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周生贤:以更大决心推动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11:20 新华网
周生贤:以更大决心推动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新华网4月26日消息: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第332期刊登文章《环保工作要实现历史性转变》。文章指出,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战略性、方向性、历史性的转变。我们一定要摈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环保系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全局之力,围绕国务院《决定》提出的七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全文如下:

  环保工作要实现历史性转变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答本报记者问

  2006年4月17—18日,国务院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温家宝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总结“十五”期间的环保工作,部署今后五年环保任务的一次重要会议。如何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周生贤局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这次大会上提出关键要实现“三个转变”。请您介绍一下有关背景及意义?

  周生贤:温家宝总理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帐,多还旧帐,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战略性、方向性、历史性的转变。我们一定要摈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央的一系列战略决策表明,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环境容量成为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环境管理成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环境标准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环境成本成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这些重大变化,标志着环保工作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环保事业的发展,实行历史性转变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推进历史性转变已经成为时代进步的迫切要求。

  第一,实行历史性转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措施。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使经济发展质量难以提高,资源环境也不堪重负。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9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内外经验表明,加强环境保护,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通过执行严格的环境政策,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仅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基本解决了产业污染问题,经济质量也迅速提高。我国太湖的五里湖污染治理,投入了25亿元改善环境,带来的土地增值可以产生50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效益,既美化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又拉动了经济增长。

  第二,实行历史性转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使重点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这是难度很大但又必须实现的目标。“十五”计划确定的环保指标没有完成,进一步增加了“十一五”环保工作的难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10年,在GDP年均增长7.5%的同时,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约束性的指标,是必须实现的目标,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如果继续沿袭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不仅环保目标难以实现,还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必须加快推动历史性转变,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三,实行历史性转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矛盾越尖锐,环境保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越重要。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2005年,全国发生环境污染纠纷5.1万起。自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以来,全国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76起,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如果环境保护继续被动适应经济增长,这种状况将难以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环保工作必须加快推动历史性转变,下大力气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效化解各类环境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实行历史性转变,是推动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环保事业取得重要进展。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压力持续增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矛盾突出,协调经济与环境关系的难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性与环境治理长期性的矛盾突出,环境问题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焦点”问题;污染形势日益严峻与国际压力日益加大的矛盾突出,环境与发展空间受到挑战。我们必须以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野看待环境问题,把环境保护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准确判断环境形势,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看待群众环境需求,放到再生产的全过程中全面防控环境污染,加快推动历史性转变。

  我们正在推动的历史性转变,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基于中国国情、符合发展实际、融入发展全局的转变,是承上与启下相连、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时期的转变,是蝉蜕时期的痛苦与希望,是一个嬗变过程。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力推动历史性转变。

  记者:我体会,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的、长期的工作,光靠你们一家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不过,我还是很想知道你们近期的工作思路。

  周生贤: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了环保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环保系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全局之力,围绕国务院《决定》提出的七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具体来讲,突出一个重点,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国务院确定的七项重点任务的重中之重是污染防治,而保障饮水安全又是其中的首要任务。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在全面推进七项重点任务的同时,着力抓好“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攻坚克难。办好两件大事,就是要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落实三项制度,就是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目标责任制。强化四项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环境科技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加强“五大建设”,就是要加强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和制度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环保队伍。还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记者:您刚才说还要处理好六个关系,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周生贤: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存在许多矛盾,需要妥善处理。我认为主动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最为重要。

  一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保护说到底是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处理人类对物质产品需求与环境需求的关系。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环保,也不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借口宽容污染。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关键是要加快推动历史性转变。

  二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战略性,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要求我们既要集中力量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又要把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环境问题摆上议程统筹规划;既要抓住一些短期能够见效的环境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尽快改变现状,又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解决长期影响群众利益的难点问题;既要尽力而为、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环境保护的目标一旦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迈进,在实际工作中绝不能出现偏移,更不能逆向操作。

  三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市场推进的关系。“市场失灵”是环境保护领域的突出特点,“政府主导”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制定环境政策法规,加强环境执法,规范环境行为;二是对具有公共和准公共产品性质的环保领域进行投资;三是完善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促进企业和社会投入,建立全国统一的环保产业大市场。政府履行环保职责,必须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管与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协调机制。要按照相互理解、加强沟通、合作共事、共谋发展的原则,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形成管理环境的合力。市场在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推行污染治理市场化,吸引社会资金。通过排污交易试点,提高环境治理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率。在实际工作中,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不能包办代替,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绝不能“缺位”。该由市场配置的资源政府绝不能垄断。

  四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我国实行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和分级管理的体制。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在确定环境目标、制定环境政策法规和环境规划时,既要维护全国环保工作的整体性,又要考虑区域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为地方环保工作的自主性留下一定空间。在保持全国环保工作统一性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一步。各地必须自觉服从国家环境目标和总体部署,自觉服从国家对区域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自觉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流域下游地区和下风向地区的协调。要因地制宜地落实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地方环保部门既要对当地政府负责,又要对上级环保部门负责,要力戒地方保护主义,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保证环保系统步调一致,令行禁止。

  五要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关系。长期以来,城市是环保工作的主战场。近年来,城乡环境保护“二元结构”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注重城乡发展的系统性、互补性和协同性,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总体推进”的原则,引导农民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农村防治污染的能力,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要采取严厉措施,有效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城市污染向郊县转移。特别要加大整治乡镇工业和规模化养殖业污染,解决农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与城市污染相对集中的特点相比,农村污染呈高度分散的状态。要努力把握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律,积极探索尊重农民意愿、符合农村特点的环境管理新模式,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加强农村环保工作。

  六要正确处理区域之间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地形复杂、生态类型多样、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环境管理必须实行分类指导。国家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不同区域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是实行分类指导的基础。要依此确定不同区域的环境“准入门槛”,设置不同区域的产业淘汰和污染治理政策。要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共同采取措施,防止落后生产技术、设备和已经关闭的企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健全补偿机制,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完善生态补偿政策,让那些为流域环境安全作出贡献的上游地区,从财政转移支付中得到补助,从受益地区获取补偿;上游省份排污对下游省份造成污染事故的,上游也要承担赔付责任。健全扶持机制,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环境执法监督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健全互助机制,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与对口支援,推动环境管理水平共同提高。

  记者:最后,请您谈谈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打算?

  周生贤:当前,我国环保工作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主要目标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任务是加快推动历史性转变,总体思路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主要措施是抓落实、抓实干、抓细节、抓基层。今年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各级环保部门首先要统一思想,把握全局,在目标任务上抓落实。要把认识统一到这次大会精神和《决定》的要求上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上一心一意不动摇,工作上锲而不舍不放松,作风上真抓实干不争论。二要集中全力,强化措施,在重点工作上抓落实。三要认真调研,精心安排,在工作部署上抓落实。四要从严要求,真抓实干,在转变作风上抓落实。总之,要在抓落实上看能力,在抓实干上看素质,在抓细节上看水平,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依法强化防治污染。保障饮水安全是今年环保工作的重点任务,要下决心解决一批难点问题。要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把关闭产能过剩的污染企业和整治开发区环境污染作为重点。要严肃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要继续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加强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工作。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防治。抓紧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工作。

  第三,坚决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今年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的重点是明确考核要求、制定考核方案、建立社会公布制度,营造落实责任的良好氛围。要把各地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情况向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报告,并向社会公布。要配合组织部门搞准搞实列入干部考核评价要点的环保指标。要切实贯彻《环境保护违法违纪处分暂行规定》,坚决查处一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环境违法违纪行为。

  第四,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我们正在和国家发改委衔接《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重点提高环境监测和执法能力。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核与辐射环境管理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要确保万无一失。(陈国裕 李玉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