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口号中的时代烙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11:03 温州都市报

  

口号中的时代烙印

  1975年市区涨桥头的红日亭上刻有“毛主席万岁”的字样。孙守庄摄

  

口号中的时代烙印

  连松台山上的石头也被刻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请拍摄者告知名字、联系方式,以便寄稿酬)

  岁月像一条河,河里漂动着各具时代特色的口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各种阶段性的口号代表着那个年代的热点和特色,但会令置身于其外的现代人困惑———全民性的“经济大跃进”、全民性的“文化大革命”、“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割资本主义尾巴”、“社”“资”之争,直至邓小平南方谈话,人们才敢大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真正放开步子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着时代烙印的口号,如今回过头来看,可以发现当时人们对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选择。近乎滑稽的“大跃进”口号

  50年前,整个温州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口号中,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和城市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公私合营,一心一意搞建设,铆足干劲要彻底改造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那个年代,一个“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激荡着很多人的心胸。但欲速则不达,不久全国出现了“大跃进”,一句句豪言壮语成为响亮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三年赶英,五年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干活”等口号标语漫天飞舞。高产卫星也接连不断,“苦干一百天,种出万斤田”、“没有万斤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在这些盲目思想的驱动下,中国社会掀起了一阵阵“拔白旗、插红旗、放卫星、夺高产”的热潮,不仅仅是工业放卫星,农业放卫星,而且是行行放卫星、处处放卫星、层层放卫星,连文艺界也成立了放卫星指挥部,提出了“人人是诗人,个个当画家”的口号,墙头诗,枪杆诗,农民画,诗配画贴满大街小巷。一时之间,“粮食堆上白云间,对着太阳点根烟”,“花生壳大得像只船,上面站满众社员”之类的打油诗句层出不穷。更荒唐的是,有人一夜编写10个剧本,有人10多天就赶出一部长篇。诸多“卫星”中,最要命的是放粮食卫星,由于粮食高产纪录一次次被突破,征粮任务层层加重,大吃大喝、糟蹋粮食,带来的就是后来全国性大饥荒的可悲后果。

  平阳退休老干部老叶回忆说,那时农村劳力抽调去大炼钢铁,田荒了没人种,食堂无米下锅,大家只得饿肚皮,当时他在农村当公社书记,亲眼看见村里饿死了人。春耕时,农民饿着肚皮去插秧,插着插着,双眼发黑,就栽倒在水田里,发现时人已断了气。假大空口号把共产主义简单化、庸俗化,说什么“粮食供应食堂化、肚皮再大也不怕”。错误地认为公共食堂吃饭不用钱,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平阳老农民池昌林说,那个年代,不管劳动好坏都一样,吃饱喝足,出工一窝蜂,干活大呼隆。幸亏公共食堂很快就解散了,不然,还要饿死不少人,和河南、四川、安徽、山东等地比,温州的灾情算是最小的。“文革”时期的政治味口号

  老文艺工作者吴先生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热潮,当年他在部队时,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是打开“红宝书”,背诵毛主席著作“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还要对着毛主席画像进行“早请示,晚汇报”,“天天读”雷打不动,还有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据说那时有个农村老太太叫顾阿桃,大字不识一个,背起“老三篇”却一字不差,当然算个全国学毛选的标兵人物。

  上年纪的人记忆犹新的是,“文革”期间,每当毛主席发表最新最高指示,千家万户倾城而出,扛着毛主席巨幅画像,敲锣打鼓,高喊口号,通宵达旦举行大游行。

  有趣的是,当时人们在商场购物或到车站买票,开口务必先念一段毛主席语录,如“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对方即口回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不来段语录,可能会遭到不理不睬的冷遇。

  那时候,林彪提出了突出政治的口号,“突出政治、一通百通、冲击政治、一冲百空”,“牢牢掌握政治大方向,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突出政治,无往而不胜”。以致全社会出现了“语录不离手,毛主席万岁不离口”的荒唐现象,当时甚至有人还提出“宁愿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宝”的口号,导致国民经济几近崩溃。带点盲目的“不怕死”口号

  除了政治口号,还有不少令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的“不怕死”口号,如“大干苦干拼命干、不达目的死不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上刀山,闯火海,惊涛骇浪脚下踩”、“小车不倒只管推,累死累活也心甘,披荆斩棘永向前,洒尽热血献青春”、“拥有精神原子弹,千险万险只等闲”、“天不怕、地不怕、哪里艰苦哪安家”……

  有识之士指出,这些口号掷地有声,气吞山河,在革命战争年代,激励着人民英勇杀敌,为国捐躯。但在和平建设时期,过分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光凭意气用事,缺乏冷静的科学态度,违背客观规律,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牺牲。

  市海洋与渔业局转业军人老李说,当年在部队服役时,每当遇到抗洪抢险,子弟兵一马当先,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夺取胜利”的口号,一个个奋不顾身跳进了激流中,手挽手用身体筑起拦洪坝,堵住了缺口,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谱写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赞歌。这种英雄行为当然无可非议,但也暴露出冒险蛮干,造成了人员伤亡。最典型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次台风登陆时,一批在广州某军垦农场锻炼的大学生到抗台第一线筑坝抗洪,以至数百名年轻生命被惊涛骇浪吞没,这也是血的教训。如今党与政府以人为本,每当台风来临,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时组织人员撤退疏散,这也是时代进步,思想观念转变的结果。

  上个世纪6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习解放军”一片口号声中,人们常常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挂在嘴边,尤其是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最艰苦的北大荒、新疆、内蒙古、宁夏去插队落户,说是“做一个小小螺丝钉,哪里需要往哪拧”,“愿为革命当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当时,插队安徽黄山的十几位女知青为扑救山火,奋不顾身地与烈焰搏斗,献出了青春;东北有位知青为抢救一根电线杆,被洪水卷走……这些英雄事例举不胜举,壮烈中也包涵着悲哀。那种年代,珍惜生命者往往被视为“贪生怕死”,一些无谓的牺牲也为了“死得比泰山还重”,白白地丧失了性命。务实求真的新时期口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从历史的教训中体会到:空谈误国误事。政治口号声浪逐渐消退。党和国家领导人务实求真,努力倡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今社会再也不会随意提新口号,而常见的口号,诸如“分流下岗靠自己,不找市长找市场”、“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今日的质量,明日的市场”、“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全是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大量劳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以专业市场为依托,造就了温州一个最具影响力的词组———“温州模式”。

  此外随着社会的演变,一些宣传了几十年的政治口号,进行了理性的反思和过滤,同样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合作化时期提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口号,如今演化为“只有小河有水,大河才能满”,当年“移山填海,斗天战地向大自然宣战”,现已改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还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口号也已经淡出,随着法制观念的增强,调整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口号,这个表达人们思想意识的语言方式,显示出各个时期的文化特色,也深深地留下每个时期的烙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