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评论:首席评论:“扶贫免试免费读研”的政策需要改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14:58 金羊网-羊城晚报

  李隼

  昨日媒体报道:广东省教育厅为解决农村教师匮乏、结构性失衡和整体素质偏低问题而出台了一项新政策:由中山大学等四所重点高校推荐150名有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到省内16个贫困县中的农村任教至少五年,即可获得免试、免学费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以免试读研的方式来鼓励应届大学生到“老少边穷”地区进行一定年限的服务,这样的“扶贫”做法,目前已渐成趋势。对此,毫无疑问,应给予坚定的支持。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得那些需要扶持的地区在争夺各类人才方面总是力不从心,不靠政策的倾斜,不靠支援,延揽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而改变落后面貌又惟有走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捷径,在人才供求矛盾的巨大压力下,类似将“扶贫支教”的义举与“免试读研”的功利相联系的激励政策,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一般常见的做法,是由各高校在本校的应届毕业生中遴选扶贫支教的志愿者,奔赴确定的地区服务一定年限(两年为宜)后,再回母校免试读硕士,户口可不迁,学籍可保留(参照本硕连读的做法)或预留。这对那些既想为贫困地区做出贡献,又想在艰苦锻炼以后继续深造的有为青年来说,还是有着一定的吸引力的。

  而广东省的这个政策,细细读来,却令人不免担忧了,客观地说,从政策试图作用的目标人群的角度看,它的吸引力实在有限,而且可能的风险忧虑难以消除,不容乐观!

  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服务年限过长。要求到农村去任教的大学生至少要服务满四年(前后跨度为五年,第四年脱产读研究生,第五年再回原岗位,边工作,边做学位论文),这样的规定,实质上是在要求年轻的毕业生要为自己未来至少五年(从新闻上看,甚至没有明确上限)可能的艰难生活做一个更加艰难的决定。对少数大学生的长达五年以上的榨干式使用,不一定比更多志愿者两年一期的“轮换制”更为合理有效。

  其二,免试读研资格的实际吸引力可能被高估。按照政策规定,拥有推荐资格的这四所高校,都是重点大学。其中,只有华南师范大学的推荐生可以回母校就读,其余包括中山大学在内的推荐生全部由非重点的广州大学来培养,此处并非对广州大学的教育质量有任何非议,但是从公众心理评价上,众所周知,广州大学并不能和以上四所中的任何一所并驾齐驱,名校的本科生通过“扶贫支教”被“奖励”到了一般院校免试读研,如果这样的心理逻辑得到贯通,激励或吸引的有效性势必大大地降低。此外,唯一的教育硕士学位的培养方式,也显得不够灵活。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提供就读本校的机会(或有更好选择的可能),且专业选择范围不要限制过死。

  其三,要求将推荐生的户籍、档案转至工作单位的做法,最终可能事与愿违。试图让推荐生安心工作,是可以想见的相关政策用意,然而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大了大学生作决定时的忧惧心理。本意是要让支教者爱校如家,爱他乡如故乡,其实,反倒成了政策性的阻吓。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拥有发达地区户籍的重要价值和优先权重从来都不低于影响就业考虑的其他任何一个因素。反观一些地区鼓励大学生支教的政策,甚至还特意强调优惠的户口流向保障,广东就为什么不能把推荐生的户口保留在学校或生源所在地呢?这才是真正解除了后顾之忧!这里,可能有着所谓“反对投机”的义正词严作为支持,那就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了。

  其四,服务时间长达五年,分段却不合理。在条件并不太好的地区工作,又要搞学术研究,一心岂能两用?仅仅第四年一年的脱产学习,第五年还要回岗位,边教书,边写学位论文。这些大学生任职的地方很可能是农村的中小学,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工作负荷是很大的,教师的精力必须充分投入。而学位论文撰写阶段的压力要比之前的研修阶段大得多,也要求全力以赴,试问如何安排,如何调适?

  总的看来,广东鼓励大学毕业生志愿者扶贫支教政策的立意是好的,应予鼓励,但显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应强调志愿者的政策关心。改进工作中应切实考虑以下建议:限制过长期限,加大激励机制,落实利益保障,实施跟踪管理,并且,在政策实行了一定时间之后,认真做好政策评估。

  只要切实地从志愿者的角度出发来制定相关政策,合理地想其所想,忧其所忧,就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有抱负、有热情、有素质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投身到农村教育上来。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