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总局局长:当好官别污染 治理污染要有勇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2:53 新京报 | |
4月17日,出行的人们走出家门,户外到处是沙尘,北京遭遇下沙天。陈杰 摄 来源新京报 3月11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招待会。图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回答法国观点周刊记者提问。新华网 姚勇 摄 ■访谈动机 好大一场风沙,北京深受其苦。 不止北京,从西向东,这风沙还横扫新、内蒙古、甘、陕、晋、冀。 风沙再次掀起人们对中国环保问题的关注。 风沙迟早会停,严峻的环境形势却催逼我们不能停止思考和质疑:为什么我们许多经济发展的指标能完成甚至超额,环保的指标却25年从未完全达到?通过牺牲环境来换取GDP景观的发展模式,该如何改变?环保法规为什么缺少操作性?官员们今后再忽视环保将受到什么惩罚? 且听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说。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前天在北京漫天浮尘中召开。沙尘牵动了温家宝总理的心,他在会上要求履新4个多月的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放开来抓”。肩负重托的周生贤局长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环保将进行历史性转变,不会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将扭转滞后的、补救的、被动的形势。 压力 平均两天一起突发环境事件 松花江水污染以来,环境突发事件平均两天就一起。近年来,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 新京报:您上任4个多月了,请您分析一下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 周生贤(以下简称周):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环保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但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压力持续增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矛盾突出,协调经济与环境关系的难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性与环境治理长期性的矛盾突出,环境问题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去年全国发生环境污染纠纷5.1万起。自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以来,全国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有76起,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 新京报:这对于新上任的您,是不是感觉压力倍增呢? 周:是啊。举个例子,我以前在国家林业局,晚上12点以后一般很少接到电话。我刚到环保局,一晚上要接三四个电话。 出路 环保和GDP同等重要 要扭转补救的、消极的、被动的形势。大家等死不如战死,没有退路的。更何况还没有到“死”的程度。总理提出的三个转变,使得环保站到新起点,和经济工作并重。 新京报:严峻的形势是不是要求中国的环保有所转变? 周:是的。如果环境保护继续被动适应经济增长,这种状况将难以遏制。我在全国各省区市环保局长会上说,环保要由滞后的、补救的、消极的、被动的形势,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源头的、以预防为主的。这就要让新世纪的环保人换个活法。大家等死不如战死,没有退路的。更何况还没有到“死”的程度。 新京报:温总理在今年环保大会上提出“环保要实现三个转变”,具体指什么? 周: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 新京报:以往我们是经济发展优先,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这个转变是不是把环保提高到与经济同等的地位? 周:是。它从指导思想上把环保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使得环保工作站到一个新起点,和经济工作一样。想想看,以往我们有多少个部门在搞经济,有多少个部门在搞环保。这个转变的重要性可不是一般的! 新京报:那么保护环境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吗?怎么处理这两个看似比较矛盾的方面? 周:经济发展解决的是人们生活水平问题,环境保护是解决生存问题。我们不可能用不发展的方式来消极地保护环境,但是发展要以环境作为代价,造就的繁荣那是推迟的灾难,是虚弱的,总有一天会受到惩罚。所以要把加强环保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中减少污染。 新京报:要实现这些转变,环保部门的工作更重了吧? 周:“三个转变”一旦提出,就把环保工作推到了最前面,有干不完的工作。全国环保大会上,总理作完报告,语重心长地握着我的手说:“该讲的都讲了,你们要放开抓啊!”我深刻理解共和国总理的意思,总理对我们环保工作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新京报:那您对中国环保前景是怎么看的? 周:严峻的形势肯定会让环保遭遇很多困难。但可能是我比较乐观,我认为现在的环保,特别是第六次环保大会后的环保,没有人能挡得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而且人们已经意识到再不保护环境,就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对于我们环保工作者来说,不管困难有多大,也要靠着努力和智慧改善中国的环境。 问责 完不成指标不能提拔重用 要想当好一把手,必须好好支持环保。造成了污染,还想进步,那是不可能的。 新京报:在今年两会和这次环保大会上,总理都说过,十五计划中的环保指标并没有完成,您认为没完成的原因是什么? 周:这个问题总理已经指出了,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付出了比较大的环境代价。 新京报:那么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如何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各省市吧? 周:是。“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这两项环保指标要削减10%,这是一个约束性指标,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今年要力争实现削减2%的任务。这个任务要分解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直到市、县。 新京报:完成任务的责任是各级政府吗? 周:是的。落实削减指标任务的主要责任在各级人民政府。今年我们将明确考核要求,指定考核方案,建立社会公布制度。要把各地完成的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没有完成任务的要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正。 新京报:具体哪个省要完成多少指标,已经下发了吗? 周:我们正在研究,将在7月公布。 新京报:如果完不成任务,会如何处理负责官员? 周:我们正在和中组部协调,把这两项削减指标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指标。让那些不重视污染防治工作,没有完成年度任务的领导干部,得不到提拔重用。 新京报:这也牵涉一个环保问责问题。 周:你要想当好官,要想当好一把手,必须好好支持环保工作,别搞污染。如果造成了污染,还想进步,那是不可能的。我们每年至少有三项工作,第一是考核,看你有没有污染;第二是通报;第三是曝光。 今年年初,我们和监察部联合发布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今年要对完成任务好的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任务、环境质量恶化、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追究责任。还要坚决查处一批国家行政机关人员环境违法行为,让那些漠视环境法律法规的领导干部付出应有的代价。 重点 治不好水愧对苍生 新中国成立50多年,老百姓喝不上干净的水,如果延续下去会愧对苍生。 新京报:下一阶段环境治理的重点是什么? 周:污染防治是重中之重,而保障饮水安全又是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 新京报:为什么首先是保障饮水安全? 周:当前我国有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新中国成立50多年,老百姓喝不上干净的水,如果延续下去,会愧对苍生啊!所以必须举全局之力,解决水的问题。这就是新时期环保的主战场。 新京报:目前水环境的现状怎样? 周: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污染,“三河三湖”虽然经过多年治理,但除太湖外,其他流域水质至今没有根本好转,长江、黄河、松花江又相继出现问题。去年发生的环境事故中,97.1%属于污染事故,其中水污染事故占50.6%! 新京报:今年环保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水源? 周:今年我们将对水源保护区内所有的排污单位逐一核查,查找隐患,采取坚决措施予以消除。对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该迁的迁,该关的关,绝不姑息。同时坚决取缔一批危及农民饮水安全的污染企业。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营造“污染水源、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立法 改变环保法规“软”的现状 很多环保法律现在感觉不好用,操作性弱。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新京报:治理水污染,首先需要准确的监测污染,您曾不止一次强调,我国环境监测能力薄弱,需要加强。 周:加强执法的基础就是环境监测,目前环境监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的监测设备和方法往往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环境状况。 新京报:怎么改进? 周:我们正在和发改委衔接《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成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等重点流域国控和省界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基本建成沙尘暴、酸沉降、近岸海域等国家自动监测网络。这将基本掌握占全国污染负荷65%以上、近8000家重点污染源的排污状况。 新京报:加强监测是为了环境执法,这就不能不提到环保法规“软”的问题。 周:《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很多环保法律,都是在以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时代制定的,现在自然会感觉不适应,不好用,所以觉得软,操作性弱。因此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这些法原则上都要改,修改原先的法律法规,还要增加新的法律法规。我们将力争用5到10年的努力,形成覆盖环保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法规标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新京报:另一个问题是环保资金的问题。环保资金列入财政支出这方面,请问有什么进展? 周:可以告诉你,目前“211环境保护”支出科目体系已经正式建立,这标志着环境保护在财政支出中第一次有了“户头”,这是政府环保投入的重大突破。各级环保部门将与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协调,保障环保各项资金的需求。 新京报:最后一个问题,最近有消息说,国家派驻的各大区环保督察办,工作人员独立于地方政府,直接由环保总局委派,目前进展怎样? 周:今年,全国五个督察中心的组建工作将全面启动,五一之后就将实质性开展,分为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五个大区,并初步形成协调和监管能力。跨流域、跨行政区划的环境问题将依靠督察中心来解决。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