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朱艳菊”们欲回故乡寻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09:39 沈阳晚报

  

“朱艳菊”们欲回故乡寻根

  

“朱艳菊”们欲回故乡寻根

  上世纪60年代初,沪苏浙一带遭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约200多名孤儿和弃儿被有关部门安置到沈阳,被善良的沈阳市民收养,今年47岁的朱艳菊就是其中一位。日前,她召集
了数十名当年被安置在沈的孤弃儿,准备赶在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回乡寻根。4月24日,记者采访了朱艳菊,听她讲了一段感人涕下的故事。

  5个月大婴儿被收养

  朱艳菊当年被安置到沈阳时,仅有5个月大。她的养父朱巨川、养母刘桂珍,当年都在沈阳军区某部队工作。养父是部队里电器方面的行家———8级技师,养母在部队里的后勤部门工作。

  朱艳菊的养父母曾经回忆说,去孤儿院领孩子那天,大伙都再三叮嘱他们抱个大点的、健康点的。充满怜爱之心的养母偏偏抱起了众多孩子中最瘦小的一个,她就是朱艳菊。当时的小艳菊只有5个月大,瘦得皮包骨,浑身还长满了疥疮,连保育员都劝她说:“想好了,可别后悔!”“不后悔!”善良的养母毫不犹豫地将小艳菊抱回了家。

  沈阳养父母真爱无价

  “养父母为了把我的疥疮治好,不惜一切代价,找最好的医院,用最好的药。为了我,父亲卖掉了心爱的手表,母亲也辞掉了工作!”回忆起她的童年,朱艳菊的声音哽咽了。

  在那个时期,小艳菊的家境算是很优越的了。当时正值自然灾害时期,每月每名孤弃儿可得到政府供应的定量糕干粉,父母宁愿自己挨饿,也不吃一口。因为长期饥饿,养父全身浮肿,养母也得了胃病。

  不久,小艳菊患了麻疹,这一次,养母卖掉了嫁妆,夫妻俩抱着孩子赶到医院时,医生却连连摇头。养母给医生跪下了,并道出了女儿的身世,医生被打动了,经过全力抢救,小艳菊终于得救了!

  还有一次,养父母让18岁的艳菊向邻居索要拖欠自家的钱,没料到邻居的女儿却嘲笑她说:“你又不是你父母的亲生女儿,管那么多事干吗?”艳菊哭着跑回家问:“妈妈,我是你亲生的吗?”面对这个问题,养母总是掀起自己的上衣指着肚子上的刀口说:“你是从妈妈这里生出来的。”至此,艳菊对此深信不疑。

  踏上漫长曲折寻亲路

  1979年,朱艳菊初中毕业后,分配到沈阳市妇婴医院工作。那时,朱艳菊知道了养母身上的刀口是在两年前做子宫切除手术留下的,自己不可能是母亲的亲生女儿。

  1991年,养父病危去世,养母便告诉了朱艳菊的真实身世。养母对她说:1960年春天从上海来到沈阳时,她的手臂上戴有一块小牌子。上面除了注明1959年出生外,还有“江苏18”的字样,所有的寻亲线索仅此而已。当时,朱艳菊的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伤感于养父的病逝,一方面也深深地怀念自己的亲生父母。当时的她,既想找到生身父母,又担心养母的情感受到伤害。朱艳菊只好把思念亲生父母的强烈愿望压在心底。也就在那时,朱艳菊将名字中的“艳”字改为同音“雁”。

  1998年,朱艳菊开始了艰难而又漫长的寻亲之路。同年2月14日,她和三位孤弃儿踏上了离别38年的故土,寻根寻亲。据多方查访,得知上海并非她们的故乡,她来自江苏!同时,她了解到,与她有类似经历的孤弃儿在沈有200多名!

  “五一”再赴故乡寻亲

  “我并非孤独的!我要召集大家一起寻亲!”从此,朱艳菊利用业余时间,在沈阳逐个寻找孤弃儿们:李晓岚、李继红……很快,她找到50余名孤儿。这期间,朱艳菊本人也成为辽宁省慈善总会一名会员。

  转眼间,朱艳菊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没有了工作压力,她回乡寻亲的决心更大、劲头更足了。“我从民政部门获悉,今年5月1日至3日,全国10余个城市孤弃儿代表将齐聚沪苏浙寻亲,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眼下,朱艳菊正在组织在沈的孤儿们建立“孤儿寻亲团”,准备赶在“五一”长假期间远赴故乡寻亲。本报将对此进行接续报道。本报记者唐葵阳实习生苏茜摄影王勇记者电话:1332408109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