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峡移民佳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09:01 解放日报

  昨天,由中宣部、国务院三峡办和重庆市委共同组织的“三峡移民精神报告团”在沪举行报告会。报告团成员共8人,由三峡移民代表、三峡移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外迁移民安置地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三峡移民故事。

  报告会持续近两小时,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内,情意浓浓,不少听讲的市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三奶奶搬家

  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党委副书记彭晓蓉,一毕业就接手了当地的移民工作,总共6年,亲眼看着数以万计的家乡人搬家到了远方。其中哪个最难忘?三奶奶。

  三奶奶18岁嫁到重庆大昌镇,整整77年,三奶奶的一双“尖尖脚”,从没离开过那里,每天看着大宁河从城墙边的黄桷树下流过。95岁了,头发全白了,却要走了。这第一次走,就要去几千里以外的广东。老人家想不出几千里是多远,只是听说国家要在三峡修大工程,整个大昌都要被淹掉,大家都得搬走,干部家先带头。

  老人的孙子马正伦,就是镇里的干部。难怪那段时间,他常在老人跟前欲言又止。三奶奶觉得自己老骨头能有几两重?搬不搬的,对国家的大事情能有什么影响?她不知道,自己这把弱不禁风的老骨头,还真对全镇的外迁移民工作举足轻重。马正伦清楚:自家不带头,怎么去给别人做工作,怎么完成全镇的外迁任务?可孙子也清楚:奶奶九十多了,整个人都融在这镇子里,把她“拔”出来,搬走,再到几千里外找个地方“种”下,山高水长,有多难!

  江水在涨,大昌搬迁的日子也在逼近,可老人和孙子之间谁都不提这事。一天,全家正吃着饭,三奶奶突然说话了:“我们家什么时候搬啦?”孙子愣了一下,老人叹口气,“搬吧!大家的事,不能为我一个老太婆受耽搁。唉,一辈子呆在大昌,这把年纪了,出趟远门看看,也好。”望着奶奶发潮的眼圈,孙子“扑通”跪了下去,哭得像个孩子。

  三奶奶是三峡库区百万移民中的一个。一百万,哪一个不是一砖一瓦盖起房屋,一锹土一瓢水种活果树,都是普通人,多少年来勤勤恳恳地过日子;可他们,又有哪一个不是在三峡工程的关键时刻,一声不吭地打好行李,把家园抛在了身后?

  小移民“认舅舅”

  周小勇是江西省靖安县老区建设移民办公室的副主任,他说自己没干移民工作前,从来就不相信陌生人能变成一家人,可在靖安县的红岗林场,还真让他碰上了一回。

  红岗林场场长张希贵是个豪爽热情的中年汉子,他听说迁到场子里来的移民中有个“新妈妈”,刚在搬迁轮船上生了个儿子。老张担心,移民们的行李还没有安置妥当,产妇在新家休息不好,就和妻子商量,把产妇接到自己家里坐月子。妻子有些顾虑:按乡风乡俗,自己的家让别人坐月子,那可是要倒霉的。老张手一挥:帮助移民是大事,哪管什么旧风俗。妻子也是个明白人,立即把产妇接了过来,还把家里最肥的老母鸡杀了,炖好一锅汤。

  即便是照顾自己的孩子,也细心不过如此吧。张希贵夫妇每天变着法给产妇做营养可口的饭菜,还怕她吃不惯江西口味,专门请教附近的重庆人;孩子哭闹,夫妇俩轮流抱着,在屋子里转悠,最长的一次,竟抱了大半夜……孩子的父母热泪盈眶:张大哥,真是外乡遇到了自家人啊。

  这个在移民路上生下的小孩,把张希贵认做了舅舅。“新舅舅”给外甥取了名,吴云靖,为的是纪念从重庆云阳到江西靖安的这次搬迁。

  三峡百万移民,16万外迁到了全国各地的12个省市。这12个安置地,哪一处没有给移民预备好漂漂亮亮的新屋,屋后的好田好土,还有乡里乡亲日常生活里的照顾?异乡,分明也是故乡。

  “小红帽”致富

  熊德国此次头一回随三峡移民精神报告团到上海,一上台,他就说:要给新朋友说个老故事———“小红帽的故事”。

  2001年8月,熊德国一家从三峡迁到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鲍家村。刚在山东过了第一个冬天,妻子就嚷着要回去:原来,山东比重庆冷得多,一入冬,就得烧暖气,一个冬天下来,烧了三千块钱。熊德国倒吸一口冷气:这简直是烧钱啊!

  可真回去投奔亲戚,熊德国又不甘心。“我们都已经出来了,不能给人看不起。”熊德国暗自寻找赚钱的机会。他发现,鲍家村只有一台收割机,农忙时很多人排起队等。于是他决定,筹钱购买联合收割机。钱不够,鲍家村村委会做担保,贷了两万元,村主任还怕他人生地不熟,亲自陪着到潍坊买回一套小麦联合收割机。从那以后,每逢农忙,熊德国就戴上一顶红色安全帽,给人耕地收割。

  第一次给人家耕地,还闹了个笑话。熊德国操作不熟练,收割机把人家的萝卜地耕坏了十多米。妻子着了急,慌忙跑到地里,把那些萝卜抱起来,想称称有多少斤,算钱赔给人家。那家人呢,以为有人偷萝卜,出来拦阻。一边说的重庆话,一边说的山东话,比划了半天才弄清楚。

  渐渐地,当地人发现,这个总戴着“红帽子”的外乡人,性格爽直,讲信誉,服务态度又好,大家都爱找他干活。生意越做越好,熊德国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红帽”。

  如今,熊德国的贷款还了,成本也收回了,家里还买上了小车跑运输,小日子过得挺富足。

  本报记者 张斌

  报告会持续近两小时,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内,情意浓浓,不少听讲的市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三奶奶搬家

  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党委副书记彭晓蓉,一毕业就接手了当地的移民工作,总共6年,亲眼看着数以万计的家乡人搬家到了远方。其中哪个最难忘?三奶奶。

  三奶奶18岁嫁到重庆大昌镇,整整77年,三奶奶的一双“尖尖脚”,从没离开过那里,每天看着大宁河从城墙边的黄桷树下流过。95岁了,头发全白了,却要走了。这第一次走,就要去几千里以外的广东。老人家想不出几千里是多远,只是听说国家要在三峡修大工程,整个大昌都要被淹掉,大家都得搬走,干部家先带头。

  老人的孙子马正伦,就是镇里的干部。难怪那段时间,他常在老人跟前欲言又止。三奶奶觉得自己老骨头能有几两重?搬不搬的,对国家的大事情能有什么影响?她不知道,自己这把弱不禁风的老骨头,还真对全镇的外迁移民工作举足轻重。马正伦清楚:自家不带头,怎么去给别人做工作,怎么完成全镇的外迁任务?可孙子也清楚:奶奶九十多了,整个人都融在这镇子里,把她“拔”出来,搬走,再到几千里外找个地方“种”下,山高水长,有多难!

  江水在涨,大昌搬迁的日子也在逼近,可老人和孙子之间谁都不提这事。一天,全家正吃着饭,三奶奶突然说话了:“我们家什么时候搬啦?”孙子愣了一下,老人叹口气,“搬吧!大家的事,不能为我一个老太婆受耽搁。唉,一辈子呆在大昌,这把年纪了,出趟远门看看,也好。”望着奶奶发潮的眼圈,孙子“扑通”跪了下去,哭得像个孩子。

  三奶奶是三峡库区百万移民中的一个。一百万,哪一个不是一砖一瓦盖起房屋,一锹土一瓢水种活果树,都是普通人,多少年来勤勤恳恳地过日子;可他们,又有哪一个不是在三峡工程的关键时刻,一声不吭地打好行李,把家园抛在了身后?

  小移民“认舅舅”

  周小勇是江西省靖安县老区建设移民办公室的副主任,他说自己没干移民工作前,从来就不相信陌生人能变成一家人,可在靖安县的红岗林场,还真让他碰上了一回。

  红岗林场场长张希贵是个豪爽热情的中年汉子,他听说迁到场子里来的移民中有个“新妈妈”,刚在搬迁轮船上生了个儿子。老张担心,移民们的行李还没有安置妥当,产妇在新家休息不好,就和妻子商量,把产妇接到自己家里坐月子。妻子有些顾虑:按乡风乡俗,自己的家让别人坐月子,那可是要倒霉的。老张手一挥:帮助移民是大事,哪管什么旧风俗。妻子也是个明白人,立即把产妇接了过来,还把家里最肥的老母鸡杀了,炖好一锅汤。

  即便是照顾自己的孩子,也细心不过如此吧。张希贵夫妇每天变着法给产妇做营养可口的饭菜,还怕她吃不惯江西口味,专门请教附近的重庆人;孩子哭闹,夫妇俩轮流抱着,在屋子里转悠,最长的一次,竟抱了大半夜……孩子的父母热泪盈眶:张大哥,真是外乡遇到了自家人啊。

  这个在移民路上生下的小孩,把张希贵认做了舅舅。“新舅舅”给外甥取了名,吴云靖,为的是纪念从重庆云阳到江西靖安的这次搬迁。

  三峡百万移民,16万外迁到了全国各地的12个省市。这12个安置地,哪一处没有给移民预备好漂漂亮亮的新屋,屋后的好田好土,还有乡里乡亲日常生活里的照顾?异乡,分明也是故乡。

  “小红帽”致富

  熊德国此次头一回随三峡移民精神报告团到上海,一上台,他就说:要给新朋友说个老故事———“小红帽的故事”。

  2001年8月,熊德国一家从三峡迁到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鲍家村。刚在山东过了第一个冬天,妻子就嚷着要回去:原来,山东比重庆冷得多,一入冬,就得烧暖气,一个冬天下来,烧了三千块钱。熊德国倒吸一口冷气:这简直是烧钱啊!

  可真回去投奔亲戚,熊德国又不甘心。“我们都已经出来了,不能给人看不起。”熊德国暗自寻找赚钱的机会。他发现,鲍家村只有一台收割机,农忙时很多人排起队等。于是他决定,筹钱购买联合收割机。钱不够,鲍家村村委会做担保,贷了两万元,村主任还怕他人生地不熟,亲自陪着到潍坊买回一套小麦联合收割机。从那以后,每逢农忙,熊德国就戴上一顶红色安全帽,给人耕地收割。

  第一次给人家耕地,还闹了个笑话。熊德国操作不熟练,收割机把人家的萝卜地耕坏了十多米。妻子着了急,慌忙跑到地里,把那些萝卜抱起来,想称称有多少斤,算钱赔给人家。那家人呢,以为有人偷萝卜,出来拦阻。一边说的重庆话,一边说的山东话,比划了半天才弄清楚。

  渐渐地,当地人发现,这个总戴着“红帽子”的外乡人,性格爽直,讲信誉,服务态度又好,大家都爱找他干活。生意越做越好,熊德国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红帽”。

  如今,熊德国的贷款还了,成本也收回了,家里还买上了小车跑运输,小日子过得挺富足。 ' name=brief>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