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知青与咖啡豆的酸辣苦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00:27 重庆晚报

  

重庆知青与咖啡豆的酸辣苦甜(图)

  刘新民和他的咖啡豆

  

重庆知青与咖啡豆的酸辣苦甜(图)

  苏明凤在采摘咖啡豆

  

重庆知青与咖啡豆的酸辣苦甜(图)

  咖啡豆丰收在望

  故事导读

  刘新民、苏明凤,生于1954年3月,重庆南岸区道角81中学生。1971年3月赴云南当知青,在西双版纳东风农场7分场3队种橡胶,后两人恋爱结婚。1979年返回重庆,在国企当工人。

  2006年4月,记者在云南景洪市见到两人,他们已是西双版纳绿友种植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了。他们拥有山地2000多亩,其中种植哥伦比亚“卡迪姆”优质小粒咖啡800多亩。今年采收的咖啡豆,供不应求。

  酸:往事,酸酸的

  4月16日下午,刘新民夫妇用他们“开烂了”的北京吉普载着记者,穿行于西双版纳普文镇山间的橡胶林地。机耕道凹凸不平,很颠簸。刘新民说起回城的日子,话语缓慢艰涩,“回城时两口子都端‘铁饭碗’,生活稳定,但内心就是稳不下来。”他也说不清楚焦虑为什么,也许那一代人失去的太多,小学没毕业就遇“文革”停课,初中没毕业就遇“上山下乡”……支边青年这个群体,回城后就像一颗颗随风飘散的沙粒,面对自己出生的城市,反而生疏了,隔膜了,“要说那时候没得危机感,才是假话。”

  苏明凤说,回城好多年了,晚上经常做的梦,还是版纳的农场,还是橡胶林……那时候生活那么苦,“盐巴汤”泡饭吃了那么多,想起来酸酸的,但就是爱去想。她还回忆起连队那个失踪的上海女知青,还有谈恋爱被“捉奸”、投水塘死掉的重庆女同学,说起她坟头上的草……

  眼前,他们夫妇的咖啡林就种植在当年的红土地上,土还是那么红,天还是那么蓝。“也许红土和我们流的汗都是酸性的吧?所以一说起过去,心里很酸涩,但回味却甜甜的……所以喜欢‘扭到’找那种感觉!”她笑着擦擦眼里的泪水。

  辣:先下海,后上山

  1985年5月,对企业不死不活的现状不满足,夫妇俩先后离职。他们摆过地摊,开过餐馆,也有过到海南“淘金”受骗、血本无归的经历。1993年,他们又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做物流生意竟也积攒了上百万元的资产,但很快对生意场上那一套厌倦了。

  刘新民说,有了钱,心里反而有很多困惑。“钱,你找得了多少?又能享用好多?人活着其实就是种感觉……”他说赚钱多那段时间,自己像被一个巨大的铁滚推着滚动,身不由己,心里反而更空虚,日复一日的人际关系往来,尔虞我诈,并无快乐可言,伴随着青春逝去,身体也感觉越来越缺乏活力……生活中真实情感交流的惬意已很难找到了。

  1996年10月,夫妻俩回版纳旧地重游,红土地又唤起他们投资生态农业的念头。在极度兴奋中,他们了解到在北回归线上种植的小粒咖啡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可观等信息,又通过当地政府和农场的关系,投资买下1100多亩等待恢复植被的荒地,办起了自己的咖啡种植园。夫妇俩告诉记者,对当初投资的风险,他们有心理准备。因为这次上山与当年支边有很大不同:当年有知青群体,又有国营农场体制保障,而现在是单家独户,没有国家的投资,一切风险自担。但他们并没胆怯,一是从少年到中年,夫妻俩已经历了很多很多,对人生的不测敢于面对。更重要的是,他们对那片红土并不陌生,“有8年的支边生活垫底,我们还怕什么?”刘新民说,吃惯了重庆的朝天椒,又嚼过版纳的小米辣,再重的担子,我们都扛得起!

  苦:经寒冻,待“翻梢”

  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底,正当鲜红的咖啡豆坠满枝头,采摘指日可待时,一场罕见的寒冻天气袭来。当年12月20日清晨,夫妻俩来到山顶,眼前的情景让他们心寒:一夜之间,翠绿的咖啡树叶全部枯黄,有的树干已经发黑坏死;原来枝头的红色咖啡豆全成了褐色干枯的死果。眼见两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两人不禁抱头痛哭……“那时候才晓得啥叫绝望啊!”刘新民说起当时接踵而来的艰难,仍刻骨铭心:上百万的投资泡了汤,银行的贷款还有一半无法偿还,52户职工等着领工资……据了解,当年那场50年不遇的寒冻天气,使云南的咖啡种植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当时一同受灾的咖啡种植园主,大部分都倒闭、破产,纷纷放弃、躲避了。

  刘新民、苏明凤本也可以一走了之,城里还有他们的部分产业,可供他们衣食无忧地生活。但他们不甘心,不相信老天会那么不公平。好多天,夫妻俩清晨就来到山上,望着满山枯黄的咖啡树,就像看着自己患重病的孩子,夫妻俩发誓: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救活它们!

  他们回城了。但令种植园的职工意外的是,他们的老板并没有从此消失,而是很快又回到林地,带回的是卖掉他们重庆两套商品房和小汽车的款项。用这些钱,留下来的职工领到了生活费,救治树木的药品和其他基本费用也得到了解决。刘新民告诉记者,他的职工都是来自云南墨江、昭通、思茅贫困山区的村民,很能吃苦。看见老板没有向灾难低头,所有的职工都愿意跟着老板从头做起。于是,在热带作物专家现场指导下,刘新民和职工每天上山修复病树,重新补种……整整一年的辛勤劳作,所有受害的树木终于抽枝发芽,在2000年的春天,咖啡树又挂满了诱人的果实……

  甜:苦中来,慢慢品

  北京吉普颠簸在崎岖的山道上……“生活啊,有时候你刚刚看到希望,危机又悄悄来临。”刘新民说,2001年底,他的咖啡长得最好的时候,国际咖啡市场的价格却急剧下滑,由原来的每公斤24元降到5、6元。这令当年云南省的40多万亩咖啡园,仅剩20余万亩还在惨淡经营。这次刘新民夫妇没有惊慌,而是再回重庆变卖家产,并将准备送女儿出国留学的钱,也投入到维持再生产中……2002年的除夕,夫妻俩杀了两头猪,请留下来的职工一起过年。之前,他们还挨家挨户给职工们送米……120多名职工和他们一起默默守护在咖啡林地。

  老天没有让他们在低谷中等待太久。2004年底,国际咖啡市场价格回升,夫妻俩终于迎来种植园的第一道曙光。据他们初步统计,当年的咖啡鲜果产值应在200万元以上。到2005年初销售下来,结果比预想的更好。公司除还清所有债务,补发了员工的工资外,还投入电力设施、仓库、晒场、生态养猪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咖啡林也扩大了种植规模。这一年,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的女儿,先后受聘来到云南昆明师范大学、思茅师范学校艺术系任教。孩子在彩云之南的红土地上不断汲取艺术营养,创作了不少获奖作品。刘新民把重庆的岳母也接到咖啡园共同生活。

  如今,26万多株高产咖啡树迎着阳光又开始了新一轮抽条。刘新民也在筹划着建立自己的咖啡生态旅游系统……苏明凤告诉他,“什么都依你,只是有一条:不忙盖别墅!”

  记者黄家骢/文刘露/图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