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治新闻 > 正文

郑州法院“五绝招”掀起“执行风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2:21 第一财经日报

  ●举行债务人清偿大会

  ●刊登构成司法拘留条件的法定代表人名单

  ●将“敦促清偿债务通知书”钉到被执行单位或其法定代表人家门口

  ●建议银行对被执行企业降低贷款资质

    ●通过国家各职能部门建立威慑机制  

  上周末,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下辖的各区(县、市)法院执行局长,首次在公众场所集中开展接待日活动。这一活动背后的严峻形势是:郑州市、县两级法院还有29261起已判案件没有得到执行。

  事实上,今后每周六举行一次的接待日活动,只是郑州市法院系统掀起的“执行风暴”中相对温和的一项措施。该市法院系统为破解“执行难”,甚至在公众媒体上公布被执行者名单和司法拘留名单。名单上,一些行政、司法机关负责人的名字赫然在目。年底前意欲执行完成80%

  郑州市法院系统的“执行风暴”引起了全国关注。《第一财经日报》17日来到郑州市中院采访时,该院工作人员说:“央视《今日说法》节目组刚刚来过。”

  郑州市中院执行局局长杨清泉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我们不避讳公布积压未执行案件的数量,这29216起积案,一部分是行政机关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造成的,执行的难度就在这里。”

  “有一种偏见认为执行影响社会稳定,”杨清泉说,“这是歪论,你欠着人家的钱,你‘稳定’了,人家怎么‘稳定’呢?我们社会的稳定,必须以依法为前提。”

  河南是积压案件较多的省份之一。2003年3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曾公布,全省未执行的积案达61464起,在当时,郑州市、县两级法院的积案就占了1/3。

  今年春节前后,河南省政法系统召开内部会议,统一部署解决全省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郑州市法院系统加大工作力度,力求从速解决执行难问题。

  郑州市中院宣传教育处提供的材料显示,针对29261起积案,郑州市法院系统计划在今年6月底以前执结40%,9月底以前执结60%,年底前执结80%。

  自3月6日“执行风暴”开始以来,郑州市法院系统已经执行完毕956件(截至上周末的统计数据),执行金额1.3224亿元。

  “按照现在的速度,是可以完成任务的。”杨清泉说,他手里有五项绝招——“先礼后兵”和佯拘官员

  第一招,举行债务人清偿大会,对债务人进行宣传教育,动员其履行法律义务,积极清偿债务。“这一招叫‘先礼后兵’,我们给债务人一个月的时间,如果逾期不偿债,就采取进一步措施。”杨清泉说。

  这第一招取得了初步效果。3月,郑州市法院系统共执结各类案件595件,拘留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91名,强制传唤被执行人91名,查封、扣押、冻结、扣划了一大批被执行人的现金、存款、动产和不动产,有力地震慑了被执行人。

  作为接下来的第二招,郑州市中院展开了强大的媒体攻势。本月5日起,该院连续在当地主要报纸上公布了91户没有任何清偿举动的被执行者名单,此外,还刊登了一份已构成司法拘留条件的33名法定代表人名单。

  在这个构成司法拘留条件者名单上,竟然有荥阳市(郑州下辖县级市)刘河镇镇长、新郑市(郑州下辖县级市)司法局局长、中原区卫生局局长、中原区交通局局长等行政、司法机关负责人名字。这顿时在郑州掀起轩然大波。

  “名单出来后,我的一个老部下——新郑市司法局的一名正科级调研员来向我求情。我明确说:‘要么你们还钱,要么我这个局长完不成执结案件的任务被撤职。你们掂量吧。”结果,新郑市司法局几天内就清偿了债务。

  据杨清泉介绍,荥阳市刘河镇镇政府欠款53万元,构成司法拘留条件者名单公布翌日,刘河镇镇政府有关人员就拿着30多万元现金赶来,提出“先还一部分”,被杨清泉严词拒绝:“要清偿就一次清完。”刘河镇镇政府只得照办。“这个拘留名单的震慑作用很大。中原区卫生局以前有一次欠账区区2万元,都没法执行,这次欠款有70多万元,很快清偿了。”杨清泉说。

  杨清泉补充说:“我们的媒体攻势是不惜血本的。这些被执行者名单和拘留名单都是整版整版花钱刊登的。”钉“告示牌”和限制出境

  第三招,郑州市法院系统推出了别具一格的“敦促债务人清偿债务通知书”。

  杨清泉说到这儿,做了一个展臂的姿势:“这种通知书可是有这么大啊!其实那就是一个告示牌,上面清楚地写明了执行申请人、被执行的款项等,然后钉到被执行单位的办公室门口,或其法定代表人家门口。人都是要脸面的,这样步步紧逼,非常奏效。”

  杨清泉举例说,由于郑州市财政局下属的财务开发公司逾期未还债,这种通知书甚至钉到了郑州市财政局大门口,“结果财政局局长亲自过问,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

  第四招,对所有被执行者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进行财产保全。“这属于常规做法,但我们加大了力度,我们还建议银行对被执行企业降低贷款资质。”杨清泉说。

  第五招,通过国家各职能部门建立威慑机制,“比如被执行人不能出境,”杨清泉说,“有一个笑话:河南省纺织工业管理局(原河南省纺织工业厅)的一个副局长曾经担任过郑州市某国有纺织企业的厂长,他调到纺织工业管理局后,那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没有变更。最近他要去美国看望亲属,结果在国家出入境管理局那儿被‘卡’住了。”

  对于郑州市法院系统的此次“执行风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一位人士这样评价:“郑州是全国的交通、物流枢纽之一,是商品流通的重镇。法院系统加大

执行力度,解决长年积压的案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环境。这也许就是这场‘执行风暴’的政治动因。”(本报记者石玉发自郑州)

  相关专题:法治新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