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宁津"1+3"机制帮2367个农民困难户找解困门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7:33 大众网

  本报宁津讯“县里扶贫的招,好啊。”4月5日,宁津县杜集镇河李村贫困户李尚芹,见帮扶自己的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翟涛带着两袋化肥和科普手册第6次登门时由衷地说。立足于落实“两个务必”,转变干部作风,关心群众生活,该县求真务实推出三项创新举措,惠及了包括李尚芹在内的全县老百姓。

  该县去年上半年经大面积摸底,发现城乡12.6万户中有2588个特困户。

  怎样让他们尽快摆脱困境?县里分析论证达成共识:结合干部作风建设,让有责任感的机关党员干部进家入户,制定扶持措施,并借助其他力量合力解决这一问题。去年8月,按一户一人选定了帮扶的县乡机关党员,投入运作“1+3”扶贫新机制。“1”即帮扶由1人具体负责,“3”就是责任人所在单位、政府、社会3股力量做后盾。这个机制奖罚分明、多方联动、标本兼治,帮扶期一定3年,近期目标是救急,远期目标是脱困。到目前,这一机制已使2367个困难户找到了解困门路。

  推行农村“特派员”制度,是该县解决乡镇干部“有岗位无责任、在一线不作战、离村庄近离群众心远”现象的领导方法创新。去年9月,他们向全县856个村每村选派了1名乡镇干部,要求一住3年,年住村不少于6个月。明确其要当好村支部建设指导员、村委会工作协理员、村情民意调研员、农民致富服务员等“八大员”。对其实行双岗双责管理:原岗位、分工不变,包村单独考核且与升降去留挂钩。此举使干部服务位置前移,服务内容延伸。在7个月内,这些“特派员”累计帮助排解各类矛盾纠纷7100件,办实事6400件。

  为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该县提出“做大做强产业就是抓工业、抓增收”的思路,大力发展促工带农、工农兼顾的“双栖产业”。有“中国桌椅之乡”称号的宁津县,桌椅制造成为兴工强农的大产业,12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4万多农民参与其中。围绕这一强势产业,全县培植起木材、畜牧等6大产业,培育起30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龙头,建起年交易额50亿元的6大农产品市场,创出4个知名品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