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科技投入长期不足,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一大瓶颈,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有限的科研经费并没有全部用在刀刃上,却成了某些科研人员的致富手段,只要跟着项目,吃喝拉撒,甚至“给孩子买个铅笔”都能在课题组报销。不容置疑的是,以课题为幌子,发科研经费的财,已不再是极端个案,而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1争抢课题,部分科研经费成“公关费”“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本太高了!而且还在不断加大。”山东一位科研人员向记者说,科研经费花到哪儿去了?为了争取经费而开展的公关活动已花掉一块,出差、买车、鉴定
成果又花很大一块,真正用在买资料、配备设备仪器等的比例并不大。记者发现,现在课题申请难度越来越大,竞争非常激烈。山东师范大学一位教师说:“争取项目有很多‘潜规则’,要看关系。有关系的,项目设计得不好,也能上;没有关系,课题再好,也不容易上。项目需要跑,我的一个同事到北京跑项目时,到一部委看他们办公条件很差,马上掏钱帮人家购置了新的办公桌椅,课题自然就到手了。”中国科协2003年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调查发现,有14%的人认为在项目申请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有50.7%的人认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申请课题困难”。在访谈中,一些学者说,我们不怕平等竞争,但是现在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一些科研领域成为某些权威或领导的势力范围,形成了“小圈子”。只有进入“小圈子”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资金支持力度较大的项目;而外围的科研人员,或者只能得到一些子课题,或者得到一些资助力度很小的冷僻课题,或者根本就什么也得不到。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的科研机构都要依靠争取来的科研项目经费,才能维持运转,而本周期内成果的水平又为下一周期争取课题和经费奠定基础。过度竞争和竞争机制的不规范,使得相当数量的课题组及科研人员将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课题申请环节。来自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科研经费中真正用于项目本身的仅占四成左右。不少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反映,为了获得生存机会,必须努力去争取项目,这背后有很多文章:有关系的动用关系,没有关系的“创造”关系。有些课题负责人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声望,不断地争取项目,成为社会活动家,科研工作无暇顾及,争取下来的项目让自己的学生或朋友来做,自己则成了“项目老板”。2青岛一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记者说:争取到了科研经费后,并不能全额到手里,还要被所里、实验室逐级“扒皮”,扣管理费、仪器设备耗损费等,一个20万元的课题,“扒”到我们手里也就剩下10多万元。有些科研单位的项目带头人还可以从经费中提成5%,算是个人所得。据这位科研人员透露,一般做项目预算时,需要100万元就报120万元,上浮20%。有些重大课题需要招标,就不敢把预算报得太高。资金只要拨下来,就能想方设法用完,项目快完了就买车买电脑,置办点办公用品,反正钱是剩不下的。跟着项目的人在这段时间内吃喝拉撒都能报销。有些项目预算中有明确规定不能买车只能租车,但批下来的钱连买车都够了,就可以想办法在发票上做文章,把买车变成租车。“我们这种科研单位的人工资收入不高,就是靠项目发财。有的老教授争取下科研经费,就揣到自己腰包里,不舍得购置实验器材,而是到别的单位实验室做试验。还有的人申请下来一个课题,不是拿钱实施项目,而是拿这笔钱去拉关系,跑下一个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骏涛说:“人文科学课题的科研经费大部分花在课题组成员出差、开会、餐费、打的费、住宿费等等,其中当然也含有旅游费用,现在出差哪有不旅游的?不可避免地还要请朋友们吃吃饭,也可以在课题经费中报销。”“除了正常的资料费、出差费、专家论证费,有的就买电脑作为设备报销,有的连给孩子买个铅笔也要回课题组报销,反正到课题结束时,都要把钱报出来。”山东师范大学一位副教授说。3有的评审组成了“分钱组”一些科技人员反映,同一领域同一科研机构中不同课题组之间获得的科研资源有很大的差别。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之一,是人际关系。科研人员提出,一些课题鉴定会、论证会是虚假的,实际上是请客吃饭、胡吹自吹。有的评审组实际上成了“分钱组”。青岛一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说,项目实施中,上级部门也会派专家进行中期审核,了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课题进度等,要是审核不过关,下一批的资金就不再拨付了。所以研究所一般都要请前来考评的专家吃喝玩乐,每人再送点纪念品,有的直接送千把元钱的“辛苦费”,这些人就被哄得很高兴了,审核自然也就没有通不过的。另外,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掌管大量科研经费,资金分配不透明,也引发众多非议。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其工作程序、经费配置、课题评价以及成果鉴定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科研领域中出现了以人际关系为主导的“小圈子”。有的科研人员认为科研赛场也有“黑哨”,即科研项目评审不公平、不透明,背离了科学精神和公平竞争原则。4考评机制简单化,科研人员“拼命”抢课题一些科研人员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为什么大家都不惜花钱去跑课题?因为课题就是立身之本,有了课题尤其是国家级课题,就有了能力,评职称、评奖乃至当博导等等,都有了筹码,就会一顺百顺。据记者了解,很多高校要求老师每年至少有一个课题,旧的课题做完了,马上就要开始新的课题。山东师范大学一名学者说:“以前研究古文的老先生有多少课题?但他们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就,让人仰之弥高。现在课题满天飞,真正有学术创见、有价值的能有多少?真正的学术成就,不是靠课题摞出来的。”一些科研人员反映,现在很多人做课题的动机不纯,纯粹是为了应付考核、职称。很多课题是挖空心思制造出来的,重复来重复去,大概六七年课题就要重复做一次。山东一所高校政法学院的副教授说:“拿到一个国家课题,在评职称时算10分,而在学校校报发一篇论文仅0.38分,所以国家级课题对评职称至关重要。教师申请的国家级课题多了,也给学校增光。学校为鼓励教师多申请国家级课题,给予项目等额的配套资金。”由于考核压力巨大,不少科研人员不得不把大量科研经费用于科研以外,比如花钱请院士为自己的成果开“通行证”,或是花钱买版面,在论文数量上比拼。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骏涛说:“过去发论文99%都不需要找关系,现在要发论文的太多了,高校教师晋升职称、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硕士生博士生等都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专著。一些学术刊物由于发稿压力巨大,谁出钱就先给谁发。”山东省委组织部一位干部认为:“关键是我们的学术评价、激励机制出了问题,过于简单化,成了‘刊物评价’‘论文评价’,一简单,就引发了一系列腐败,以致拿钱买版面、抄袭等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这不是被逼的吗?”他建议,应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引入市场评价及业内、同行的评价。重大项目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应向同行和公众进行交流和发布,强化“同行认可”在成果评审奖励中的作用,探索建立大专家群对报奖项目的独立推荐制度。5让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随着科研经费这块蛋糕越来越大,引发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我国在科研投入方面,虽然已采取公开招标等措施,但是,从效果上看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国家的投入实际上成为“风险投资”。一些专家提出,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要纳入公共监督之下,建立规范的评审机制和程序,落实和完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国家一些重大项目的评审可以聘请国外有关专家参加,人数应占一定比例;评审意见要详细、公开,并接受申请者的申辩。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其他重要环节都要评估,入选的科研项目应向全社会招标并公示,项目的开展和完成要有评估,并且要让社会各界有渠道了解科研经费的使用及产生的效益。另外,凡是国家各级财政支出的科研经费,一律纳入财政监管体系中,引入第三方独立会计师事务所,对科研机构实行规范的会计审计管理,承担财务审计和监督,定期向立项单位和经费投入单位汇报。对于在审计中发现有违反科研经费使用规定和政策的,或贪污、浪费、贿赂等腐败行为的,各级财政和立项单位要有细致和严密的处理规定,以提高经费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