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能否让初中教育无优可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15:08 法制晚报

  新闻提示

  北京市教委明令规定,全市“小升初”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严禁任何学校通过文化课考试和以各种考级证书录取 新生,严禁初中学校以社会各种考级证书和学科竞赛成绩录取学生。但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学校的“小升初”,仍然在分 几轮对报名入学的孩子进行综合测试。

  从初衷来看,教委的规定无疑是政府对义务教育责任的切实履行,也符合义务教育“有教无类”的根本内涵——越是 优质教育,越不该是“掐尖教育”,只有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优秀生,才算真正体现了教育的价值。

  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的最现实背景,就是初中教育在资源配置上的不平衡。换言之,就是 校际之间教学质量的差距太过明显。这一点,显然不仅仅是取消了重点班、实验班就能解决的。现实中有“优”可择,择优入 学、择优招生必然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又往往不是一纸文件所能限制住的。一些学校的“小升初”仍然在顶风 作案,对报名入学的孩子进行综合测试就是一个明证。

  如果设身处地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担心无非是两大类:一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落后于人,所以千方百计 要择优;二是担心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取消笔试之类的“硬选拔”,会给招考留下太多的“关系”、“路子”,自己的机会被 凭空剥夺。

  解决家长的第一个担心,我觉得政府可以把胆子放大一点:考虑把初中教育与高中彻底分开,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教 育体系。在此基础上,打乱现有的初中资源配置格局,实行完全的教育资源平均化,优秀师资等实行全区或全市共享,让人们 无“优”可择。

  如果暂时还迈不出上述“无‘优’可择”的一步,解决家长的第二个担心,则要强化对“免试就近入学”公开、公平 、公正的细则制定与落实。而且堵住“关系”、“路子”,不仅仅要体现在招考报名、面试内容等程序与方法上,更应该从户 籍等报名资格上的公示做起,让人们心服口服。

  一些学校的“顶风笔试”,问题似乎并不仅仅在于笔试本身的违规。从常识来推断,一些名校报名者众多,而录取的 比例很低,就应该不是按照“就近入学”来操作的。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如果查处这些学校的违规,就不仅应该查笔试的问题 ,也要查一查报名与录取的比例相差如此之大是怎么回事。

  本报特约评论员

  马龙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