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芜湖船舶交易风光不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01:10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江城芜湖曾经被誉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自发性船舶交易市场,交易船舶辐射北到天津,南到福建,西至武汉,东达上海。如今发展得怎样了?昨天,本报记者前往芜湖探访,得知芜湖船舶交易市场已经在超浓度萎缩,船舶中介从过去的近200家缩减到62家。

  船舶交易曾红极一时

  昨天,毛毛细雨中,记者来到芜湖市中山南路,这里的船舶交易中介依然很多,但比两年前记者看到的场面要冷清很多。因为没生意,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在喝茶、看报纸。记者甚至发现三家船舶中介分别成了鞋店、液化气供应站、绣鞋铺了。

  一位船舶中介老板告诉记者,2004年最火的时候,尽管有近200家中介的竞争,他的船舶中介一个月至少要成交20多条船,佣金通常是1%,收入非常可观,现在几乎是惨淡经营,很多中介不得不关门转行。

  记者随后从有关部门获悉,仅2004年芜湖船舶中介服务机构近200家,其中正式注册的有165家,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交易量也已超过10亿元。交易的火旺不仅促进了芜湖水运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芜湖民营造船业的发展。而现在登记在册的船舶交易中介只有62家,一段时间来还有不少船舶中介关门,实际数字可能还少。

  航运成本提高是衰落主因

  芜湖船舶交易市场的衰落,有关人士认为除了芜湖船舶交易中介本身不规范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造船业航运成本的提高。

  据悉,当初船舶交易的“暴利”使得中介机构迅速膨胀,过多的中介难免鱼龙混杂。比如不适航船舶交易、劣质、报废、超龄和“三无”船舶交易,债权债务纠纷以及强行收取高额中介费用等等,整个市场处于无序状态。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航运的成本提高。一位船舶交易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最高峰时,船舶交易全新的船每吨价格超过1000元还很抢手,现在每吨800元都难以卖出。而钢材的价格也涨了很多,造船成本加大,无利可图使得民营造船业也萧条起来。同时,燃油价格飞速上涨使得航运成本过高,航运市场也逐渐疲软。

  本报记者 安雨/摄影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