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宁市大通县“文化中心户”温暖了老人的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08:0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去年4月份,中共大通县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公室为全县民间有影响的21户农家授予“文化中心户”,并为每户赠送了书柜、报架;赠阅了《青海日报》、《西海农民报》等报刊,文化中心户日益活跃,热情高涨,以户带户,又涌现出许多新的文化户,文化产业正在形成。在文化中心户的带动下,有的乡村出现了“农家乐园”,有的剪纸和绣花能手为创建文化中心户加工创作。如村民陈玉兰刺绣牡丹、莲花、石榴、金鱼、人物等寻找机会参展,争取文化中心户授名。特别是曲艺爱好者发展迅速,提高很快。

  文化中心户张国林授名以后,以大通县老年人协会会员的声誉,发展爱好曲艺会员43人,申报老协批准,自发地成立了“大通县老年人协会夕阳红曲艺队”,会员自费在县城双桥怡园的中心地区盖起了宽4米,长6米的曲艺戏棚,购置了家具灶具等物,开始学习自编健康文明的曲艺节目,当年共演120多场,并被庙会、村庄邀请演出15次,现已有演员31人,其中能弹能唱的23人,音乐爱好者12人,曲艺人员16人,舞蹈人员24人,曾被省电台录音一次,县电视台播出一次。有关录音公司录音—次,。又如文化中心户魏鸿俊在村支书路元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21名曲艺爱好者坚持学习,这些老人已成曲艺行家,曾在庄堡上义务演唱多次,活跃了农村文化,受到了群众的好评。退休干部白兆珍为了创建文化中心户,在曲艺老人赵明录的支持下,白费在园林路修起了灶房,利用三间闲房,购置了桌凳,自发成立了“老年人曲艺活动室”。退休老人和各乡镇的曲艺老人在这里弹唱作乐,活跃了民间文化生活。

  自该县授名文化中心户后的一年时间中,他们还学习报纸上的有关文章, 自编了《青海情》、 《八荣八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政策实话好》、 《幸福全靠党恩宽》等戏曲,深受群众喜爱。 (作者 苏文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