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明光司巷乡为偿还吃喝款卖政府办公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10:12 新华网 | |||||||||
新华网合肥4月19日电 (记者王圣志) 安徽省明光市司巷乡群众日前反映,这个乡为了偿还吃喝招待款,先后卖掉政府办公楼、电影院和乡广播站,并侵占了赈灾专款修建的敬老院办公,让五保老人住进破烂不堪的米厂长达9年时间。这个乡政府又以建新办公楼为名,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征用农田,转手高价出售牟利。 入不敷出:是迫于无奈还是管理混乱?
据明光市司巷乡群众反映,1991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洪灾后,为帮助灾区重建家园,国家下拨赈灾专款为灾区修建敬老院。这个乡的敬老院建成时,共有20间砖瓦房,土地也是农民无偿出让的。当时有10多位五保老人住在里面,颐养天年。但出人意料的是,乡政府为偿还吃喝债,居然把原来的办公楼卖了,1997年侵占敬老院,把五保老人赶到了米厂。 司巷乡是一个贫困乡,乡政府原办公楼建于1985年,上下两层共计18间,在其向外出售时条件尚好。那么,乡领导为什么要变卖这幢楼房呢? 据当时在乡政府工作的负责同志介绍,变卖办公楼主要出于以下原因:一是原办公楼门口是市场和停车场,周围环境十分嘈杂;二是决定卖办公楼后重建;三是原办公楼是集资建设,还有少部分集资款需要归还等。但当地群众反映,乡政府变卖办公楼主要是为了偿还吃喝债,他们是“卖一处吃一处”。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个乡仅1995年至2000年,支付的吃喝招待款达48万多元,有的至今仍未还清。这个乡的一家酒店老板告诉记者,乡政府、派出所、计生办欠她家2万多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拖到现在,最近她准备向法院起诉讨债。她说:“1998年前,乡政府每年在我家的吃喝款都有四、五万元,大多赊欠,我们三番五次催要,他们卖房子后还了一部分账,但还没还清。向他们要账太难,换了领导就不认账,要的钱还没送礼花得多。我家现在坚决不接待乡干部,他们到酒店我就把菜藏起来,说没有菜。乡政府不仅欠我家的,还欠其他酒店的。” 现任乡党委书记李昌义说:“原乡政府办公楼共卖了25.9万元,从卖房至今先后换了两任领导,坦率地说,卖房款除用于征地、两基达标建校外,有一部分的确是还了招待费。税费改革前,乡镇负债问题普遍存在,这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就拿招待费来说,过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省市各级部门来乡镇检查工作的特别多,不接待可能会得罪上级领导,接待又财力有限,那就只得赊欠。现在我们乡建了食堂,但每天招待费也要100多块钱,这笔费用就得靠自己解决。当然,乡村负债也有管理上的问题,如大吃大喝,追求形象建设负债等。” 寅吃卯粮:卖楼卖地弥补经费不足能否持久? 据群众反映,1998年5月,司巷乡以新建办公楼为名,征用了16亩多农田,但至今还没有建设。按照《土地法》相关规定,征用农民土地三年内没有使用的应归还,但乡政府却将土地转手倒卖了。他们向记者提供的征地协议书表明,乡政府按每亩2000至4000元不等给予补偿。 村民李丙柏家被征用了2.2亩土地,是按每亩2000元补偿的,他说:“当初乡政府说是建办公楼,没想到他们陆续把征来的土地转手卖给别人盖门面房,每亩高达8万多元。我们感到上了当,想收回土地,但政府置之不理。后来才知道,乡里征用土地根本没有得到上级批准。” 李昌义说:“拟建办公楼征地共16.42亩,征地之前向上级部门汇报并经过同意,因欠征地费等情况,正式批准手续一直没下发。由于没有钱,乡政府大楼一直没有建。1998年开始,陆续出让了一部分土地,有的每亩七、八万元,价格不等。目前还有10多亩土地没有卖出。” 据了解,乡里卖地款主要用于学校建设和保证基层运转了。李昌义说:“上级每年下拨的财政转移支付有限,可以说是‘吃饭财政’,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到今年3月底,乡里账面上只有1万多块钱,马上要开人代会、党代会等,这点钱根本不够用。乡里还有9个月的运转经费没有着落。卖楼、卖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不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基层连运转很难维持。” 安徽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取消农业税以后,乡镇政府可掌控资源十分短缺,普遍的反映是“无权、无钱、难办事”,这个省乡镇干部工资虽然由县里统一发放,但其人均预算外支出每年高达4000元左右,全省农村乡镇平均负债约20万元,乡镇政府运转比较困难。 “鸠占鹊巢”:五保老人苦不堪言 在司巷乡兴旺米厂,记者看到4位五保老人住在低矮破旧的房屋里,房间阴暗狭窄。78岁的五保老人肖开明告诉记者:“3年前,我家的草房被雨下倒了,没地方住,就向乡里要求到敬老院,他们把我安排到了这里。环境很嘈杂,下雨房顶漏水,雨水往屋里流。水井深几十米,我提不动水,看到亲朋好友就让他们帮忙提点,实在没有办法,就等下雨天用脚盆接雨水吃。”肖开明老人边说边擦泪,他当了40年的村支书,腿部有病,连走路都艰难,生活难以自理。 司巷乡负责人介绍,这个乡2005年底以前经民政部门批准在册的五保老人57人,其中死亡8人,实有49人。2005年底又按规定申报批准23人,合计批准在册人数为72人。 原司巷乡敬老院院长高勇田告诉记者:“乡敬老院建成时,最多时有10多人居住,当时一人一张床,有电视机、洗衣机,有食堂、菜地、猪圈,还有管理人员和炊事员,老人集体生活,有人照顾,过得很舒适。乡政府卖了办公楼后,乡领导说暂时借敬老院办公,多次上门做工作,没办法,只得搬。米厂条件差,有的五保老人被亲戚接回家了,其他的大多去世了,我也辞职回家了。” 这个乡的五保老人,由于没有敬老院,不少希望集中供养的没有去处。高李村76岁五保老人高吉廷住在一间破草房里,患有高血压,年老力衰,连水都提不动,生病了就靠亲戚送点饭吃,他想住进敬老院,却没地方去。 明光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司巷乡政府占用敬老院做法是错误的。当时的初衷是先到敬老院临时办公,同时积极筹建新办公楼。后来由于人员变动、财力不足、司巷乡属区划调整撤并范围等原因,没能建新办公楼。 最新消息显示,这个乡政府4月16日开始搬出敬老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