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造沿海产业基地 网络媒体辽宁行记者团营口采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21:58 广西新闻网

  

打造沿海产业基地网络媒体辽宁行记者团营口采访

  营口市市长(中)赵化明接受网络媒体记者的采访。邓昶摄

  

打造沿海产业基地网络媒体辽宁行记者团营口采访

  开发区的专家向记者介绍情况。邓昶摄

  

打造沿海产业基地网络媒体辽宁行记者团营口采访

  记者团在辽宁(营口)开发区观看开发规划模型。邓昶摄

  

打造沿海产业基地网络媒体辽宁行记者团营口采访

  记者团成员在开发区现场采访。邓昶摄

  广西新闻网辽宁营口4月25日讯(记者邓昶)4月25日,全国网络媒体辽宁行记者团来到中国镁都营口,这个以“诺吉斯卡”钢琴、“盼盼”防盗门和全国最大的15万亩连片葡萄园为世人所熟知的海滨城市,正在抢抓沿海开放发展机遇,在百里滩涂上以豪迈的气魄、恢弘的手笔再造一个现代全新的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和与主城区相接的滨海新区。营口人说,他们就是要将这块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打造成渤海湾畔最耀眼明珠——环渤海新的经济增长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站在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施工现场,举目四望这片昔日低产盐田和荒芜人烟的退海滩涂,施工的大型卡车正卷起阵阵尘土,机器的轰鸣声和马达的运转声与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派沸腾繁忙的景象。一位记者团成员望着这壮观的场景,感慨地说,这岂止是在建设4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和滨海新区的一期工程啊,这是再造一个海上新城,这是何等气魄如此令人心潮澎湃!

  “我们的力量来源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营口市市长赵化明动情地在与国家及地方重点网站采访团的访谈会上说。2005年8月2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专程到营口调研,明确指示:营口发展空间很大,要利用好区位优势,依托港口和储备的土地,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走在全省前列。于是营口市委市政府多方研究果断决策,大手笔规划出由退海滩涂和废弃盐田组成的120平方公里沿海产业基地,这个建设滨海新城的美好远景由此而来。

  营口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五点一线”上最重要的一点,市长赵化明对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迅速发展和带动营口经济崛起的作用信心百倍,营口拥有海岸线96公里,依托哈大、沈大两条高速公路和位于沈阳、大连两个我省最大城市,海运便捷、物流畅通,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最优地带。

  在谈到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发展蓝图时,赵化明向在座的记者勾勒出这样一个画面:总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建设面积为4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区25平方公里,城市区15平方公里,到2010年,一期规划将建成集产业、物流、服务、商贸为一体的滨海新区。

  在这里将拥有9.4平方公里的化工产业区,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工将成为这个区域的重头戏。在这里将建成5.6平方公里的装备制造产业区,新型通用设备、起重运输设备、数控设备将吸引世人对老工业基地的关注目光;在这里将拔地而起新材料产业区、轻型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纳米材料、塑料加工、微电子技术将令人对东北这块土地上的营口刮目相看、耳目一新。

  营口港成为这次记者团关注的焦点,作为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现在拥有29个泊位码头,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17个,是全国沿海14个主枢纽港之一,这里将托举起投资者实现经济价值和自我梦想的舞台,而一系列优惠政策将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前途远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采访结束了,可那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的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建设现场和规划蓝图却在采访团记者的脑中久久挥之不去。营口,这颗镶嵌在渤海湾上的耀眼明珠,正在踏着汹涌澎湃的沿海开放春潮,向经济腾飞的宏伟目标快速驶去。编辑:李华林作者:邓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