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别让假名牌毁了真名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08:44 每日新报

  新闻一:国家民政部领导近日表示:“今后发现烧‘别墅’、‘轿车’、‘二奶’等乱七八糟的祭奠品,民政部门将会同国土、林业等部门对当事人予以查处和处罚”。

  新闻二:本市10家商场、超市等因销售假派克笔而被推上了被告席。

  新闻三:日前,上海一名游客在巴黎机场因随身所背的一只假阿迪达斯包而受到法
国有关检查人员的盘问,假包最终被扣。国家旅游局提醒中国游客今后赴欧避免穿、用假名牌商品。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在上述三则新闻的里面都或清或隐地藏着一个“假”字,假笔、假包、假服装,至于纸扎的别墅、轿车、二奶等就更是假而又假、假上加假的东西了。

  假货泛滥曾是令国家有关部门十分挠头的问题,至于假货大行其道的原因有人归之于咱们的经济尚不发达,人们收入不高,便只好退而求其次,以假充真了。此话不无道理,但也不尽然。且不说欧美发达国家也有人造货买假(只不过不像咱们这里这般严重而已),就说这些年不少人腰包较以往鼓了不少,但习惯性地知假买假还是挺多。我以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观念二字。

  记得前些年的入世谈判时,咱们与欧美发达国家谈得最艰苦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法律政策日益完善,行政、司法保护大为改观,但在许多消费者心里,知识产权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甚至是与己无关的事。时间长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名声便大大损害了。即使你制作得再精良也很难在国外卖上好价。相反,在许多欧美国家的消费者眼里,中国货就等于便宜货、次货、假货。咱们屡遭反倾销起诉的鞋子、衣服、打火机,虽然每年出口数量惊人,但利润却很低。几亿双鞋或几十亿只打火机的利润还抵不上一架波音飞机的利润。如此状况岂不令人忧心?

  另一方面,国人对名牌尤其是洋名牌的崇拜也有可警惕之处。喜欢穿用名牌并不为错,问题在于,如果暂时消费不起名牌是否有必要去买假名牌。相信不少人都熟悉孟子讲述的那个有一妻一妾的齐人的故事,明明只是拾些残羹冷炙偏要吹嘘自己是豪门座上的嘉宾,珍馐百味都吃腻了。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可不新鲜,买不起真品就买假货,生前享受不着死后也要找补一下,此种心态真应该改一改了。

  执笔刘长惠

  相关新闻链接21版

  <责任编辑:孙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