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铁建:建筑航母自主创新高扬科技风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18:16 新华网

  

中国铁建:建筑航母自主创新高扬科技风帆

  4月20日,我国首孔设计350km/h32米(900T)双线整孔箱梁在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国铁建施工现场下线。(刘文 摄影)

  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朱继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集体改工而来的中国
铁道建筑总公司(简称中国铁建),以自主创新推进做强做大,在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屡创佳绩,2005年完成营业额1142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利税47亿元,同比增长x%;新签工程合同额2009亿元,同比增长37.3%;全年新签海外工程合同额135亿元,同比增长212%,近十年来再造十个中国铁建。

  中国铁建已连续8年入选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2005年排第15位。在2005年度中国500强中营业额排第24位,净资产利润率在进入国家500强的36家建筑企业中排第一。奇迹是如何创造的?用中国铁建董事长李国瑞的话说:“中国铁建的跨越式发展,根本得益于理念更新和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引领行业之先

  中国铁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瞄准行业尖端,坚持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项目,使企业拥有自己的“杀手锏”,以先进技术占领高端市场。

  磁悬浮是现代交通的尖端技术,早在我国尚未动议上磁悬浮项目的1997年,中国铁建就投资上千万元,组织高素质科技人才,超前进行磁悬浮技术开发和储备,经三年苦战攻关,解决了轨道生产的关键技术。四年之后上海磁悬浮工程上马,在70多家中外企业参加投标中,中国铁建名列榜首,在施工中创造了世界第一精度,运行时速达432公里,获得两项自主知识产权。德国专家叹服:“磁悬浮车体技术在德国,而轨道技术则在中国。”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里程最长、建设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科技含量高,代表当今世界高原铁路建设的领先水平。中国铁建承建了全线海拔4000米以上的绝大部分重点难点工程和海拔5000米以上的全部工程,承担了全线7个新技术试验段中的5个。工程建设面临的高寒缺氧、多年冻土、高原环保的三大世界难题主要集中在这一管段。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轨面海拔高度为4905米,是世界第一高隧,这里的空气含氧量比人类生存的最低极限还低0.13千帕。在工程建设中,中国铁建同全国科研单位横向联合,进行现场科技攻关,成功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高原制氧站,根本改变了过去沿用多年的靠背负式氧气瓶供氧的传统方法,实现了在隧道内弥漫式供氧,等于把海拔高度降低到1500米,满足了施工和人员的供氧需求,填补了世界高原制氧技术空白,确保了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创造了在高原无人区施工无一例因高原病死亡的奇迹。该隧道的贯通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200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并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

  秦(秦皇岛)沈(沈阳)客运专线是目前国内运行时速最快的高标准铁路,中国铁建采用全新的技术标准、工程结构和施工工艺,最终创造了全国第一速度。工程建设中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长枕埋入式和板式无碴轨道铺设等多项关键技术都是在国内首次采用,圆满完成了124项关键技术创新项目,综合实验段试验时速达到了321.6公里,被业内称为我国新型铁路建设技术的标志性工程。

  全长18公里的国内第一长隧西康铁路秦岭隧道,中国铁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TBM隧道掘进设备施工,并对该设备进行了革新改造,提高了其技术性能。施工中以高度自动化取代了传统的爆破作业,在国内首次实现隧道生产“车间化”,可以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安全快速掘进。

  养路机械自动化是铁路养路技术的一场革命,对推进铁路现代化至关重要。中国铁建从国外引进大型自动化养路机械先进技术,并同国内外六家科研单位横向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只用两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国产化目标。主要产品占领全国市场的85%以上,装备了14个铁路局,结束了中国铁路人工养路的历史,也为铁路五次大提速提供了基础和保证。目前,企业生产规模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近10年来,我们累计提供新的就业岗位236万余个,并带动了大批劳务出口。

  观念更新实现战略转变

  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则是企业的第一生命。中国铁建以观念更新推进自主创新,而技术进步有力地带动了四大战略转变,实现了国内经营和海外经营同步提升。

  首先是打造核心竞争力,从低层次竞争向占领高端市场转变。中国铁建采取推进科技创新、实施企业重组、加快主辅分离等重大举措,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资源配置,以承建大、难、险、高、精、尖工程项目为目标,使企业向市场上游延伸,占领高端市场。先后修建了全国第一长隧秦岭隧道、亚洲第一高桥花土坡特大桥、亚洲最大的地铁站北京地铁西单站、全国最大的引水工程引大入秦工程、全国第一条跨座式城市轻轨铁路、一次性顶进长度为亚洲第一的西气东输穿越黄河工程等。近10年来,该公司共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36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9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5项、省部级优质工程342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奖60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9项,在建筑业居领先地位。

  其次是拓展竞争领域,由单一的修建铁路向全方位占领建筑市场转变。中国铁建以“立足路内,面向全国,走向国际”为经营战略,向高速公路、水电、机场、港口、矿山、城市地下工程、工业民用建筑拓展。如今,经营领域已经拓展到基建行业几乎所有领域。完成营业额中铁路所占的比例,由改工初80%多降到目前的20%左右,走出了一条主业突出,多元发展的综合承包商的路子。截至目前,共参加修建百余条铁路干线建设,累计修建铁路30000多公里,占共和国新线铁路的1/2强;设计的铁路干线占全国铁路网的3/5;修建机场21个;水利电力工程132项;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13754公里;房屋建筑3268万平方米。

  再者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由单一国内经营向占领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转变。为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中国铁建强化参与国际竞争意识,在充分进行国际建筑市场调查和风险预测的基础上,采取强强联合、融资、工程承包和输出劳务等形式,参与海外市场竞争。目前,中国铁建的国际营销网络已经形成,海外市场的份额大幅提高。2005年10月,中国铁建中标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项目二期工程全部两个标段,项目总金额约12.7 亿美元,是中国公司迄今为止中标的最大的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是中土两国经贸合作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公司首次成功进入欧洲铁路工程承包市场,为中欧经贸合作史续写了新的篇章。

  最后是积极稳妥地开展资本经营,由单一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发展转变。中国铁建抓住建筑市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积极稳妥地利用资本市场,跳出“打工式”施工承包经营模式,初步实现了建筑企业经营方式的战略性转型。从2002年起,中国铁建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以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BOO(建设-拥有-经营)等主要方式的资本运作,效果已初步显现。截至2005年底,该公司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资本经营额达400亿元,在中国建筑业居第一。资本运营的实施和拓展,使以微利为主要特征的建筑业找到了提升效益的新路子。

  创新文化注入持久活力

  企业有无长久的生命力,根本在于企业文化。中国铁建坚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武装职工群众,使“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在新时期得到继承发扬,形成了“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铁建特色的企业精神,培养了一支勇于创新、敢打硬仗、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涌现出一大批引领时代潮流的重大先进典型。

  20多年来,中国铁建坚持不懈地推进企业文化创新,使企业文化创新与推进经营理念创新和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相结合、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相结合,同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企业的实践相结合,在整合丰厚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覆盖全系统的规范统一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促进了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根本变革,推进了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高素质科技专家队伍、高素质工人技师队伍、高素质海外经营人才队伍、高素质的资本经营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和谐一致。

  近年来,中国铁建所属子公司有61位企业领导和43位科技人员荣获全国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一位专家被吸收为中国工程院院士,72位项目经理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经理。涌现出全国技术创新标兵徐春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引领时代潮流的重大先进典型。仅近三年来,中国铁建的英模人物就三次进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并在中央企业巡回报告,特别是刘清华和青藏铁路建设先进事迹报告活动,在全国和中央企业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