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皖苏学者为《茉莉花》“产地”舌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7:56 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本报讯(马顺龙朱礼文)本报3月23日独家报道《凤阳籍明史学家夏玉润:民歌茉莉花源自“凤阳花鼓”》后,引起音乐界和史学界的高度关注,江苏方面多位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茉莉花》属于江苏民歌。

  关于民歌《茉莉花》的“原产地”,目前在江苏省南京、扬州之间争论不休,仪征、苏州、盐城亦加入这一行列。昨日,中国明史学会会员、滁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玉
润再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他认真而细致的考证,把源于我省凤阳的民歌《鲜花调》改编而成的《茉莉花》定为江苏民歌,证据不足。

  其一:有学者称,1942年,新四军战士何仿在江苏六合采风时,记录了一首当地民间艺人演唱的《鲜花调》。1957年,已在南京前线歌舞团工作的何仿,将此改编成民歌《茉莉花》,参加全国汇演。在媒体的运作下,《茉莉花》首次贴上“江苏民歌”标签。然而,《鲜花调》早在清末就唱遍全国,例如山东省也有《鲜花调》,假设当时由山东前卫歌舞团演出,今日岂不成了山东民歌?他认为,最先“注册”与它的原产地,是两码事。

  其二:有文章说,据已故音乐史学家章鸣考证,“清代的《鲜花调》是明代已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基础上的发展”。据他考证,《鲜花调》之名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

  其三:有学者称,扬州清曲中有《鲜花调》,夏玉润认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据中国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间歌曲等集成记载,全国各地到处都有《鲜花调》,如何证明《鲜花调》最早出现于扬州清曲中?目前,支撑这一观点的证据不足。

  其四:有学者认为,1934年上海蓓开唱片公司录制的黄秀花演唱的《鲜花调》,是最早的音像资料,足可证明它是扬州民歌。其实,它是扬剧《打花鼓》中的唱段,扬剧最初就称“花鼓戏”。在此之前,卢翠兰、荀慧生、潘雪艳、华慧麟、周五宝等著名京剧演员,均演唱了《打花鼓》中的《鲜花调》,亦有当时上海录制的唱片。

  还有人说,“《鲜花调》来自民歌《双叠翠》,400多年前已经在扬州大地上广为传唱”。然而,《双叠翠》最早见于明嘉靖年间刘效祖《词脔》一书,刘为山东籍人,后居北京,《双叠翠》最初应为北方民歌。

  其五:有人依据1960年南京市工人业余艺术学校汇编的《曲调选》,证明《茉莉花》的前身《鲜花调》在南京白局曲调中原名《闻鲜花》(释其意为“闻”了几种花)。而据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江明教授考证,《鲜花调》又有《文鲜花》(演唱张生戏莺莺的故事)、《武鲜花》(演唱武松杀嫂的故事)之称谓,亦流传于上海。因此不是南京的专利。

  还有人依据朱元璋、徐达在莫愁湖畔“胜棋楼”下棋的故事,衍生出《鲜花调》。夏玉润据此认为,朱元璋、徐达均为凤阳人,唱的戏更有可能是安徽的“花鼓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