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学生虚胖危及国家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4:40 重庆晚报

  又到一年体育中考时,当一个个胖墩墩抑或“豆芽菜”的身影从眼前滑过的时候,操场上又如期出现了为此抱佛脚锻炼的身影。

  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在北京、内蒙古、广东和重庆等14个省(市、区)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进行一次监测并发布公告。2004年的第二次监测结果反映学生体质发展趋势很不乐观。

  超重肥胖学生增多

  对18多万名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进行的监测结果显示,与2002年相比,我国学生在继续“发福”的同时,爆发力、力量等素质也继续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略有提高外,其余各方面素质自2000年以来继续呈下降趋势。

  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重要健康问题。2002年监测结果显示,7—18岁的城乡男、女生肥胖比例全部明显上升。2004年监测结果显示,60%左右的年龄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其中10—12岁城市男生肥胖率已达15.97%。

  学生体质“硬软笨”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一直从事学生体质的研究,他说,现在学生的体质可以用硬、软、笨来概括。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

  与此同时,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小学生三成,初中生六成,高中生接近八成,大学生八成。天津市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地的学生身体素质甚至已经降到20年来的最差水平。

  关系国家整体素质

  学生体质存在的问题看似影响的是个体,实则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首先,中学阶段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下降,为他们未来五六十年的身体状况埋下了不良的伏笔,甚至直接造成现阶段身体的超负荷。近年来,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就是一个例证。

  其次,中学生从升学到工作,竞争压力逐步升级,虽然体力劳动相对减少,但精神压力却远远超出父辈,生理的“亚健康”进而诱发心理的“亚健康”。

  第三,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阶层的竞争力,如果在学生时期的成绩优异者忽视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培育,所带来的后遗症也会让他们力不从心。

  第四,体育运动除了强健体魄之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的学生时期没有形成团结协作的观念,那么在未来国际化和合作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就很难在一个和谐的团队中占据一席之地。

  据新华社

  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