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职业报料人:不遗余力挖新闻记者也没他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10:23 大洋网-广州日报
职业报料人:不遗余力挖新闻记者也没他努力

杨明伟每次来广州领报料奖金、送稿件,都在朋友家打地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讯 (记者 邱敏 廖振威)有消息说,沈阳最近有了新闻报料公司,主要为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广州一家报社的数据显示:去年共发放报料费超过13万元,一年报社内采纳的报料1500多单,以五比一的高采纳率计算,一年就有7000多人报料。

  虽然大量的报料人都属于客串,但京、沪、穗等地媒体的社会新闻已有超过八成来自热线,新闻报料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昨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认为:新闻报料人的产生来自媒体扩大信息源的需求。媒介也是经营单位,报料人提供了线索,提升了媒介的影响力,给予适当的报酬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

  喻国明认为应当区分新闻报料与公职行为,一些公职人士,如

公务员或者警察,利用公共职务所掌握的公共权力获得新闻素材,报料获利,这是值得质疑的。

  一连两天,杨明伟都在广州三大报业集团转悠:《信息时报》150元、《南方日报》200元、《广州日报》200元……算来这次的一单报料就有超过一千元的收入,抵得上一个月的工资了,想到这里杨明伟不由得有些得意。唯一让他有点遗憾的是:204这趟原本连接了三大集团的公交车改线了,从南方日报社赶到广州日报社得转车,得多花两元钱。

  杨明伟可能算得上广东目前最为职业的报料人之一了,他这单收入上千元的报料目前正被炒得沸沸扬扬:肇庆一小区的业主认为3000元的煤气初装费收费违法,对物价局提起行政诉讼,最终物价局纠正了行政过错。这一事件与广州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取消收取煤气初装费这一非法集资行为相互呼应,成了城中的热点话题。“中央台也要播,他们已经向广东电视台要了片子了。”杨明伟兴奋地告诉记者。

  杨明伟,湖南人,粤西某县的中学语文老师。出现在记者面前的他提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黑色公文包,塞得鼓鼓的,里面装着他从不离身的剪报本,他告诉记者:“每次出门了解线索或进行调查,我都带着剪报本和一些获奖证书,这样才能证明我的身份,取信于人。”他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印着:欢迎来电,好事、坏事、风流事,请你告知。交个朋友!

  1993年正是风行“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的时期,杨明伟来到了德庆当教师。1994年,“读书无用论”席卷广东,许多中学生离开课堂去打工。老师们分头家访,动员学生返回课堂,在老师们的努力下一些学生重返学校。杨明伟第一次拿起笔给《羊城晚报》写了封信,没想到这封80多个字的信刊登了,编辑打了个题“劝回学校”。这可能是这所山区学校第一次在省级报“露脸”,老师们奔走相告,杨明伟一下子成了远近小有名气的人物。

  这短短的80多字还获得了晚报当季度《读者来信》的一等奖,给杨明伟带来了500元的收入。相对于当时每月200元的工资,500元真是一笔巨款了!

  感受批评报道的力量

  第一次“名利双收”的尝试,大大激发了杨明伟的热情。而从1997年开始,广州报业竞争加剧,报社不遗余力地发展通讯员、设立报料热线、重奖报料人,杨明伟迎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廖振威成为律师之前,在三茂铁路公安处搞宣传。他告诉记者:“杨明伟同一般的报料人不是一个档次的,除了敏感性强外还特别勤奋。”“那时候他还没有结婚,一到暑假,他就住在送货段边的一个小破房里找新闻写,铁路重视宣传,有什么要写的就把他找过来,写完就免费坐着火车到广州送稿,发了,铁路部门就给点奖金什么的。一般的记者都没有他努力,很能吃苦,有一次年三十还在火车上搞采访。”

  2004年,杨明伟所在的学校要求老师们自费定制一套180元的“教师服”,因为一个全省会议将在当地召开,科教局建议学校教师统一着装。全县各中小学“大动干戈”。在其他教师议论抱怨的时候,杨明伟将这条料报给了广州媒体。第二天,记者在实地调查之后就把事件“曝光”了。

  由于记者在拍照的时候不慎露出了他的半边脸,明眼人在报纸上一看就知道是杨明伟,这个“公开的秘密”让杨明伟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眼中,成为了一个“麻烦”人物。

  “只要一有什么不好的报道,县里马上就想到是我报的料。”杨明伟说,“有一次一家报纸的记者下来采访一个小学乱收费的事情,教育局电话直接就打到我们学校,找校长,让校长快看看杨明伟在哪里?”

  向新闻策划人迈进

  在学校,杨明伟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他是学校的一支笔,这一点可以从他是语文组的组长得到证明。他通过他的这支笔做了很多正面宣传,但同样他的这支笔给校长和当地“添了麻烦”。

  他的理想是搞单“大新闻”,而这种想法差点把他推进了“牢狱之灾”。

  “我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那一次是云浮某县一个有2000多名学生的中学旁建了一个大型煤气站,这个站离学校只有咫尺之遥。人民日报华南分社记者站站长让我先去打头阵,摸一下底。”

  杨明伟在向当地居民了解情况后,去当地的政府部门核实,他亮出了身份:沙旁中学的老师,报社的通讯员,还拿出获奖证书和剪报本。

  “当地政府中午宴请我,没想到是鸿门宴,吃完饭,到下午三时的时候,突然派出所来人,叫我配合调查,他们说接到举报称我冒充记者,这个罪名大了。我一下就蒙了,提供校长的BB机,又打电话给那个站长,到了晚上六时,人民日报华南分社打电话到郁南县委后,这才把我放了。”一回到家,学校的电话已经来了,县教育局让他写材料、写检查,通报批评,成了反面典型。

  杨明伟有点看不起那些报料的“同行们”,他说:“他们的报料就是这里掉根电线杆、那里跳楼这些事。”杨明伟自认为自己正在向新闻策划人迈进。

  他还考虑策划一个广东付费采访第一人,他计划去鼓动肇庆的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对采访进行收费。看来,十年的报料经历真的培养了杨明伟的新闻意识。

  对话

  看到自己提供的新闻

  上了头条就一身是劲

  稿费一多,就有人眼红,说我不务正业。学校的一些领导对我“敬而远之”,特别有戒心,生怕聊多几句有什么事情不小心泄露给我了。

  记者:报料可以拿到多少稿费?

  杨明伟:一年算下来有一万多元吧。相当于现在的工资收入。

  记者:相当于收入的半壁江山,那你是不是很在乎稿费?你希望新闻带来的名多一点?还是稿费带来的利多一点?

  杨明伟:两个都要。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是很好意思去追稿费,一家都市报一年都没有给我发稿费,后来我去追,就补发了一年的。还有一家电台办的报纸,欠我一年的稿费,后来倒闭了,到现在也没有兑现。这些都是正常劳动所得,我拿得心安理得。做报料其实要很高成本,我经常打长途电话,发传真或者到广州送稿。记者:你花很多时间在报料上,会影响本职工作吗?学校老师怎样看你?

  杨明伟:工作倒是没有什么影响,我有两个假期。同事的看法就各种情况都有,一开始我收到的稿费比较少,有五六块钱的,一些同事就看不起我,对我嗤之以鼻,说才几块钱。还有一些就是两面三刀的,看到我在做什么,背后悄悄告诉领导。也有佩服我的。反正吧,我当老师这么多年,没有一次评上过优。

  记者:你有这么多时间吗?

  杨明伟:假期、双休日什么时间都花在上面了。我没有时间看电视,不会打麻将,也不打球什么,来广东后只看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一部半电视剧。

  记者:那你老婆支持你吗?

  杨明伟:我老婆是大学生,她非常支持,每次她去逛街,我就去街边看报纸等她。好多次看报纸太入神,摩托车的锁没扣好,几十块钱的锁都被人偷走几把。我不会打字,这些都是老婆帮忙的,我写在纸上,她再帮我打。

  记者:你的线索从哪里来的呢?

  杨明伟:一是广交朋友,我有很多律师朋友。法院的很多新闻都是律师报给我的,法院都感觉很奇怪这些案件是怎么流出去的,哈哈。律师都会有判决书,有了判决书案情什么的就交代清楚了,也不会失实。另一个我非常喜欢看报纸,每天大约有两三个小时我都在看报纸,寻找新闻源。以前做的一个“肇庆首家赔礼道歉公司”就是我在报上看到广告发现的。再有就是做个有心人,一次我和老乡吃饭,他说怀集有一个常委被抓了,审他时发现他包了三个二奶,每个二奶都有结婚证,我一听就觉得这件事情有得做。

  记者:你害怕过吗?批评报道是有风险的。

  杨明伟:怕过。这些天搞了煤气初装费这单之后,有保安头就威胁我让我小心一点,要给我好看。但我确实很喜欢新闻,我在高中时候就搞过批评报道,投诉我们学校的伙食问题,还得了三块钱报料费,那时一块钱可以买到一斤肉。

  机缘弄巧未实现记者梦

  记者:你为什么不直接做记者呢?

  杨明伟:有过一次机会,当时我在教育学院进修,但机缘弄巧,没有实现。我对新闻的观念影响了我当时很多的同学。我们都是学中文的,我当时就同大家打比方:搞新闻就是搞水电站,投资小、周期短,回报大,只要勤奋就有可能成功;搞文学就好比是核电站,投资大、周期长,如果搞成功的话那么成就将是巨大的,但写书可能一辈子也写不出一部成功的小说。很多人都受了我的影响,走上了新闻之路。

  后来也想过到去一些记者站,但我不会用电脑,呵呵。现在我很快乐,一看到自己提供的新闻上了重点版面、头条什么的,就一身是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