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中美的沙尘暴不同,美国经验用处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02:40 第一财经日报

  正值沙尘暴在我国北方肆虐之时,环保问题不断升温。《第一财经日报》在“地球日”(22日)前夕,就中美在环境保护的全方位合作问题采访了美国驻华大使馆环保科技卫生参赞沈岱波(D e b orah S e lig soh n)女士。

  《第一财经日报》: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已经签署25周年,在这一框架下,中美环保合作近年来进展如何?

  沈岱波:美中在环保方面的合作是比较丰富的。2003年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时,我们两国曾经签署了环保合作方面的备忘录。两星期前美国环保局局长约翰逊访华,双方有一个关于固体废弃物方面的合作。环保肯定是美中科技合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美国的能源部和中国的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也都有很多比较具体的研究和合作,例如清洁能源、清洁煤炭、核能等。此外,美中两国在生态环境、动植物、地震、森林的研究上也有很多合作的项目。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美环保合作的前景如何?

  沈岱波:中国正在大力推行再生能源等节能政策。中国可以借鉴美国、挪威等国家的经验,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美中两国是煤炭最丰富的国家,我们的合作肯定也包括煤炭方面,所以我们会找到一些更好的清洁能源方面的技术。

  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美中两国科技研究能力都非常强,所以在科学研究方面,肯定会有很好的合作。

  《第一财经日报》:美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也曾沙尘暴肆虐,但现在基本上没有了,而且沙漠面积还在缩小。中国国家林业局的官员前两天说,沙尘暴不可能根治。您对此怎么看,能否介绍一下美国治理沙尘暴的经验?

  沈岱波:中国和美国的沙尘暴完全不一样。美国中西部不是沙漠,只是和不合适的农业开发有关,美国防沙治沙的经验有些可以在中国用。但实际上,中国在西部有很大的沙漠,中国的情况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

  《第一财经日报》:为什么美国对《京都议定书》持保留态度呢?

  沈岱波:《京都议定书》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我们认为,《京都议定书》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对环境的改善作用不会太大。相反,我们觉得推广新的清洁能源会对环境改善有比较大的作用。我们需要加强技术、政策和解决办法方面的研究。比如甲烷的国际合作,我们用很多有效的办法介绍甲烷和利用甲烷作为新能源的好处。

  在缓解全球变暖问题上,美中两国都加入《清洁能源和气候亚太伙伴计划》,两国政府已经同意采取多项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开发收集温室气体的技术和设备。(摄影/章轲) (本报记者章轲发自北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