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活时评:一个人的善行和一个社会的善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10:14 广西新闻网

  据《今日安报》4月18日报道,河南省尉氏县水坡镇村民郭合献捡到一个被遗弃的病婴,为了给这个病婴治病,他花光了所有积蓄,家也因此而破落。他到当地民政部门求助时,却被告知无法救助。开封市福利院也以收容不下为由,拒绝了郭合献将孩子交给福利院的请求。

  其实,要让一个人做件善事并不难,每个人的内心总会有天然的善良本性。然而,
在人们的善良本性的后面,如果没有一个社会有效的回应善行的体系,显然,这样的善行再多,也只是属于个人的,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社会对于慈善的需求。

  郭合献所遇到的尴尬,正是一个社会缺少对善行进行回应的体制的尴尬。不光是郭合献一个人,有许许多多的人,其实心中都怀有善念,但是,为什么在社会不缺少“善心”的情况下,我们却屡屡抱怨社会上的“善举”太少呢?从郭合献的尴尬上,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点内在的根源。

  对任何社会来说,慈善事业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业。但慈善却不仅仅基于社会人心的良善本性,其根基有赖于社会良善机制的运行。

  也就是说,每一份爱心的付出,都应得到社会相应机制的回应,尽管爱的付出本身并不求回报。在个人付出的善行得到积极的回应后,善行才有可能生根,产生更大范围的积极影响,从而使一个人的善行成为一个社会的“善制”的外在表现。如果反过来,善行得不到相关机制积极的回应,那么,这些善行就只会是一个人的善行,形不成社会的呼应,甚至会严重打击人们心中的善念。

  当然,我们不是说目前的慈善体系就绝对没有对善行的回应,这几天相关机构的“慈善排行榜”,就是一种对善行的回应。但是,问题在于:对善行的回应,不能仅仅看着那令人炫目的巨款和“善人”的身份,而在于要对每一颗善心都充满感激,这才是慈善事业的初衷和赖以发展的基石;而我们的机制,无疑应该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编辑:黄皓作者:廖德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