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早报记者千里走单骑 破解罗布泊干尸疑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0:00 东南早报

  【焦·手记】4月19日早晨,探险队收拾行装,离开了库木库都克营地,赶到彭加木纪念碑处进行悼念,并清理断碑和垃圾。

  中科院新疆分院党组书记傅春利代表中科院新疆分院向彭公敬献鲜花。大家向彭公纪念碑脱帽鞠躬后,已经白发苍苍的彭加木生前战友、出征罗布泊时的警卫员陈百录又深深鞠了一躬,并动情地说:彭先生,您失踪后我曾来罗布泊找过您四次都没有找到,您虽然为
科考遇难了,但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如果我的体力还行,我会再次来寻找您!

  【焦点·独家披露】4月18日,北京鉴定专家“干尸特征与彭加木特征基本吻合”的观点传出之后,“罗布泊干尸事件”骤然升温。然而,记者在罗布泊腹地专访到罗布泊东缘神秘干尸的第二见证者、亲手测量过这具干尸的中科院新疆分院党组书记傅春利,以及罗布泊“寻找彭加木”探险队指挥吴仕广后,得到大量未经披露的细节。两方专家的观点迥然不同,其背后到底有什么内幕?

  早报记者千里走单骑 破解罗布泊干尸疑云(上)

  早报特派记者19日晚连夜再度单车穿出罗布泊,并将从罗布泊镇连夜飞驰500公里,于20日凌晨4时抵达哈密市。若交通顺利,将于21日下午前抵达敦煌,探访已封存的罗布干尸,为您破解罗布泊神秘干尸悬疑。

  □早报特派记者焦海涛发自罗布泊镇

  4月19日凌晨1时多,专门为随团记者们搭建的工作帐篷里依旧亮着微弱的灯光。对我这样专门为了“干尸事件”而来的记者来说,这是一个难眠之夜。

  按照探险队的计划,19日早晨8时将准时拔营,开往库木塔格大峡谷。然而18日下午,却出现了意外情况:随团的新华社记者利用海事卫星电话对外进行了联系,北京鉴定专家“干尸特征与彭加木特征基本吻合”的说法令在场队员大吃一惊!按照这个判断,一般人多会认为罗布泊东缘发现的干尸可能是彭加木。有如此判断的,包括随团的几位记者。

  此时,吴仕广正在带领一干队员在盐壳地里搜寻彭加木遗物。

  “救命坑”前现白骨探险队证实为动物

  18日晚上22时许,吴仕广才从外面回来。一到营地,就被大家围住了。北京专家的验尸结论已经在探险队里传开。不少人开始对吴仕广此前所称的“被发现干尸绝不是彭加木”的说法表示质疑。

  但吴仕广依然坚持他此前的观点。并拿出一台数码相机———打开相机,是一个地洞,从照片上来看,洞里已经芦苇丛生。应该有些年头。这是他在18日下午的搜索中,在营地附近发现的。而这一片区域,正是吴仕广认为彭加木最可能遇难的地区。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人为挖就的一个救命坑。”吴仕广说。

  在沙漠里,挖“救命坑”是一种死里逃生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夏季,烈日暴晒,地表温度骤生。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很容易发生眩晕、中暑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野外作业经验的人会采取挖救命坑的方式躲避烈日及高温,等傍晚时分温度降下再赶路。

  中科院新疆分院党组书记傅春利在第一时间进入帐篷。两个人开始对这个“救命坑”进行分析。吴仕广陆续向大家展示了照片。在坑口,还有一堆白骨。傅春利看得很仔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住照片。

  吴仕广一再强调一点:他只是觉得这里出现一个救命坑,很奇怪。但坚决不进行任何猜疑。闻讯涌来的人很快就把帐篷塞满了。气氛有些紧张。

  “要不要再去现场看一看?”吴仕广问傅春利。

  傅春利仍然在观察着照片。半晌才开口:“这个坑底有水。在罗布泊能挖出水,需要挖掘到一定的深度。因此,这不可能是彭加木所挖的救命坑———-彭加木当时带的是地质铁锤,如果这个坑是他挖的,肯定不会挖这么深。通过照片来看,这个坑是刀挖的,洞壁上明显有尖刀的痕迹。”

  “另外,”傅春利接着说,“通过芦苇的情况看,这个坑挖就的时间应该在15年左右,而彭加木已经失踪了26年。”

  尤是如此,大家的目光还是将信将疑。洞口还有一堆条壮的白骨。这个坑到底是谁挖的?骨头又是怎么回事?傅春利判断,这些骨头可能是兽骨。有人想到探险队里有一位医生,迅速将他叫了进来。经医生查看,认定这堆骨头是动物的。直到这时,围观的人群才渐渐散去。

  北京专家说法引来分歧探险队内部莫衷一是

  探险队内,仍有人就北京专家的结论表示赞同。探险队的成员三三两两各自扎堆在议论这件事。18日晚上23时许,傅春利走出帐篷,我和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探险队长老唐跟在后面。傅用新华社的卫星电话向彭加木生前的科研伙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训诚了解情况。

  然而,时在敦煌的夏训诚手机已停机。

  夜空中繁星点点,可是没人有心情去看星星。

  傅春利的表情有些严肃。他接连又打了几个电话,想了解一下北京专家的结论是如何做出的。但并未了解到详细情况。汪又致电新华社北京分社一位记者,该记者也不清楚。

  一颗流星划破夜空,空气活跃了一些。吴仕广不知什么时候也过来了。三言两语问了下情况,吴仕广的声音就响起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彭加木的遗体!

  抓住这个间隙,记者对傅春利和吴仕广进行了专访。

  随着他们的侃侃而谈,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令记者大吃一惊!

  敦煌农民最先发现干尸 时间早在一年前

  敦煌有关方面起运干尸的地点并非第一现场。第一位发现者也不是兰州沙漠研究所的董治保。

  这具干尸早在2005年4月16日就被发现了。

  当时,甘肃省敦煌市七星镇南台堡村人刘学仁和村里的9名村民去寻找新的旅游景点。他们在库姆塔格沙漠八一泉南侧13公里的梭梭沟发现一具男性干尸。干尸当时趴在一丛红柳下,左手臂努力前伸,想要抓住什么东西或者很饥渴的样子,身旁还有一根拐杖。当时,刘学仁发现这具干尸后,把木乃伊努力前伸的胳膊放回去,感到丝毫不僵硬。当时刘学仁和村民们把这具干尸当成了“摇钱树”,想运回敦煌卖给博物馆发财,当他们把干尸装在车上行驶约23公里的时候,感觉干尸发出的臭味很难闻,便下车把干尸放在一个沙坡上,并进行了简单的掩埋。

  回去后,刘把发现干尸的事情无意中透露给了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库姆塔格沙漠科考队董治保研究员。2005年10月14日,刘学仁带领沙漠科考队的人员来到他们掩埋干尸的地方,看到干尸并取了样,但没有上报。

  据刘学仁的描述,这具干尸的头发是骆驼色,很可能是少数民族的放牧人。如果是探险队员或者是旅行者,身上会带有物品。这个人死亡后,尸体迅速风干,木乃伊本身就带有柔韧性,所以胳膊可以掰过来。

  发现干尸消息早已外传 敦煌方面抢险运走干尸

  现在在探险队内部流传一种说法:敦煌有关方面是看到他们出现在敦煌,知道他们要进罗布泊寻找彭加木时,才抢在他们前面下手,运走干尸。因为探险队员曾穿着印有“寻找彭加木”字样的衣服在敦煌街头行走。但记者还未对此说法向敦煌有关方面求证。

  据领队老唐介绍,他在今年以前就知道了发现干尸的消息。而此行有中科院新疆分院的领导加盟,也是和此因有关。

  傅春利详细披露测量数据 更多细节愈发扑朔迷离

  傅春利得知干尸被运回敦煌博物馆时,第一时间赶到了那里。

  “当时我向上级汇报了情况,并拿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路甬祥的亲笔传真件,并请中科院办公室主任亲自向敦煌博物馆打了电话才进去看到了干尸。”傅春利告诉记者,“单凭我的工作证还进不去。”傅春利的职务是中科院新疆分院党组书记。

  路甬祥的传真件特别注明:认真查证、妥善安置。

  “当时他们还问我,我怎么拿的是传真件?路院长在北京,我怎么可能那么快飞到北京拿原件?我还是在敦煌一家宾馆里借的传真机”!

  傅春利见到干尸时,发现干尸是被红布条绑着的。“除了中央电视台外,我是第二个看到干尸的人。是我亲自动手打开红布条进行了测量。”傅春利说。

  “当时,干尸的身体呈V字形,我从身体左侧量,脚后跟到胯骨的长度是80厘米,从胯骨到头顶长73厘米,加起来是153厘米。如果按躺着讲,从头顶到脚后跟的高度应该是148厘米。干尸头部下颌到头顶是21厘米,颧骨间宽12厘米。”傅春利说这串数字时没有拿书面材料,却十分清晰而流利。

  “这和彭加木的身高不符!”傅春利说。

  那么北京专家测量的干尸身高为什么称在170厘米以上呢?

  “这具干尸如果从脚尖测量的话可能有170厘米左右,但按照考古学来讲,测量尸体身高应该是从脚后跟开始测。北京专家怎么可能犯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呢?所以我对这个数字不能理解,这才打电话问。”

  令傅春利非常不解的远不止这一点。此时,吴仕广插了一句话更令人震惊:这具干尸发现时,身旁有一根红柳棍和一块矿石。但干尸手脖上却没有彭加木出走时戴的上海牌腕表!

  这一点此前尚未有媒体披露。

  随后,傅春利和吴仕广向记者罗列了更多细节证据!,罗布泊干尸事件似乎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破解悬疑请继续关注泉州网以及《东南早报》明日的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