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谜中谜罕见“绿脸兵马俑”首次走出国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06:26 舜网-济南时报

  “中德15年文物保护合作成果”代表之一,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组织的“秦俑军团”4月21日开始在德国波恩进行为期3个月的展览,在已经出土的1500多个兵马俑中唯一的一个“绿脸兵马俑”首次随“军”走出国门,向国外友人一展其特异风采。

  兵马俑群中的“另类”

  “秦兵马俑30多年已出土了1500多个,其中只有10多个彩绘保存得较为完好,包括唯一的一个绿脸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保管部部长赵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秦

兵马俑原来都有精美的彩绘,可惜历经两千多年的自然与人为破坏,其彩绘在地下时已大多剥蚀脱落,又因出土后环境的急剧变化而起翘、剥落,遂呈现青灰色。但从其少量残留的彩绘中,专家们已解读出朱红、玫瑰红、橘红、粉红、紫红、粉紫、土黄、深蓝、珠宝蓝、石绿、赭、深赭及粉白等十几种颜色,分布在兵马俑的袍、鞋、铠甲、手、脸、眉、胡须与头发等全身各个部位。

  自1974年出土以来,秦俑的种类已发展到了包括将军俑、中低级军官俑、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跪射俑、御手俑、跽坐俑、文官俑、百戏俑和乐俑等,目前,由上述各种俑组成的“秦俑军团”已经出访过世界上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参与发掘绿脸俑的秦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说,兵马俑二号坑的一个过洞当时出土了8个跪射俑皆有彩绘,其他俑的脸部颜色都是粉红色,与人的肤色相近,只有一个俑的脸部颜色是绿色的,让人感到奇怪。经研究,采取整体打包的方式将刚刚露出一点绿意的绿脸俑俑头带到了实验室,以便对其进行更精心、细致的保护与研究。

  出土可谓“适逢其时”

  为了保护秦俑彩绘,秦俑博物馆建成后不久就开始对彩绘进行研究,后来又成立了由博物馆馆长任组长的彩绘保护科技小组。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上世纪90年代初又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开始了彩绘保护合作,奠定了兵马俑彩绘保护的坚实基础。

  中德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到1998年时已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彩绘的层次结构、物质组成、彩绘工艺以及损坏机理,得出了秦俑彩绘是由褐色有机底层和颜料层构成的结论,确定了褐色有机底层的主要成分为中国生漆。只有保持住中国生漆,才能实现有效保护彩绘的目标,遂确定两套行之有效的保护处理方法:一是单体渗透,电子束辐照聚合加固保护法;二是用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处理法。

  赵昆说,由于年代久远和出土后温度、湿度的急剧变化,造成彩绘脱落。“用电子束照射的方法,能十分有效地让中国生漆与彩绘牢固地附着在俑体上,但由于设备庞大而操作平台有限,只能对小面积彩绘陶片加以实施,如果要对兵马俑整体彩绘进行保护则需要全面改进现有设备。第二种方法的可操作性较强,适宜在发掘现场对兵马俑彩绘进行保护,绿脸俑在此时出土,可谓‘适逢其时’。”

  细签助绿脸俑“露脸”

  彩绘表面泥土的清理是彩绘保护的基础,而彩绘颜料基本是无机质矿物,其性质与久附黏土相近,长期重压所形成的结合力远大于彩绘内部的粘合力。1998年发现这个绿脸俑时,它的头与身体已经分离,俑头的出土位置紧挨地面,彩绘表面主要是俑坑洪水冲淹而沉积的淤泥,它和彩绘粘接很紧,彩绘极易被粘掉。

  一直从事彩绘保护的秦兵马俑博物馆保管部工程师周铁说,为了保住绿色彩绘,首先要保持彩绘周围黏土处于适当的潮湿状态以便清理掉。清理前间隔多次向俑头外的泥土喷细雾状水珠,等水充分渗入、土壤湿度均匀后,用手术刀削去外面黏土至离彩绘面约5毫米,再用特制的细签(签头细小而不锐)在彩绘面垂直方向逐点扎松、扎散黏土。

  “在颜料层表面,再用牙科调拌刀轻轻挑去已松动的黏土;在纯漆层表面,需压散黏土,土垢用湿棉签滚动粘去。与彩绘粘得很牢的淤泥,用小号手术刀逐层刮去,直到露出彩绘层。绿脸俑的彩绘俑头上的泥土清理工作,用了3个月时间。”周铁说。

  特殊保护剂让绿脸“永驻”

  周铁说:“我们选用毛质较软的小毛笔,先蘸水点湿彩绘,待水逐渐吸入时,再点涂保护剂,这样,水吸入时所产生的毛细吸力会使保护剂更好地渗入彩绘,同时也可消除点涂在彩绘表面留下的斑痕。这样的点涂需要好多遍,在操作过程中要十分小心,避免涂刷动作,否则会损伤彩绘。一干起来就是几个小时,常常干得腰酸背疼。”

  对于绿脸俑部分彩绘由于多种原因出现的空鼓、翘离或脱离陶体的现象,专家们也采用不同的操作工艺进行了针对性保护处理,从而使绿色彩绘层与陶体紧密结合在一起,至今其彩绘色调无变化。

  周铁说:“经精心清理和保护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彩绘兵马俑的绿脸俑头,其脸部、颈部全为粉绿色,双耳为浅绿色,头发、发髻为赭石色,发带为朱红色,眉毛、胡须为黑色,眼睛黑白分明,表情自然而神气。”

  “绿脸”代表什么?

  秦俑在制作之初,从服饰、兵器到肤色、相貌都是仿真人真马,属于写实之作。通常我们看到的秦俑,脸部都是粉红色的,为什么会有绿脸的兵马俑?

  秦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主任田静说,这令许多专家大惑不解,对此多有猜测:工匠是色盲,调颜色时走了神?还是有意为之,搞个恶作剧,借以吓唬敌人?古代军队里的某种特殊人物?

  对于绿脸俑的出现也有学者认为很正常。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专家告诉记者,在1500多个兵马俑中保存下彩绘的很少,许多彩绘层在面世数分钟内脱落。可是,也曾在斑驳的残留彩绘中,发现过脸部应为纯白色、纯黑色的兵马俑,只是因为保存不好,渐渐失去了颜色。

  一般来讲,秦代的工程十分细致,对工匠要求严格,工匠多在其作品上刻上名字,绝对不敢马虎;绿脸俑的手是粉红色的,就排除了绿色人种的可能。

  

秦始皇常常有惊人之举,八千兵马俑长驻地下两千年间竟未留只字片言。如此看来,绿脸俑是秦始皇陵众多“谜团”中的一个。

  (据新华社专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