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盐碱地治理谁来帮我圆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9:10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李田 杨欣

  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王连敏博士评价刘刚是个人改造盐碱地成功第一人,扩大种植面积是当务之急,希望有关部门支持推广刘刚的技术。

  

盐碱地治理谁来帮我圆梦?

  刘刚的稻田里,去年留下的稻茬粗壮、浓密。

  

盐碱地治理谁来帮我圆梦?

  掂着自己改造过的盐碱地上收成的玉米,刘刚欣慰地笑。

  

盐碱地治理谁来帮我圆梦?

  为把治理盐碱地的事业做大,刘刚说可以把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做投资。

  

盐碱地治理谁来帮我圆梦?

  远处还有大片的盐碱地,刘刚觉得那是自己一生奋斗的方向。

  ■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王连敏博士评价刘刚是个人改造盐碱地成功第一人,扩大种植面积是当务之急,希望有关部门出面支持,推广刘刚的技术。

  ■刘刚也热盼着有关部门给予支持,他愿意把技术和经验传授给生活在盐碱地的人们。

  肇东种粮大户刘刚用十年时间,投资百万,让600亩盐碱地创下亩产千斤奇迹的惊人之举,2003年12月,本报曾经以《征服盐碱地》为题报道过。日前,记者去肇东采访,决定再拜访一下这个能人。然而,一见面,这个不到40岁的汉子,竟是满脸阴云———

  十年扑在盐碱滩今朝没地犯了难

  刘刚,肇东昌五镇农民。在他家的小二楼里,刘刚先给记者看了一张碟。这是中央电视台此前采访他后播出的节目,题目叫做《散尽百万不后悔》,讲述了刘刚征服盐碱地的前前后后。

  10年前,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开过酒坊,经营过粮店,搞过运输,年纪轻轻就拥有了百万资产。那一年,他去肇州县兴城镇探亲,目睹了生活在盐碱地上农民的贫穷和落后:村里没有像样的房子,许多百姓背井离乡。当时,连片的盐碱地造成周边的低产田也日渐碱化。刘刚当即拿出12万元承包了双井村的600亩盐碱地,租期十年。

  第一年他投了20万元,白扔;第二年也如此。第三年,土地变黑了,庄稼也长了出来,可一场大水,投入的百万资金又泡了汤,此时他兜里只有5元钱了。他没有灰心,1999年刘刚终于迎来了春天,亩产水稻千斤,年收入20万元。2003年,刘刚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说起过去的事,刘刚很兴奋,可说到眼前,他却难开口了。“这不,我刚从肇州回来,土地能不能续种,我也没把握。”

  原来,刘刚承包的“盐碱地”合同今年到期了,在刘刚的眼里,这600亩地更像他的孩子,因为这些年他倾注的太多太多。今年,当村里收回200多亩时,他有些舍不得。

  投入百万得经验不能推广心不甘

  其实,让刘刚最难受的还不是因为即将种不上那600亩地,是他改造盐碱地的方法不被人相信。

  “盐碱卤水硝,谁种谁糟糕。”刘刚到底用的是什么方法,在盐碱地上种出了庄稼呢?

  老实巴交的刘刚跟记者说了很多,总结一下他这些年的经验,可以概括得到这样一个改造盐碱地的方法:首先放水洗地,秸秆还田,深翻地软化土壤,施用农家肥。其次,用部分硫酸中和碱,并辅以稻田养鱼养鸭,泛活水土。这样的方法,是一个农民用了十年的时间,投入百万元的自我积累。

  多年来,一直关注刘刚改造盐碱地一事的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王连敏博士曾这样评价:“刘刚的这个土办法是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可以说他是个人改造盐碱地成功的第一人,他能成功,全凭一股子韧劲儿。”

  近日,王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重复了上述观点。王博士说,刘刚的成功,主要是他肯于投入,有事业心。对于如何推广刘刚的技术,王博士认为,扩大种植面积是当务之急。同时,他也为刘刚没有地可种而着急。他希望有关部门出面支持刘刚,推广他的技术。

  当然,去年也有人看中刘刚的技术,提出投资1000万帮助刘刚改造盐碱地。不过有条件,那就是刘刚的“科技股”只能占到49%。但对方目的不是帮他改造盐碱地,而是有办法弄到贷款什么的。见此情景,刘刚拒绝了。

  没地目标难实现热盼各方携手干

  从肇东昌五出发,驱车不到40分钟,就来到了刘刚在肇州租下的盐碱地。现在的“盐碱地”,已看不到原来的模样,那是经过10年的改造呈现出的一片黝黑肥沃的良田。备耕时节,给刘刚干活的农民正忙着往地里送农家肥。记者看到,刘刚的稻田地里,去年留下的稻茬粗壮,浓密。而一埂之隔,则是白花花的盐碱地。

  刘刚的目标是一生改造20万亩盐碱地,他还设想着将来自己要搞一个改造盐碱地的研究所,让更多的人学会治碱,让贫穷的人们早日走出困境。

  这些年,到他这里参观学习的人很多,全省各地都有。他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可是他十年的成果没有经过整理,只是他的体会和经验,讲给那些农民,他们也很难理解,使用效果难以预料。

  了解他的人知道,刘刚这些年治碱,完全可以说是个人行为,没有一分的贷款,也没有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或许是刘刚这些年一直单干,而不能扩大的结果。刘刚说,到目前还有许多农民认为盐碱地不可能变成良田。由于没有这方面的书籍,刘刚感觉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多年来,刘刚结交了许多治碱专家,他们给了他一些建议。刘刚酝酿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

  当他了解到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盐碱地时,他浑身充满了力量,也深感废弃了可惜。刘刚热盼着有关部门给予支持,他愿意把技术和经验传授给生活在盐碱地的人们,大家一起来改造盐碱地,他认为这是一个造福子孙的好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