全国的福利机构中也是少见的,“因为在福利机构中成长起来的,能成才的本来就少”。

  和就读于贵州大学商贸系的陈天丽一样,在今年毕业的6名大学生中,不少人在校期间都拿过奖学金,有的还是学校的学生干部和文艺骨干。

  “虽然是在特殊环境中长大的,但孩子们懂得奋斗,懂得自立自强,这点很重要。”贵阳市儿童福利院院长莫莉对此感到很欣慰。

  孤儿找工作比常人更难

  随着毕业日期的临近,6名孤儿大学生也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各自奔波在漫漫求职路上。

  “大多数招聘单位要的是本科以上的学历,我的专科文凭人家连看都不看,偶尔有人勉强收下我的简历,也没有下文……”谈起求职路上的辛酸,陈天丽有些伤感。到目前为止,她已经有了10次求职失败的经历了。“现在每次去人才市场,看到人山人海的求职大军,心里就有一种恐惧感。”

  尽管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早有心理准备,但接二连三的打击还是让他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更由于“身份”的特殊,给他们平添了几多挫折。

  “每次递上简历,我总觉得对方看我的眼神怪怪的……”贵州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张连生告诉记者,一次,因为看到简历上有“贵阳市儿童福利院”字样,一名招聘人员竟盯着她问:“你们的品德有没有保证?”

  不过,在失败了近20次后,机会终于来了。通过网络应聘,张连生有幸从6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和另外两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因为专业还算过硬,张连生踌躇满志。但面试的时候,当主考官得知她的家庭背景时,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结果和张连生当时预感的一样,没戏。

  “他们是孤儿,他们的就业安置问题原本就应该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来解决,可是……”看着孩子们在外受挫折受委屈,福利院的领导心急如焚,却又感到尴尬和无奈。

  “在计划经济时期,大龄孤儿的安置是由政府劳动部门下达招干、招工指标统一安排就业,但后来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政府不再通过行政手段安置大龄孤儿就业了。”据贵阳市儿童福利院一位负责人介绍,该院近5年来只有一名大龄孤儿经人事部门作为特例录用,其他均通过民政部门内部协调或由福利院推荐就业。

  一个令人难以回避的问题是,随着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学历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龄孤儿在求职时,又往往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被拒之门外。此外,一些用人单位因担心加重负担而不愿录用孤儿。去年,贵阳市儿童福利院两名孤儿中专毕业后,至今工作仍没有着落。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6名孤儿大学生都对前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忧虑。“是政府和社会把我们抚育成人的,但我们总不能依靠一辈子,我们也渴望能独立,能减轻政府的负担。”他们说,非常希望社会能接纳他们,让他们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安置困境亟待政策“破冰”

  “我都这么大了,反复给院里增添负担,都不好意思回来和弟弟妹妹们一起住了,但我又没地方去……”21岁的小黄,初中毕业后上过两所技校,都因个人原因未能完成学业,期间福利院为她介绍过两次就业,又因各种原因中断。现在,她只能又回到福利院。一提到现状,她就泪流满面。

  按照规定,福利机构对孤儿的照顾最多只到16岁,但有些陆续走向社会的大龄孤儿一旦遇到不满意的工作,或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无法克服时,只好又回到福利院。多年来,出于情感因素,贵阳市儿童福利院一直照顾着部分特殊的“大儿童”。

  “孤儿本身由于亲情缺失容易导致性格和心理缺陷,且大部分大龄孤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技能培训不足,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能从事一些简单低层次的劳动,享受不到城市医疗、住房等体制保障,一旦离开福利院后难以顺利融入社会,可能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贵阳市民政局谢红生局长表示,民政部门要履行好最后一条保障线的职能,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特殊弱势群体的困难。

  值得高兴的是,大龄孤儿安置难的问题已引起了省市民政部门的重视。去年,在上级部门的指示下,贵阳市儿童福利院专门为此组织了一次调研活动。

  统计数据显示,自1998年以来,经贵阳市儿童福利院安置和流入社会的大龄儿童大约130多人,其中民政部门协调安置82人,福利院推荐就业18人,自谋职业20人,自行离院14人。数据分析预测,今后几年内,贵阳市儿童福利院每年需要安置和就业的大龄儿童大约在5至10名左右,虽然数量不大,但由于政府指导性政策法规的缺失,再加上就业竞争加剧社会层面支持力度不够,大龄孤儿安置难的问题将日益突出。

  据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覃祖祥介绍,多年来,尽管全省各地的民政部门和福利院都对大龄孤儿的安置问题很重视,但总体来说,安置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均已专门为大龄孤儿的安置问题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贵州省在这方面尚为盲区。

  在接受采访时,谢红生局长表示,今后,将加强福利机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孤儿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就制定大龄孤儿扶助政策等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支持福利事业,比如,广泛建立大龄孤儿培训、实习、就业单位等。

  覃祖祥副厅长也表示,将把大龄孤儿就业安置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进一步协调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借鉴外省市好的经验和做法,如黑龙江、南京、青岛等地关于“政府指令性就业安置,定向专业技能培训,一次性婚嫁安置办法”等,通过政府主导、有关部门配合、社会扶助等方式,切实做好大龄儿童的就业安置工作。

  相关链接

  青岛市:出台了《关于成年孤儿安置的意见》,从根本上完善了成年孤儿就业、安置的运行机制。《意见》规定,年满18周岁,有劳动能力且经过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的孤儿,由政府负责安置工作和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市内四个城区轮流负责定期、定额安置成年孤儿,拿出合适岗位,帮助其就业;由福利公益基金开支,为每个待安置孤儿购买一套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办理户口,迁出儿童福利院,并一次性配置必要的生活用品和用具。同时,《意见》明确规定,年满18周岁,无劳动能力的孤残儿童,由社会福利院继续供养。

  南京市:制定了《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大龄孤儿管理暂行规定》并公布实施。规定:收养儿童年满14周岁以上应逐步搬出儿童生活区,另行安排居住;满18周岁解除供养关系,仍提供集体宿舍3年。期间,月收入低于城市最低保障线的,可适当供给;高于最低保障线的,一律不享受院内供给。3年期满,必须离院独立生活,户口迁出等等。(作者:商国锐 何星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