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家长:闯红灯会影响孩子前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02:48 海峡都市报

  话题背景:今年起至2008年,全国将实施“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近日,中宣部等部门要求,公安部门要建立向学校通报学生交通违法情况的制度,学生闯红灯、跨越护栏等交通违法情况,公安部门将通知学校,并会写入学生个人操行评定中。

  此前,福州教育局已发文要求,在全市推广小学生交通记分卡措施,学生出现交通违法行为,民警即在记分卡上做记录,违规记录将成为学生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并与学生
综合素质评定挂钩。

  特邀嘉宾:

  省交警总队宣传处叶建铃科长

  福州市教育局德育处处长陈聪抟

  福州仓山交巡警大队综合科科长赵飞

  福州11中陈老师、林同学

  家长吴先生

  主持人:阿凡

  福州已先行实施

  效果如何?

  主持人:昨日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学生家长和中小学老师,大部分表示支持将孩子的交通遵守情况写入操行评定。据了解,今年2月份,福州教育局已发文要求,在全市推广小学生交通记分卡措施,目前福州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城区部分学校学生已收到记分卡,但马尾、琅岐及八县还未开展。记分卡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赵飞:仓山区开展这项措施近4个月来,未发生一起因学生违反交规引发的交通事故,效果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统计显示,车祸是中小学生致死的前三位死因之一。2005年中国平均每天有将近12名中小学生在车轮之下丧生。记分卡给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闪警灯,是务实的。但此外,交通安全内容也有必要逐步写入课本,可以强制规定一定的课时,以强化交通法规教育。

  福州的做法

  能否全省推广?

  主持人:对于福州的记分卡做法,全省是否打算推广?

  叶建铃:前几年南平在全市中小学生开展过交通记分卡的做法,效果不太理想。有家长认为,学生出行的路线不一样,有的路线交通执法较严,容易出现违规情况,而有的路段相对来说执法不严。我们认为,在全省道路不一致的情况下,统一推广存在不公平的因素。所以目前暂时没有推广的打算。

  吴先生:农村与城市学校不一样,没有那么多的红绿灯和执勤民警,这对城市学校的学生来说,就产生了不公平。不仅农村和城市有不同,城市学校里,还存在交通要道与非要道的执法差别。

  学生钻空子

  怎么办?

  主持人:记分卡做法有效果,也有部门通知,但我们发现,有的学校却并未开始执行交通记分卡措施,为什么呢?

  陈老师:这项措施初衷非常好,但我担心的是,这很容易使学生钻空子。如果今天学生放学回家违反交规,被民警记录在交通记分卡上,第二天他来向老师报告说,他的记分卡不小心弄丢了,老师没有理由不相信他。这样一来,交通记分卡对学生就缺乏约束力,成为一纸空文。

  赵飞:这种钻空子的确可能存在。目前仓山交巡警大队与仓山区教育局正协商完善记分卡措施,增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挂钩操行评定

  增加学生压力?

  主持人:记分卡记录跟综合素质评定挂钩,而综合素质评定在福州是孩子升学录取的参考依据之一。因此有家长、学生表示,交通违法记录进入学生档案的话,孩子们的压力会很大。

  林同学:如果这种记录从小学带到初中,又带入高中,甚至带入大学,这样是很可怕、很不光彩的。

  吴先生:记分卡有助于孩子养成遵守交规的好习惯,但上升到升学之类的重大利益层面,这样一来,执行严格的地方,孩子在升学时岂不是要吃亏?

  陈聪抟:我们要求各区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是否开展交通记分卡的做法,就是考虑到道路状况的不同。

  家长对于违规记录与综合素质评定挂钩不要产生误解,认为这是一种“紧箍咒”,是用违规结果来“卡”学生。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看法,在中小学生当中开展交通记分卡做法,重在教育的过程,是想通过交通记分卡这一载体,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包含多方面,成长中的学生会存在一些错误,也都可以理解,相信不会有学生因为违反交规而使综合素质评定不及格。

  大人违法

  也通知单位?

  主持人:有人说,常常闯红灯的并不是缺乏约束力的孩子们,而是我们这些受教育多年、有控制能力的大人们。据报道,江苏省为治理这类交通违法,不久前通知说,对公务员、大中学校师生及现役军人除依法教育处罚外,还要抄告其所在单位配合教育。

  吴先生:我想,类似学生这样的记分卡,这样的操行评定,可以从公务员、从老师开始,从我们大人们开始,孩子受到大人们影响,自然会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比如公务员闯一次红灯,通知单位,进行批评教育,第二次闯红灯,在本单位公开批评,扣除一定的奖金,三次以上,记入个人档案,甚至与晋升晋级挂钩,还有人会闯红灯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