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大陆慈善榜正在改善富豪形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11:48 公益时报

  -本报记者胡丽波

  “我是一个学徒。”

  谈及慈善事业,身为北京知名五星级酒店世纪金源的董事长兼总裁,风华正茂的黄涛谦词一出,语惊四座。

  黄涛是福建巨贾黄如论的儿子,4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公益盛事——“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在人民大会 堂隆重发布,黄如论、黄涛父子以1.61亿元人民币的年度捐赠总额,荣登该榜榜首,这也是他们继2005年成为大陆首 善之后蝉联此殊荣。

  这天上午,黄涛以其父亲特派代表的身份,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手中接过沉沉的奖牌后表示, 这个荣誉是他们家族“一年当中获得多项荣誉当中最为珍惜的”,“慈生我心,善行天下”,黄涛引用父亲的题词说,“人人 都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更应该如此。”

  黄氏父子仅仅是此番颁奖典礼上众多慈善之星中的一对,人们注意到,和以往不一样的是,“2006中国慈善排行 榜”上的企业和人士类别大幅度增加,外企、国企、民企交相辉映,企业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比肩争辉。

  对此,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徐瑞新的评价一语中的:“它更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

  排行榜见证慈善心

  在4月18日的颁奖典礼上,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分别以1.61亿 元、5215万元和890万元的年度捐赠额,荣膺本年度“最慷慨的慈善家”、“最慷慨的跨国公司”和“最慷慨的上市公 司”。

  除此以外,企业家李嘉诚、王健林、李书福,艺术家袁熙坤,社会活动家李春平的名字以及微软中国、飞利浦、中国 海油、摩托罗拉、新华联等企业都名列榜单显著位置。

  主办方统计数据显示,此番“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共入榜慈善家162人,全是从捐赠额100万元以上人士中 遴选产生;入榜的跨国公司42家,捐赠总额为4.27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捐赠1000万元;入榜上市公司44家,捐赠 总额1.2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捐赠272万元。

  引人注目的是,除国家级领导人司马义·艾买提之外,出席这次颁奖典礼的还包括民政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总 工会、全国妇联等多家重要机构的领导人,数十家国际国内的民间组织代表和媒体记者也悉数到场。

  “如此高规格的场面,不止是面子问题,它更深刻地反映了整个社会对慈善事业越来越密切的关注。”作为负责编制 这次排行榜的单位负责人,公益时报社长刘京显然对这份新榜单感到满意。

  事实上,就在这份榜单出炉前一周,也就是4月11日,在清华大学,英国人胡润公布了他的“2006胡润慈善家 排行榜”和“2006胡润慈善企业排行榜”。

  提及这两个榜单,知名评论人士王柯在他的博客发表评论认为:“由于统计方法的差异和信息来源的不同,两个榜单 在捐赠数据和排位顺序方面有所不同,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从宏观上看,这两个诞生于同一周的排行榜,其重要的意义不在于 表彰了谁谁谁,更在于唤起了公众的慈善意识。”

  尽管社会上指责富豪“为富不仁”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但是慈善榜的发布多少也改变了人们对富豪的偏见。不少网 友对两个榜单上高居前列的黄如论表示出极大的敬佩,希望其他开发商“能充实自己,向低调踏实的黄先生学习”。

  还有一位网友说:“我心目中最敬重的商界巨子李嘉诚、余彭年、黄如论等,不是因为他们捐了多少钱,而是他们都 为人低调,做事踏实,在商界中也只有这几位为数不多的人能看清生命的价值,所以他们付出的应该比他们得到的回报多。他 们和其他做生意的商人有本质的不同,他们是厚德载物,一定是商场上的常青树,是我们做事经商做人的楷模。”

  慈善捐赠:从被动到自觉

  从前,中国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数据信息采集分析系统,有关慈善捐赠的具体数据可以说没有任何机构和人员能准 确说清,与此同时,人们也无法认定中国目前的慈善捐赠到底始于何时,很多人都认为慈善排行榜在这方面功不可没。真正具 备规模意义和社会习惯作用的慈善捐赠,则被公认为始于近年。

  毫无疑问,在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之后,中国经济走向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企业和企业主前所未有地成为这个社 会的主流力量,不过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贫富差距拉大也成为中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约在5年前开始,有关“仇富”的话题和争论开始充斥于媒体和人们的闲谈之中,在社会是否存在仇富心理的问题 没有真正被弄清之前,有关企业特别是民私营经济“原罪”的概念则似乎成了公认的根源性问题,它甚至成了少数人仇富的托 词。

  那时候,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试图以自己的行动并呼吁周围朋友参与社会慈善捐赠 。

  有趣的是,这种被动式的“捐赠”,在近一两年开始演化为主动式的自觉行为。新华联集团首席经济师吴涛领奖后在 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造财富是企业的使命,使用财富是我们的责任。”在他看来,以慈善捐赠的方式使用 财富,也是一种企业的社会责任。

  和榜单中众多名人大企业不一样的是,常州长兴集团董事长汤燕雯女士还只能算是“刚起步”,但她多年在当地行善 ,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观音菩萨”,领奖后,汤燕雯也接受了《公益时报》记者的专访,她的话很朴素,却道出了真情:“我 公司虽然还很小,但我会坚持我的慈善事业。”

  慈善事业在争论中前行

  对于慈善捐赠的意义认识,外企的态度或许真的值得中国人学学。

  在领奖仪式后,索尼(中国)公司对外事业部部长安达壮一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虽然此番他们上了榜首,但索 尼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没什么了不起”。

  面对两个让人兴奋的慈善排行榜,也有人提出批评,认为中国的慈善捐赠依然太少,中国海油办公厅的行政经理张三 利在接受采访时则干脆认为,中国的慈善业“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

  胡润则直言,被认为是2005年新富者还没有真正开始关心慈善,比如施正荣、张茵等,他透露,去年胡润百富榜 前4名的黄光裕、严介和、陈天桥和丁磊所有的捐赠加起来还不到4000万元人民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慈善业 还没有真正开始。”

  对此,北京慈生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帆建言:“中国企业家太多,但慈善家太少,希望企业在成功后不要忘记慈 善事业。”

  也有人认为,慈善捐赠一是基于自愿,不能强迫,二是观念上有个逐渐接受和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现在中国企业家 能在慈善事业上进步如此之快,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相信再过5年,我们的慈善捐赠能赶上很多发达国家。”

  还有人分析了当前我国影响慈善捐赠发展速度的制约因素。

  完美公司的孙波向《公益时报》记者抱怨,早些年,他曾捐30万元给西部某省建学校,当地却用木板加泥敷衍了事 ,建好的“房子”四级风就可吹倒,一年之后他再去过问,发现连房子什么都没有了,太平洋地区论坛副秘书长周望红将此称 为“慈善腐败”。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资中筠直言,现在中国能够尽到最基本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还很少,普遍性的慈善 捐赠就不好说。她也认为,在观念演变过程中,不要苛求企业和企业主去捐赠,特别是政府不能把企业当摇钱树,不能拉赞助 ,企业必须是自愿的。在她看来,如何健全法律制度是促进慈善捐赠的必由之路。

  或许正如人们争论的那样,中国慈善业确实还处在蜕变的前夜,一个积极的信号是,2006年度的慈善排行榜引起 了更多人的关注。搜狐网的一位编辑告诉《公益时报》记者,这次有关排行榜的新闻,连续两天都是点击率很高的,超过20 0万人次,这位编辑认为,“这说明人们越来越关注慈善事业,也说明慈善正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就在这次颁奖典礼上,公益时报社社长刘京致辞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编制发布慈善家排行榜,目的就是要 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