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台湾当局推“南进印度”战略 被指目的不单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11:52 中国台湾网

  凤凰卫视4月23日消息 据香港媒体报道 南亚大国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潜在的巨大市场,引起台湾当局的高度重视,开始积极推动台印经贸交流与合作,鼓励台商开拓印度市场,有意将印度作为分散大陆市场的重要战略部署。

  以民进党主席游锡堃为理事长的“台印协会”成立,是陈水扁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大陆经贸政策之后第一个重要举动,是要对抗“西进浪潮”,开拓新的市场。同时
有意建立包括日本在内的“台日印战略同盟”,以对抗中国大陆。

  “台印协会”目的不单纯

  今年2月11日,表面上以促进台湾与印经贸、学术往来为主要目标的“台湾印度协会”成立,实际上是台湾当局积极建构台印同盟关系的战略步骤,印度在台湾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长期以来,台湾与印度没有正式的官方往来,民间经贸往来与发展也十分有限。1995年,台湾在新德里设立“台北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印度也在台北设立“印度台北协会”,双方民间或半官方往来逐渐增多。

  民进党执政后,为避免台湾经济对大陆的过度依赖,提出“深耕台湾,布局全球”的经济战略,设法分散市场,降低台湾对大陆的依赖。正在迅速崛起的印度便成为台湾当局的又一个重要战略选择,开始积极发展台印经贸关系,鼓励台商投资印度。2002年,台湾与印度正式签署“台印投资保护协定”,为推动双边投资与经贸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04年初,台湾“经济部”专门制订了“加强印度经贸工作方案”,其宗旨就是降低台湾企业高度集中大陆投资所带来的风险,协助企业到印度投资,加强台印经贸往来,从而将印度作为最重要的大陆替代市场。

  2005年以来,台湾“国安会”积极研究“国家安全报告”,在经济安全中已将分散市场列为经济战略的一环,尤其将印度、俄罗斯等列为经贸战略布局的重点,以减少对大陆的依赖。台湾“经建会”提出“台印经贸合作策略研究”报告,提出印度市场是台商国际化升级方向。新任“行政院副院长”蔡英文日前主持讨论台湾分散经贸市场的内部会议时表示,经贸是未来国际外交的主流趋势,“经济部部长”黄营杉强调,印度有10亿人口,年经济增长在8~9%之间,是亚洲另一个经济起飞的大市场,这是政府加强台印经贸关系、鼓励台商对印度投资的理由,可分散市场,降低对大陆的经贸依赖。

  与此同时,在“印度崛起”现象越来越明显,而且与“中国和平崛起”形成新的竞争态势后,台湾当局不再将拓展印度市场与加强经贸合视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更希望印度在扮演大陆替代市场的同时,与印度、日本等建立“台日印战略同盟”,共同对抗中国大陆。因此台当局不仅积极推动经济上的“南向政策”,而且在政治上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由台湾官方主导成立的“台印协会”绝非民间组织,而是具有重要的官方背景。理事长由新任的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兼任,副理事长分别为工商协进会黄茂雄与中华经济研究院何承恩,“行政院政务委员”何美钥任秘书长。理监事包括了两位前“行政院副院长”林信义与吴荣义、现任“经济部长”黄营杉、“财政部长”吕桔诚、 “总统府秘书长”陈唐山、民进党籍“立法委员”高志鹏、以及电子公会理事长许胜雄与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李成家等,被形容为“游内阁员俱乐部”。

  游锡堃在成立大会上表示,台湾与印度共享相同的自由与民主价值,印度的“东望政策”与台湾的“南向政策”共同聚焦。台湾与印度合作下,台湾的发展空间无限。这个说法显然隐含了多重目的与目标。

  台南进印度的IT战略

  “经济部部长”黄营杉以“IT”形容台湾与印度的“IT产业”合作优势。IT本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代名词,也是今日高科技产业的核心领域。他将IT视为“印台”的缩写,即“I”为INDA,“T”为“TAIWAN”,因此,“IT”既是台印合作,也是IT产业领域的合作。

  印度IT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及知识经济发展迅速,可以说印度的高科技是靠发展软件及相关服务业崛起。1999年,印度成立信息科技部,是全球专门设立IT 部门的少数国家之一。2000年10月,印度IT法案正式生效,为IT产业与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这些措施大大加快了印度IT产业的发展。目前,印度IT产业有80万从业人员。印度IT产业产值约200亿美元,预计到2009年达到620亿美元,其中有“印度矽谷”之称的班加罗尔占了约三分之一的份额。印度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软件大国。通过CMM认证的全球软件企业有70多家,其中印度差不多占了一半。印度的软件业目前以每年60%的速度在增长。《财星》杂志调查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85家把部份业务外包给印度IT公司,使用印度软件的企业也有135家。目前印度软件出口金额占世界软件出口总额的20%左右。

  印度不仅软件业发展突出,PC业发展也很快。在亚太地区,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PC市场。世界第三大设计自动化工具公司台湾的明导国际公司表示,印度的晶片设计水平已逐步获得欧美大厂的肯定,加上其优质的设计人才,预计未来三年时间内就可赶上台湾。

  台湾虽小,但却是世界IT领域最有力的竞争者。台湾资讯产业硬件年产值曾名列世界第四位,产值700亿美元(包括海外)。台湾在资讯产业许多领域的产品如 PC、主机板、监视器、伺服器、键盘、鼠标等市场占有率居世界前列,其中主机板、笔记本电脑、LCD监视器等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均超过70%。台湾还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基地”,代工市场占有率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光电产业尤其是液晶显示器(TFT-LCD)产业发展迅速。

  印台在资讯电子产业领域的这种软硬优势,为双方提供了巨大的合作空间,双方也正在探讨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模式与途径。印度台北协会会长Gokhale表示,印度与台湾产业合作最佳的组合是结合印度的软件设计与台湾的硬件生产能力,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共同开发世界市场。若果能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实现“强强联合”,顺利推动,信息电子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看好。

  在台湾电子信息科技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资讯工业策进会”(资策会)在“南进印度”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2004年,该组织就决定赴印度设立据点或研发中心,2005年底进一步调整工作方向,确立以海外市场及国际经济合作为重心,增设“国际业务处”,专门负责国际软件合作项目,特别是为配合当局的“南进印度”政策,日前正式确定今年5月赴印度设立“境外发展中心”(ODC)。该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台商取得印度软件人才资源与服务产业研发的需要,并作为台湾企业进军新兴市场的平台。

  “台印协会”成立后第三天,“资策会”执行长柯志升率台湾高科技代表团赴印度考察,成员包括广达、英业达、力晶、承世资讯、宏诚创投、台印国际软件等IT 大厂主管及半导体协会、工业研究院等相关团体,并将在印度举办“台印论坛”。IT产业将成为台印经贸关系未来发展的最重要领域。

  鼓励台商在印度布局

  近两年来,台印之间出现一股经贸交流热。2004年,台湾“外贸协会”就制订了一项“南亚抢攻计划”,投入超过5,000万元新台币的印度市场拓展经费,决定将化学、医疗器材、纺织、五金与汽机车零件作为拓展的重点产业。尤其是台“外贸协会”先后组织多个“产业菁英拓销团”,如软件印度拓销菁英团、化学品印度拓销菁英团等,涉及纺织、医疗器机械、五金、模具、汽机车零配的十多个参访团,积极开拓印度市场。

  过去,台商对距离遥远的印度较为陌生,对印投资甚少,目前投资累计不足2亿美元。不过,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台当局的政策引导,台商对印度市场逐渐重视,开始布局,甚至有台商计划“将印度当作下一个中国市场来经营”。

  目前台湾IT企业在印度投资或布局的企业主要有友讯、华硕、明基、联发科技等。其中,台湾友讯科技公司是较早在印度投资的一家企业。十年前,经营网络电信的台湾友讯公司进入印度发展,初期对投资环境不熟悉,进展不大,后改采本土化发展策略,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聘用印度人作当地公司总经理,经营逐渐有了起色,产品开始打入印度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友讯公司在印度的业务迅速扩张,预计2005年营业额近上亿美元,已成为印度最大的网通产品经销商。该公司还于2001年正式在印度挂牌上市,成为第1家在印度上市的台资企业。友讯公司还与台湾嘉技公司合作,在印度投资设立主板机生产线。

  在大陆以生产迪比特手机闻名的台湾大霸公司,于2003年开始进入印度手机市场。台湾知名的手机厂商明基公司更是雄心勃勃,在印度推销自有品牌BENQ手机,并计划在印成立手机软件研发中心。2004年4月,台湾主机板大型企业华硕电脑公司率先宣布在孟买设立办事处。

  台湾开亿、堤维西、帝宝与光阳等汽车或摩托车零件厂商也纷纷提出投资印度的计划。其中,台湾最大的车灯外销企业堤维西公司已于2003年与印度汽车零组件公司MONDA合资设厂。目前,台湾光阳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在印度建立年产5万辆的摩托车厂。

  总体看,目前台商对印度考察活动增多,市场布局趋势明显,但实际投资不多,设厂者更少,大多是产品销售,短期内还不会形成新的投资热点。

  台印合作不可轻视

  台湾与印度经贸往来与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双边贸易额也不大,2005年只有25亿美元,均无法与两岸经贸关系的规模相比,但台印双方经济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市场区隔等差异明显,互补性强,未来合作、发展潜力大。

  印度资源较台湾丰富得多,除广阔的土地与农林牧资源外,还拥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锰等能源与矿产资源。相对的,台湾能源与矿产资源相当缺乏,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或急于扩大在海外的合作开发,从而为双方初级产品贸易与资源合作开发提供了条件。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国,目前已超过10亿人口,市场潜力大,也是典型的内需型经济。台湾则人口少,市场小,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产品主要靠出口海外市场,台印这种经济与市场特性为双方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基础。

  印度与台湾产业结构差异大,互补性高。除了信息电子产业之外,医疗、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纺织、机械加工、矿业与能源资源开发及高科技人才等领域合作潜力也很大。印度传统产业落后,加工业水平不高,市场化程度低。台湾的传统产业优势很明显,尤其是在食品饮料、塑胶、化学品、五金、纺织等领域发展成熟,不断向海外扩张与转移,双方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另外,台印在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领域的合作前景亦佳。

  不过,在短期内,台湾与印度的经贸合作仍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原因之一是台商与大陆已建立起较为固定的客户合作关系,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二是大陆经济尽管出现一些问题,但商机多,市场庞大,仍是台商开拓的主力市场。三是两岸的同质文化与语言优势,是印度所不能相比的。台商虽有意到印度投资,却不一定愿意在印度生活,缺乏在印度的长期打算与规划。四是印度的外资政策限制较多,基础设施落后,宗教矛盾突出,投资环境不如大陆,台商对印度的投资还是试探性的,规模相对较小。可以说,短期内台印经贸发展与合作是有限的,印度还难以成为台商最重要的选择地,但长期而言,台印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则不可轻视。

  (来源:华夏经纬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