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对接:共促发展正当时 青海学习考察团考察随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08:0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人们在海浪上航行的时候,大海唱着它那亘古的歌。对于听到这种歌声的人来说,感觉是各不相同的,因为大海对每一个迎面相逢的人,用的是不同的语言。——亚历山大?基兰

  有人说,现代经济的发展,源于大海,于是,描绘现代经济,人们通常用大海那一片蔚蓝色。

  应该说,吸引我们的,正是那神奇的充满活力的蔚蓝。

  看罢“江苏现象”,未及禅去一路风尘,4月11日,我省再次组织以省长宋秀岩为团长、副省长徐福顺为副团长,包括省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分州地市负责同志的高规格政府学习考察团探寻“浙江、广东奇迹”。这两次考察活动,正处在全省积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意义非比寻常——考察的作用力必然深刻影响着青海未来5年。

  从11日至17日,考察团从东越大地到珠江三角洲,7天行程3千多公里,30多个考察点,对当地重点优势企业,科技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进行了“零距离”的学习考察,真可谓风尘仆仆,步履匆匆。在紧张学习考察的同时,青浙两省还签署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7项,合作金额39亿元。

  记者在随团采访时还注意到,虽然考察团的日程已安排得很紧,但宋秀岩、徐福顺和政府有关部门及部分州地市负责同志每天仍乘考察间隙或休息时间“见缝插针”,一路与当地企业家频频接触,宣传青海的优势和特色,诚邀他们来青海投资兴业。一位劳动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来一次不容易,能多跑几个地方就多跑,能多谈就多谈,如果能达成协议最好,就算不能,也便于今后更好地推进合作交流。

  区位优势、块状经济、临港工业……在考察中,更能体会到这些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外商投资与全民创业相互促进,城市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新一轮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热潮方兴未艾,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明显加速,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势不可挡。这个波涛已经涌到了我们每一个人脚下,百舸争流,千帆竟发,一派壮观的景象,也是一派逼人的态势。

  面向大海,搏击大海。“浙江、广东奇迹”为我省发展提供了一种学习样本,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大家信心,融入东部地区,对接沿海优势,是我省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前景无限广阔。

  看“海”:近海更闻潮声急

  澎湃钱塘潮,律动珠三角。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广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强大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更为持续快速发展,发展速度之快,城乡面貌变化之大,人民生活水平之高,正在创造着让国人为之注目的“浙江、广东奇迹”。

  暮春的浙江、广东,已是万紫千红,郁郁葱葱,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考察团一行无暇顾及身边的景色,7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又井然有序,看园区、进车间、到高校,边看边议边思考,与当地的企业家、党政负责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座谈。每到一地,如何加速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在推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招商引资、特色经济等话题,成为考察团成员探讨最多的议题。

  钱江两岸,一块创业热土,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在“发展发展再发展,创新创新再创新;万事敢为天下先,万事皆轻民为先”的思想理念引导下,在积极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下,浙江深入实施发挥八大优势,采取八项举措的“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态势。自2004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05年又实现了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等四个方面的历史性突破。

  岭南各地,你追我赶,生机勃勃,经济社会发展名列前茅。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道在先,起步在前,贡献了深圳速度、珠江模式、市场机制,为全面的改革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提供了宝贵财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特别是在我国进入全方位对外开放、广东原有的“一马当先”体制优势趋于弱化和各地“万马奔腾”的新形势下,广东响亮地提出“追兵就是标兵,对手就是老师”,善于抓住历史机遇,敢于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争创发展优势,特别是对发展各阶段中最能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看得准、抓得快,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外贸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等“六个新突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上了历史性的新台阶。

  浙江、广东两省发展的优势更加明显,发展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发展的空间更广更深,发展的环境更加优越,展示出的“活力、实力、魅力”,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浙江省宁波市,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7408元和7810元;地方财政收入212.4亿元。在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排名第18位,其中经济综合测评居第8位。据中国社科院今年的评估分析,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中国内地城市第6位,其中企业管理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和政府管理竞争力分别为第1位、第2位、第4位和第7位。

  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广东中山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先后建成了全国包装印刷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民营科技园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优质产品为拳头的多元化产品结构。全球企业500强在中山办了20多家企业,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7255元和8120元。

  弄潮儿向潮头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放松,无疑是浙江、广东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浙江、广东人敢试敢闯,以一切是否有利于发展,是否得到群众认可为标准。比如,当年浙江的“温州模式”和广东的“三来一补”曾引发了不少争论,但他们始终坚持摸索实践和创新完善,最终干出大名堂。“发展是硬道理”,这在浙江和广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行一路,看一路,思一路,考察团一行无不为浙江、广东各地加快发展的勃勃生机所感染;无不为浙江、广东各地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所震动。一种加快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踏上时代前进节拍的危机感、紧迫感油然而生。

  “与沿海地区相比,我们的速度还远远不够,我们不是快了,而是慢了!”徐福顺说:“过去5年时间,青海的GDP保持高速增长,我们觉得很快,但和浙江、广东相比,和沿海比,差距显而易见!青海欠帐多、底子薄,我们的所谓快也只是相对的,现在绝不能放慢发展的速度。”

  “别人是高基数、高层次上的增长,青海与浙江、广东的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不在同一层次,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的差异更大,在很多方面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创新发展的本领尤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一定意义上讲,青海区位条件欠佳,尤其需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拓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

  浙江、广东既快又好的发展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考察者的心灵,探寻他们抢抓机遇、干事创业所形成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更使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探“海”:求真务实说发展

  如林的高楼,如网的公路,如潮的物流,如画的城市,如花的笑脸……大量的新事物闯进我们的耳目和脑海,让人怦然心动,又有些应接不暇。

  在惊慕于浙江、广东的富庶与变化的同时,我们更为这些表象的背后崭新的理念、清晰的发展思路和积极开拓进取铺垫而就的成功之路所吸引。是啊,从广东经济连续保持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到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三级跳”;从“钱塘江时代”到“泛珠三角合作”……这些非常之举和非常业绩,只靠区位优势是不能取得的。

  浙江、广东为什么能走向辉煌?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或许能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民营经济活力四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格局,为浙江、广东经济注入了极大的活力。2005年末广东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分别达227.4万户和44.9万户,实现增加值8000多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近40%。民营经济投资突破2400亿元,总量超过全省投资的三分之一;实现出口299.5亿美元,占全国私营企业出口的26.6%。这些骄人的成绩让全国关心民营经济的人们吃惊不已。其实,民营经济说到底便是全民经济。用宁波人的话说,就是用好政策、好项目调动起大家的创业热情,全民参与,让利于民。只要调动起这种自下而上的积极性,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势头想“按”都“按不住”。

  “哪里有商机,嗅觉敏锐的浙江民应企业就带着资金和人才投向哪里。从别人看不起的小部件起家,到在行业内称霸,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浙江的民营企业就这样一个个壮大了起来。”浙江同志介绍浙江民营企业发展时,深有感触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浙江经济如今汪洋恣肆,蔚为大观,而源头其实是擦皮鞋、挑货郎、开铁铺的那些小生意人。广东美的集团,起家“资本”只有几十个人东凑西借的区区5000元,生产工艺极为简单的塑料瓶盖。而今,美的集团已成为年销售额达450亿元的大企业,在最近揭晓的“2005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评定中,美的品牌价值已从2004年的201.18亿元跃升到272.15亿元,位居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七位。

  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综观浙粤两地发展,市场主体十分活跃,一大批主导产业逐步进入集群化、高级化、国际化阶段,工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支撑,群众创业致富的第一平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载体,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杭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5:53:41.5,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及食品饮料等具备相当的市场竞争力的五大产业主导杭州工业。非公有制比重达到55%,在浙江百强民企排序榜中,杭州26家入闱。佛山市三次产业产业结构比为5.5:55.9:38.6,第二产业已成为佛山的主体产业。其中产业适度重型化、高级化趋势初现,目前已形成了以家用电器、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陶瓷及其他建材、纺织服装、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塑料制品、化工及医药、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制造等十大优势行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十大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

  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这是浙江、广东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浙粤两省都是沿海经济大省,资源紧缺、“两头在外”的实际和改变农村集镇建设布局松散,低水平循环的局面,使他们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化质量方面下了大功夫。考察团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能感受到城市规划层次高、建设主体多、开发办法活、精品亮点多、人居环境好。中山市近五年来,开始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粗略的估计,全市城市化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就要吸纳5万农村人口,形成30亿元左右的社会内需,在实现两个转移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化的过程。城市化的关键是‘化’,核心是‘市’。城市化所要化的对象是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杭州人一语中的。

  特色产业交相辉映。这可谓浙江、广东经济增长的强大载体。浙江的产业集群不仅数量大,而且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不少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形成了举足轻重的规模优势。如绍兴市的纺织品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州的领带产量占国内市场的80%、占全球市场的30%,诸暨山下湖镇的淡水珍珠占全国总产量近九成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佛山、浙江的绍兴等产业集群集中的区域,每年经济都以18%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浙江诸暨有年产80亿双袜子的大唐袜业集群,全世界袜子10双有3双出自大唐,全中国袜子10双有6双半产自这里。去年,大唐袜子交易额130亿元,占诸暨市经济总量的25%,成为财政的钱袋子和经济增长点。

  绍兴的同志介绍,特色产业集群的竞相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也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牧、副等产业发展;既增加了农村的集体积累,,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又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换一个角度说,产业集群促进了两个反哺,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立足青海实际,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在打造“藏毯之都”上,浙江、广东的实践可资借鉴。

  招商引资坚定不移。浙江、广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干部群众的主要精力、考核评估的主要指标都是招商引资。他们上至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下到县镇、企业负责同志,经常组团出国招商,并把招商选资、招才引智、招商引品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又非常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同志说,要招商引资,吸引外来投资必须做好硬件和软件的配套建设。从一开始规划就十分清楚,将开发区规划为行政商务区、高教园区和综合工业园区三大部分,区域的布局设置、功能划分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交通、绿化、水、电、气、通信管网等已经一步到位,省却了投资者许多细小而烦琐的事情。优质服务是关键,引资工作不管谈得成谈不成都要让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电子化、一站式,凡是能想到的都竭力去做好。同时,在干部和员工的使用上,要选用德才兼备的,不仅想干事、能干事,还要不出事。对于政府怎么搞好“服务”,浙江的同志说得更为精辟:不叫不到,一叫就到,服务周到。“三到”看似简单,寓意发人深省。

  学经验,找差距,悟真经,思绪纷纷,感叹良多。不经意间想起黑格尔说过的一句话,耐人寻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也必将存在。东部发展、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面对这样“存在”的大格局中,青海究竟能占据怎样一个“合理”的位置呢?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青海人自己。

  赶“海”:对接共促正当时

  在海边,赶海意味着收获;而我们赶“海”,蕴涵着一种态度。

  学习东部沿海,追赶东部沿海,源于我们强烈的发展意识,源于我们能够让青海的老百姓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更多实惠的责任感。

  在持续快速发展的路径上,对于青海来说,需要的不是羡慕和等待,而是务实的前行。在考察中,许多人认为,要素积聚少和自我积累能力弱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追赶东部沿海,缩小差异的必然选择就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参与国内、国际产业分工,依靠沿海经济平台借船出海,借梯登高。

  要合作就要主动地融入,要融入首先在于“对接”。在考察中,宋秀岩反复强调:“加快青海发展,必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潮流。‘融入’的结合点在于,必须走出青海发展青海,必须把我省的资源优势同东部的大企业、大集团想对接,在对接中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尽快延伸请哈第亿资源产业链,促进我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认识在探讨中统一,思路在碰撞中形成。“对接”成为宋省长此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是啊,青海——沿海,融入对接,“两极”相通,法乎其中,得乎其间,前景令人畅想。

  自2000年,我省与沿海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近几年,从辽宁、山东、江苏,到上海、浙江、广东,从北至南,从高层组团到专题考察,频繁互访。这种“亲密接触”,既表明了我省与沿海地区经济合作的日益密切,同时也充分反映了高层强力推动青海与沿海进一步合作的决心。

  “浙江、青海两省经济社会互补性很强,青海资源富集,浙江加工制造业相对发达,两省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广阔、潜力很大。真诚希望在能源原材料合作开发、产业联动发展、人才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如是说。

  “当前,推进青粤两省合作发展面临良好的新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们进一步加强青粤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青粤两省可按照市场、互补、互利的原则,充分发挥两省的比较优势,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进一步选准合作重点,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全面推进两省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投资与贸易合作关系。”谈起青粤合作,广东省省长华华深思熟虑。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合作—融入—对接,这是青浙、青粤经济互补共促的现实要求。

  对接浙粤,取长补短,增强信心,加快我省又快又好的发展。通过考察,把我们发展的思路和实施的发展战略,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思考,充分证明了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体现时代特征、深刻把握青海实际的一个正确的战略。我们有差距,也有优势,东部沿海有雄厚的资金、密集的技术和企业家队伍,我们有东部地区所短缺的水能、矿产、生物、光热、劳动力资源和发展空间。应当说,青海和浙江、广东在资源禀赋上有很强的相似性和关联性。我们只要认真借鉴取人之长,结合实际补己之短,增强信心,充满干劲,抓住每一个机遇,用足每一项政策,扑下身子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青海就一定会阔步前行。

  对接浙粤,目前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考察中,大家深深感到,浙江、广东资源紧缺、资本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为我省招商引资提供了极大机遇。两项统计表明:其一,“十五”以来,浙江与青海共签的经贸合作项目175个,总投资达98亿元。在投资青海的省外项目及资金额度上,浙江省均居第一位。另外,目前在青海注册的浙江民营企业有158户,注册资金7亿多元,从事个体经营的3020户,涉及采矿、建材、电力、冶金、化工等多个领域。其二,近十年来,广东与青海在经济贸易、劳务、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势头越来越好。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05年,广东企业在青海投资项目43项,总投资额12亿元,其中广东方投资近9亿元,投资行业涉及机械制造、轻工、家电、食品、电力、建材等十多个领域。

  对接浙粤,既是产业、资源、资本的对接,又是思想、观念、体制的对接。浙粤高速发展的背后,始终彰显着一个主旋律,那就是解放思想、观念更新。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不进则退,小进也退”,惟有发展发展再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此,我们必须把青海的发展放在全国的大格局下来审视,牢固树立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理念,使思想更加解放,观念进一步更新。首先要加快发展,在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前提下,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其次,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我们现在处于资源招商的阶段,要充分认识我们的资源禀赋,充分了解市场价值;确定适应市场的项目,变单纯资源招商为产业链招商。对此,必须真正树立大开放的观念,以博大的胸襟广招八方客商;必须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防止无谓的争论贻误发展时机;必须深化改革,勇于探索,不能只看不干;必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创造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

  对接浙粤,关键是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宋秀岩在宁波座谈时要求大家,抓落实,就是要培育新的增长点,抓民营企业、抓招商引资、抓国企转制,并要认真研究它们之间如何相互结合。招商引资不能一般化地去做,要摸清底细,熟知那些企业的发展状况、潜力和扩张欲望,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可以组成专门班子到东南沿海地区去拜访、甚至住到那里做工作,不达目的不罢休。

  对接浙粤,选择好项目,搭建好平台尤为关键。如果说,以石油天然气、盐化工、有色金属、水电等为代表的资源优势是青海对接沿海经济的基础,那么,扎扎实实地练好内功,是我们实现产业对接的基本前提。认真盘清家底、搞好前期工作、建立好项目库,这是被动准备;主动出击,并高标准地建设好产业园区,搭建好对接平台,是为主动准备。全面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从而切实提高工业化水平,在这中间,如何实施好产业对接,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

  大江东去,浩浩荡荡。在融合中对接,在对接中融合,这是一种大趋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凭着“三江天下水,昆仑山上山”的豪迈与大气,青海在经济发展的变局中,必将迎来万千气象!(作者 秦光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